老佛山拍佛山:大基尾,見證禪城老區水鄉生活的活史書


我是一名土生土長的佛山人,祖籍南海,父輩一代起在禪城居住,對佛山有一份獨特的感情,也希望為家鄉做一點事。我將帶著鏡頭走進佛山的一個個街區,用“老佛山”的視覺,用照片的方式來講述佛山的故事。第三站是見證禪城老區水鄉生活的活史書——大基尾。

為什麼這一帶會叫做“大基尾”?古時候,佛山人為了汾江河的防洪築起了大基。民國版《佛山忠義鄉志》把當時佛山分為28鋪,其中沿汾江河佛山湧的一帶劃分為“大基鋪”。當時的大基鋪內有大基頭等99條街道。

“大基尾”並非一個街道或者一個社區的正式名稱,也不屬於大基鋪99街之一,它是老佛山人對汾江河佛山湧一段區域的總稱。一般認為,從現時文慶橋旁邊的佛山六小為界往東沿汾江河至鯉魚沙的一帶區域被稱作“大基尾”。

很久以前的佛山人大多數未見過海,老一輩把坐木船過汾江河叫“過海”。我記得小時候大舅公住在汾江河對岸的大基尾。每次我跟著長輩去大舅公家裡都要給1毛錢坐人工搖櫓的木船“過海”,然後表舅父會帶我們去汾江河邊玩飛瓦片,看誰飛的瓦片可以在水面上濺起2次甚至3次。

那時候住在河邊的人家是可以撈魚的,吃魚不成問題。後來汾江河被工業汙染了,河水發黑發臭就沒人敢吃河裡的魚了。經過市政府多年的大力整治,今天的汾江河水由黑變回墨綠,河裡又看到昔日魚群追逐之景,河邊也看到了撈魚的小夥伴。


如果前5幅照片讓你看到了今天汾江河兩岸貼著紅色瓷磚的水邊房子,那麼接下來我就要帶你去看看仿如昔日的紅磚屋。截至拍攝當日為止,大家看到汾江河兩岸的“瓷磚屋”僅限於水邊,“穿衣戴帽”的另一側則是一如數十年前的紅磚外露。

水上新村是大基尾最大的“村”,共有6條巷,街坊們仍住著幾十年前蓋起的紅磚平房,部分平房上了白漆,但也難以掩蓋歲月的痕跡。可以說,水上新村的房子還是我兒時“過海”的感覺。

當然,新時代、新科技、新精神也走進了大基尾,走到了老街坊的家門口。

除了水上新村六條巷,大基尾還有紅強街、興民街、德隆裡、華勝街等等。

我國最早的粵劇行業組織瓊花會館也是建在大基尾。根據《佛山忠義鄉志》的記載:“鎮內有會館凡三十七,瓊花會館建築瑰麗,為會館之最。”瓊花會館建於明代中葉,伶人在大基尾乘船到各地演出。在那個娛樂單一的時代,大基尾是當時佛山的“夜蒲”勝地。咸豐年間,瓊花會館遭清軍焚燬。

大基尾和我最大的羈絆就是大舅公一家。記得在上世紀80年代,住在大基尾汾江河邊的大舅公一家每年洪水來的時候就會“水浸屋”,雖然水不會浸得很深,但即使是淺淺的水浸也會讓家中的鞋襪、傢俱遭殃。

大舅公給我最深的印象是他在打鐵的背影。他家外面有一個大火爐,他就坐在火爐前給別人打一些鐵製的小零件。今天走進水上新村,看到年紀很大還在作業的老人,不禁又想起大舅公當年打鐵的背影。

在村中偶遇在家做針線活的張姨,當張姨得知我的大舅公是他的老街坊時,我們就開心地聊了起來。不少老街坊已經向外流動,可是村裡依然保持著日不閉戶的傳統,街坊之間依舊保持著大城市難得一見的經常串門。這令我想起了當年的佛山公德警句:“街坊互相關心,近鄰勝過遠親。”

我們還聊到當年汾江河上的疍家人。想當年,疍家人沒土地沒房,於是在水邊打下木樁,用松樹皮搭成一個幾平方米的水棚,一家人就住在水棚裡。記得,疍家人撐船出來賣的粉蕉是最好吃的,他們用香來把粉蕉燻熟,現在已經吃不到這麼好的粉蕉了。


今天的大基尾面貌有了巨大的變化,一河兩岸蓋起了高樓大廈,當年的屋村泥路也建成了寬闊的新堤路,汾江河畔的綠化也搞得很美,曾經發黑髮臭的汾江河水也已經變綠。可是,我們還可以在大基尾找到幾十年前老佛山的痕跡,這是一部見證禪城老區水鄉生活的活史書。@頭條圖片 @頭條攝影

作者胡錦輝系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今日頭條圖片核心作者、優質攝影領域創作者、青雲計劃獲獎者,佛山市青年聯合會第十屆委員。作者對攝影有著自己的感悟:“走天下路以觀自然之美,問草根情以察人文之美,留倩影照以品青春之美,開大腦洞以彰創意之美,行風雅事以育心靈之美。人生如旅途,處處是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