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佛山拍佛山:大基尾,见证禅城老区水乡生活的活史书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佛山人,祖籍南海,父辈一代起在禅城居住,对佛山有一份独特的感情,也希望为家乡做一点事。我将带着镜头走进佛山的一个个街区,用“老佛山”的视觉,用照片的方式来讲述佛山的故事。第三站是见证禅城老区水乡生活的活史书——大基尾。

为什么这一带会叫做“大基尾”?古时候,佛山人为了汾江河的防洪筑起了大基。民国版《佛山忠义乡志》把当时佛山分为28铺,其中沿汾江河佛山涌的一带划分为“大基铺”。当时的大基铺内有大基头等99条街道。

“大基尾”并非一个街道或者一个社区的正式名称,也不属于大基铺99街之一,它是老佛山人对汾江河佛山涌一段区域的总称。一般认为,从现时文庆桥旁边的佛山六小为界往东沿汾江河至鲤鱼沙的一带区域被称作“大基尾”。

很久以前的佛山人大多数未见过海,老一辈把坐木船过汾江河叫“过海”。我记得小时候大舅公住在汾江河对岸的大基尾。每次我跟着长辈去大舅公家里都要给1毛钱坐人工摇橹的木船“过海”,然后表舅父会带我们去汾江河边玩飞瓦片,看谁飞的瓦片可以在水面上溅起2次甚至3次。

那时候住在河边的人家是可以捞鱼的,吃鱼不成问题。后来汾江河被工业污染了,河水发黑发臭就没人敢吃河里的鱼了。经过市政府多年的大力整治,今天的汾江河水由黑变回墨绿,河里又看到昔日鱼群追逐之景,河边也看到了捞鱼的小伙伴。


如果前5幅照片让你看到了今天汾江河两岸贴着红色瓷砖的水边房子,那么接下来我就要带你去看看仿如昔日的红砖屋。截至拍摄当日为止,大家看到汾江河两岸的“瓷砖屋”仅限于水边,“穿衣戴帽”的另一侧则是一如数十年前的红砖外露。

水上新村是大基尾最大的“村”,共有6条巷,街坊们仍住着几十年前盖起的红砖平房,部分平房上了白漆,但也难以掩盖岁月的痕迹。可以说,水上新村的房子还是我儿时“过海”的感觉。

当然,新时代、新科技、新精神也走进了大基尾,走到了老街坊的家门口。

除了水上新村六条巷,大基尾还有红强街、兴民街、德隆里、华胜街等等。

我国最早的粤剧行业组织琼花会馆也是建在大基尾。根据《佛山忠义乡志》的记载:“镇内有会馆凡三十七,琼花会馆建筑瑰丽,为会馆之最。”琼花会馆建于明代中叶,伶人在大基尾乘船到各地演出。在那个娱乐单一的时代,大基尾是当时佛山的“夜蒲”胜地。咸丰年间,琼花会馆遭清军焚毁。

大基尾和我最大的羁绊就是大舅公一家。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住在大基尾汾江河边的大舅公一家每年洪水来的时候就会“水浸屋”,虽然水不会浸得很深,但即使是浅浅的水浸也会让家中的鞋袜、家具遭殃。

大舅公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在打铁的背影。他家外面有一个大火炉,他就坐在火炉前给别人打一些铁制的小零件。今天走进水上新村,看到年纪很大还在作业的老人,不禁又想起大舅公当年打铁的背影。

在村中偶遇在家做针线活的张姨,当张姨得知我的大舅公是他的老街坊时,我们就开心地聊了起来。不少老街坊已经向外流动,可是村里依然保持着日不闭户的传统,街坊之间依旧保持着大城市难得一见的经常串门。这令我想起了当年的佛山公德警句:“街坊互相关心,近邻胜过远亲。”

我们还聊到当年汾江河上的疍家人。想当年,疍家人没土地没房,于是在水边打下木桩,用松树皮搭成一个几平方米的水棚,一家人就住在水棚里。记得,疍家人撑船出来卖的粉蕉是最好吃的,他们用香来把粉蕉熏熟,现在已经吃不到这么好的粉蕉了。


今天的大基尾面貌有了巨大的变化,一河两岸盖起了高楼大厦,当年的屋村泥路也建成了宽阔的新堤路,汾江河畔的绿化也搞得很美,曾经发黑发臭的汾江河水也已经变绿。可是,我们还可以在大基尾找到几十年前老佛山的痕迹,这是一部见证禅城老区水乡生活的活史书。@头条图片 @头条摄影

作者胡锦辉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今日头条图片核心作者、优质摄影领域创作者、青云计划获奖者,佛山市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作者对摄影有着自己的感悟:“走天下路以观自然之美,问草根情以察人文之美,留倩影照以品青春之美,开大脑洞以彰创意之美,行风雅事以育心灵之美。人生如旅途,处处是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