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撞車》到《綠皮書》,看奧斯卡最佳影片裡的種族文化

生活與電影,哪個更加的真實?從現實的角度上來看,生活是真實的,電影是虛構的;但從藝術的角度上來看,電影是真實的,生活是略帶欺騙性的。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追求美好的世界裡,為了心中的美好,我們會選擇性地忽略那些我們不太願意看到的東西。但是電影會把我們遺忘的那一部分重新拾起,通過藝術的加工呈現在我們眼前。所以有些電影看似平淡無奇,實則暗流湧動意味深長,讓人百看不厭,比如奧斯卡里的最佳影片《撞車》和《綠皮書》。

從《撞車》到《綠皮書》,看奧斯卡最佳影片裡的種族文化

奧斯卡里的偏愛

奧斯卡金像獎,全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是全世界最具有影響力的電影獎項之一。自1929年成立以來已經舉辦91屆,每屆頒獎典禮上最風光的都是各位影帝影后,但真正最具有社會意義的一直都是最佳影片。在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評選上,那些具有社會深度能夠給人帶來反思的電影往往更具備競爭優勢,所以我們在很多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裡都看到了人性的思考、政治的醜聞、社會的缺陷,當然還有種族的歧視。特別是在進入21世紀後,黑人題材的電影成為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獲獎最大熱門,在最近15年裡已經誕生了4部關於黑人的奧斯卡最佳影片:2006年《撞車》、2014年《為奴十二載》、2017年《月光男孩》和2019年《綠皮書》。其中《撞車》和《綠皮書》都是從近代生活的角度反映種族歧視的問題,兩者主題相同,但表述方式卻完全不一樣。

從《撞車》到《綠皮書》,看奧斯卡最佳影片裡的種族文化

《撞車》與《綠皮書》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種族歧視在美國一直都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儘管《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早在1862年就已經頒佈,但在此後100多年的時間裡人們對黑人的芥蒂一直沒有根除,於是才有了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和好萊塢裡眾多對黑人地位問題探討的電影,比如丹澤爾·華盛頓的《衝鋒陷陣》、威爾·史密斯的《拳王阿里》、喬什·盧卡斯的《光榮之路》、還有戴·劉易斯的《林肯》等等。但在眾多黑人題材的電影裡,《撞車》和《綠皮書》是最貼近我們生活的,講述著日常的小事,卻走進我們的內心:《撞車》通過一起交通事故將一群社會各個階層的黑人串聯在一起,全面客觀地反映著黑人遭受不公的問題;《綠皮書》通過黑人著名鋼琴藝術家雪利教授南巡演出的事蹟,揭露了最成功的黑人也要遭受最恥辱待遇的尷尬。兩部電影一橫一縱,從廣度和從深度上勾勒出了美國社會所存在的種族問題。

從《撞車》到《綠皮書》,看奧斯卡最佳影片裡的種族文化

《撞車》:苦中帶甜,寒夜之中尋找一堆暖人的篝火

《撞車》由保羅·哈吉斯執導,桑德拉·布洛克、唐·錢德爾、馬特·狄龍主演,該片獲得了第7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講述著在寒冷的洛杉磯街頭各個社會階層黑人的生活中現狀。其中有年輕的黑人小混混、本分老實的黑人鎖匠、著名節目的黑人導演還有焦頭爛額的黑人警察,他們生活之中全都面臨著各種的焦慮和不安,而帶來這種焦慮與不安的根源都是因為他們的膚色問題。混混認為自己不受人尊重、鎖匠被人懷疑職業操守、導演不敢面對自己的黑人身份、警察則被家庭和上司磨得死去活來。這些平行發生在各個角落的故事,最後因為一次撞車而交集在了一起。

從《撞車》到《綠皮書》,看奧斯卡最佳影片裡的種族文化

電影的最後,導演用一位最堅守正義的警察誤殺了一位最需要幫助的單純黑人,這種讓人無法接受的結局從側面更加真實地反映了膚色問題對當時社會產生的壓力,即使連最正義最無辜的人都難以倖免。整部電影都給人略帶寒意和冰冷的感覺,但在電影的結尾處,故事還是散發出了一絲溫暖的感動:小混混開始改邪歸正、鎖匠與女兒幸福在一起、導演緩解了和跟妻子的關係、警察也更多的關注家庭。儘管人們習慣了躲在冰冷的建築物之後,撞車成為了人與人之間接觸的唯一機會,但無論夜多黑多冷,總有人升起一堆篝火,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從《撞車》到《綠皮書》,看奧斯卡最佳影片裡的種族文化

《綠皮書》:笑中帶淚,優雅的琴聲難掩膚色的尷尬

《綠皮書》由彼得·法拉利執導,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該片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電影獎。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講述著偉大黑人鋼琴藝術家雪利,在白人保鏢託尼的保護下南巡進行鋼琴演出的故事。故事的氣氛相對的活躍和輕鬆,雪利的保守謹慎與託尼的圓滑油膩形成鮮明對比,兩人一路製作了不少歡樂,但這種歡樂之中始終夾著了一種尷尬的無奈,因為雪利是黑人的緣故,即使他是世界上最出色的鋼琴師也難免一路收到各種極不公平的待遇。在白人的眼中雪利似乎就是一隻馬戲團裡的猴子,在舞臺上人們願意把掌聲獻給他,但是舞臺之下人們的鄙視又如同把他關進了最黑暗的籠子。

從《撞車》到《綠皮書》,看奧斯卡最佳影片裡的種族文化

如果說《撞車》是通過一群黑人的故事來表達種族歧視的無奈,那麼《綠皮書》則是通過一個最偉大黑人的故事來反映種族歧視的尷尬。一位即使能跟美國總統成為朋友的黑人,也逃不過世俗人鄙視的眼光,那其他普通黑人的待遇就更加的不言而喻了。電影笑中帶淚用這種最極端的方式表達的對種族歧視的不滿。電影的最後曾經對黑人極為鄙視的託尼跟雪利成為了最好的朋友,用2個月時間的相處來改變一個白人對一個黑人的看法,但現實生活中有多少的黑人在等待著白人來改變他們的看法呢?《綠皮書》溫馨結局的背後,也藏著另一種的思考。

從《撞車》到《綠皮書》,看奧斯卡最佳影片裡的種族文化

電影源於生活

關於黑人題材的電影很多都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綠皮書》是這樣的,另外兩部奧斯卡最佳影片《為奴十二載》和《月光男孩》也是這樣的。《為奴十二載》直面黑人奴隸制度的慘淡,把故事背景放在裡黑人社會地位低下的1841—1853年,講述著一名已經獲得自由的黑人,再次被拐賣到黑奴市場經歷了長達12年的奴隸生活的故事。《月光男孩》講述著因為家庭生活環境糟糕,一個從小自閉內向的黑人小孩,慢慢長大終於釋懷開始面對自己的故事,故事關於黑人歧視的元素雖然不多,但電影一直暗示著黑人生活與成長環境的惡劣。《撞車》雖然不是根據某一具體事實改編而成,但電影裡的那些黑人的遭遇卻每天都在發生。那些電影裡看似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其實都在我們身邊真實的存在。

從《撞車》到《綠皮書》,看奧斯卡最佳影片裡的種族文化

生活很忙,我們很少停下腳步來思考自己和這個世界,但電影總是把我們忽略了的事情與情感重新拉了回來,從《撞車》到《綠皮書》難道講述的都只是大洋彼岸黑人朋友們的故事嗎?看《月光男孩》時,你有沒有想起自己不完美的童年;看《撞車》時,電影裡的焦慮與不安是不是你現在的生活狀況;《綠皮書》里人們對黑人的成見,現在是不是換了一種方式存在在我們的心中......電影裡的故事其實就是我們身邊的故事,只不過換了一種形式存在。好的電影往往都是讓我們在美好之中感受到現實的不足,但又給了我們無限追求美好的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