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探花,為何比中狀元還高興呢?原來有一不成文“規定”?

Sweet-Maiden


一日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馬如飛,這是蘇軾著名的《送蜀人張師厚赴殿試》中的千古名句。詩中既表達出蘇軾對張師厚參加科舉殿試美好祝願,又表達出每年新科進士及第後那種輕鬆喜悅的心情。唐代孟郊也有詩云,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科舉考試興起於隋朝,完備於唐朝,乃至滿清滅完一直得以延續,即使今天的高考、公考都有其中的影子可循。科舉考試總共分為四級:秀才、舉人、貢士和進士,也就是鄉試、院試、會試、殿試。殿試選出來的前三甲就是狀元、榜眼、探花。


三甲不分先後,全憑皇上裁定

三甲之間不存在哪一甲水平更好,幾乎都是個頂個的一流人才。就像今天的公考考試,最終的分差只有零點幾分的差距,名次的排列更多的是看運氣的成分。這種運氣成分大多是源自於皇帝個人喜好的,或者根據一些陳規習俗來裁定。比如本次新科進士的試卷擺在皇帝面前,皇帝會根據個人的主觀進行欽點,如此以來其中人為因素的成分就會大大增加。像李世民、趙匡胤這樣的雄主必然喜歡治國安邦、磅礴大氣的文章,像宋徽宗這樣的文藝皇帝就難免會傾向於辭藻華麗、文采斐然的類型。


新科進士的含金量,大到無法形象

古代新科及第到底是個什麼概念呢?它真的大到無法想象。全國統考,三年一次。報名人數有多少,暫且不說。就從三年一次的時間週期來說,已經非常煎熬。為什麼說很多人,高中以後都四五十歲,就在於此。假設一個人從20歲開始參加科舉,只需要考三次就30歲了。這就是使得很多人難以承受如此艱難煎熬,最經典的莫過於范進,才剛剛中個舉人就高興的瘋掉。

而且一旦新科及第,就會被挑選入翰林學習鍛鍊2年,等到兩年期滿後會去地方做知州,古代知州相當於是現在的地委副書記,至少是副廳級幹部,由此可見新科及第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探花比狀元更受歡迎,通常是駙馬爺的候選人

很多人可能會很驚訝,為什麼探花迴避狀元更熱門。原因是狀元、榜眼、探花之間本來沒有任何實力上的差距。探花的條件卻比其他兩者要有優勢。每年新科及第後,會開一個月的賞花集會來慶賀,所有的進士們都要參加,目的只有一個,選“探花”。

選擇探花的條件有兩個,一是年輕,二是長相俊美。長相俊美且年輕,又有才華,簡直都不能用青年才俊來形容。所以榜眼一般就變成皇家駙馬的候選人。

所以,探花的優勢就在於此,一旦被選中為探花,就會成為皇室的外戚,能夠更加快速地成為皇帝身邊的人,在以後的仕途當中就會有更多出人頭地的機會,這就是探花要強於狀元的原因。


歷史守望者


古代的科舉考試中,等級最高的就要算是狀元,這就等於是考中了第1名,其次就是榜眼、探花。按照這樣的排名來看,狀元應該是最厲害,最受重用的人,如果誰考上了狀元,那一定高興的能蹦上天。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這些考生們,得了探花的人,會比得狀元的人更高興,而且其他人也更加羨慕探花一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這主要是和古代一種不成文的規定有關係。



能夠考上狀元的人,那是實打實有真本事的人。這類人,常常埋頭苦讀,花的時間花的精力比常人多很多倍。不過,在這樣長期辛苦的讀書之下,狀元的年華漸漸流逝,也就是說,一般考中狀元的人,年齡都會比較的大。而這類年紀大的人,長相肯定不會有多麼好。



其次,即使有年輕一輩的青年才俊考上了狀元,那麼他有很大幾率將成為駙馬人選。娶了公主,看起來似乎是得了天大的榮耀,但其實,家裡放著一個比自己地位高很多的女人,這對不少男人來說,也算是一種折磨。畢竟在古代,奉行的是男子為天,但如若遇到地位比自己高的女人,大男子主義也就不好使了。更何況,娶了公主之後,並不一定會得到皇家重用,如果公主不受寵,那麼這位狀元也會因此不受關注,在官場的路途,也就會過得比較坎坷。

再來看探花,選了有真材實料的人,那再學一些容貌過人,可以充當門面的人當然也就不為過。畢竟皇帝也有審美觀,他肯定希望自己上朝之時,能夠有一些美男子,這樣看著心情也要舒服點。而且,一個王朝總得有幾位顏值過硬的官員,這樣在進行外交的時候,才不會丟了國家的面子。考慮到這些因素,皇帝在親點探花之時,對於這些考生的顏值,也會做一個過硬的要求,這便是那不成文的規定。



再者來說,考中探花和考中狀元,差距並不算大,因為他們都是由皇上親自選出來的人才,同樣算是風光無限。更何況,狀元通常都是駙馬人選,而探花則通常是達官貴人的選擇。不是有那一句話說的好嗎?縣官不如縣管,也就是說,如果自己的老丈人是手握實權之人,那麼對這個女婿的幫助會非常的大。但是皇帝對於自己的女婿就不一定了,畢竟他的女婿有很多,而且他是一國之君,要做到公平公正,不會隨意的偏幫人。

綜合這幾點來考慮的話,的確,考中探花似乎比考中狀元還要值得讓人高興,畢竟他們的前途要更加無憂一些。


紫禁公子


一大堆扯淡的。

通常情況,主考官會選出一甲裡的前十名,進行最後一輪殿試。

殿試其實不是看水平的了,而是看皇上的喜好,前十的水平基本差不多,或者說狀元很可能並不是其中冒尖的,只是皇上喜歡而已。

清朝114名狀元中,晉一品尚書及以上官職的有27個,二品總督巡撫級的有45個,三四品的26個,知府以上的合計98個。最後被削職為民的7個,掉腦袋的3個。

成材率高的嚇人。

基本上,狀元基本上是可以混到巡撫是沒什麼問題的。

當然,榜眼和探花也差不多,但要差一點點。

同一屆前三坐一起的時候,榜眼探花要跟狀元先敬禮。

狀元駙馬基本沒有出現過,就一個朱元璋選了一個,歐陽侖,被殺了。

進士出身的三個傢伙,正常情況都是要坐堂的,做個總督尚書是正常操作,怎麼可能會去做駙馬?


兵器譜第六


我國古代的科舉考試製度,源於隋朝,發展到明清兩代,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嚴密的體系。要想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獨佔鰲頭,成為狀元,那可得憑藉過硬的實力連闖幾關,一直要闖到皇帝的金鑾殿上。

(影視中的殿試)

一般來說,科舉考試共分為六級,最低一級是縣試,然後是府試,過了前兩關,被稱為“童生”。然後是院試,闖過了這三關,即成為“秀才”。要想保住“秀才”的頭銜,還得接受省一級學政巡迴舉行的歲考。接下來參加三年一次的鄉試,連考三場後才能高中“舉人”,第一名被稱為“解元”。只有闖過了前四關,才能參加由禮部主持的會試,也要連考三場,才有機會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

由此可見,古代的科舉考試,並不比現在的高考“獨木橋”輕鬆,甚至還要更難。

即便古代的科舉考試苦難重重,但這依然是眾多寒門學子,躋身仕途的重要途徑。“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樣的目標,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學子們勤奮苦讀,金榜題名。

成功入圍殿試並及第的考生,都被稱為“天子門生”。但即便是“天子門生”,還是要根據考試成績進行排名,然後由朝廷發佈金榜。

金榜分為三甲,一甲三人,分別稱為進士一甲第一名、進士一甲第二名、進士一甲第三名,合稱為三鼎甲。

二甲若干,二甲第一名稱傳臚,賜進士出身。

三甲若干,賜同進士出身,統稱為進士。

不過在最初的金榜上,並沒有狀元、榜眼、探花之稱。

(影視中的狀元)

狀元最初叫做“狀頭”,這源於唐朝的科舉考試。在殿試結束後,主考官會把被錄取學子的名單遞交到門下省,然後再由門下省的官員具奏稟報皇上。凡是在考試中位居第一名的考生名字會被放在最前面,因此稱為“狀頭”。

當然,也許“狀頭”這一稱呼不太高雅,其後便用“狀元”代替了,也稱作“殿元”或“鼎元”。

榜眼的稱呼較狀元稍晚,大概開始於北宋時期。初時第二名和第三名都被稱為榜眼,意取二、三名分立於狀元的兩側,如同兩隻眼睛,故稱榜眼。

清人趙翼在《陔餘叢考•狀元榜眼探花》中記載:“北宋時第三人亦呼為榜眼。蓋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謂之榜眼,其後以第三人為探花,遂專以第二人為榜眼耳。”

“探花”一詞,最早出現在唐朝,但和科舉及第的名次毫無關係,只是一種戲稱。

唐朝科舉放榜的時間,恰逢每年的春季。整個長安城百花齊放,春意盎然,也正是杏花怒放的時節。金榜題名的進士們,在興高采烈之餘,會相互邀約在一起,舉行一場盛大的宴遊活動,稱為“杏園宴”或“杏園探花宴”。

在這場歡快的聚會中,新科進士們,會挑選兩名俊朗年少的進士,擔任“探花使”。他們騎上高頭大馬,遍遊長安的大小花園,採摘園子裡的時令鮮花。

孟郊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就是對“探花使”這一讓人羨慕角色的入神刻畫。

採到鮮花的“探花使”會返回瓊林苑,用詩詞和鮮花迎接狀元。當然,如果兩位探花使沒能先於他人採到牡丹、芍藥等名花,就要受罰。

這個過程被唐人李淖記載在了《秦中歲時記》裡:“進士杏園初宴,謂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為探花使,遍遊名園,若他人先折花,二使者被罰。”

也就是說,唐朝的“探花”是一榜進士中最為年少和俊美的兩人,和殿試中所取得的名次沒有絲毫的關係。

“探花”正式指代進士第三名,應該是在南宋後期,這個時候,榜眼也就成為了第二名的專稱。不過,榜眼在三鼎甲中略顯尷尬,論才氣不如狀元,論相貌趕不上探花。而探花獲得者,必定是進士中的“少俊”者,是大家心目中名副其實的高富帥。因此,中探花的進士,往往會比狀元還顯得高興。

(參考資料:《《陔餘叢考·狀元榜眼探花》)


張生全精彩歷史


探花是第三名,狀元是第一名,為何得了第三名的,居然比第一名的還要高興呢?

有人說,探花通常比較帥,中了探花,說明自己的顏值得到了皇帝的垂青,就更有機會成為當朝駙馬。只要娶了美麗的公主,那升官發財,功名利祿,就滾滾而來了,擋都擋不住。

果真如此嗎?


提起探花,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小李探花—李尋歡,李尋歡有兩大法寶:

一是小李飛刀,這種兵器名列百曉生《兵器譜》第三位,只要發出,便不可挽回,必然血濺當場,不死也得要半條命。

二是李尋歡的顏值。他的顏值太高了,爆了很多次表,女人見了心動不已,男人見了自慚形穢,人都習慣用“美”字形容女人,但“美”字放在李尋歡身上,也絲毫沒有違和感,因為他集女性的陰柔之美和男性的剛毅之美於一體。


李尋歡—小李探花,確實夠帥氣,夠美呆,這毋庸置疑,然而,所有的探花,難道都是帥哥嗎?

這裡先不給出答案,先來看看探花一詞的起源。

探花一詞最早起源於唐朝。我們知道,隋朝之前實行的是九品中正制,當官的世世代代為官,當農民的世世代代為農民,當商人的世世代代為商人,命運好不好,只能靠投胎。

隋朝之後,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實行了科舉制度,不論窮人,還是富人,都有機會參加科舉考試,雖然富人的機會還是比窮人多,但畢竟給窮人開了一扇窗戶。


到了唐朝,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了。科舉考試大體程序是這樣子的,先參加縣市和府試,兩個都通過了就成為了秀才。

PS:秀才大體相當於現在的本科畢業生。

成為了秀才之後,才有資格參加古代公務員考試—鄉試,考中了之後就是舉人,就可以當個小吏(基層公務員),名正言順地吃皇糧了。

中了舉人之後,可以繼續往上考,參加三年一次的會試,考上之後被稱作貢生,就有機會去中央部委工作了。

考上貢生還可以接著往上考,參加殿試,金榜題名的叫作進士,進士分為三等,第一等的前三甲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

能進入前三甲,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是千軍萬馬走鋼絲,能走過來的那都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


唐朝科舉結束之後,一般會邀請所有進士參加一場大Party,通常稱之為探花宴,園中各色花卉,爭奇鬥豔,大家飲酒賦詩,暢所欲言。

探花宴中的高潮部分,是獻花環節。由官方在諸位進士之中,挑選一個最英俊帥氣的人,由他摘取美麗的花朵,獻給狀元,這個獻花的人被稱為“探花郎”。

能被選為“探花郎”,說明顏值得到公認,所以“探花郎”的名氣甚至一度蓋過了狀元,成為了無數少女心目中的白馬王子。


然而,到了明清兩朝,探花宴就不復存在了,也就沒有了探花郎之說,“探花”就不再是顏值的代表了,能選為探花,更多的還是看才學。

其實,狀元、榜眼、探花三者的實力非常接近,誰是第一,誰是第二,誰是第三,全憑皇帝一人的喜好。

有時候,名字取的好壞,是成敗之關鍵。

乾隆年間的一次科舉考試,當時大臣把前十名的名單報給了乾隆,由他欽定前三名,乾隆一一略過之後,發現第十名的叫作胡長齡。

此時乾隆已79歲高齡,想再多活幾年,他覺得胡長齡名字非常吉利,於是大筆一揮,把胡長齡欽定為狀元。


慈禧晚年的一次科舉考試,有一個王壽彭的人,他的排名第五,按理說沒有機會進入前三甲,大臣把名單報給慈禧太后,慈禧覺得王壽彭名字吉利,像彭祖一樣長命百歲,於是就把王壽彭定為狀元。

所以說,古代說探花比較帥,只適用於唐朝。後來的探花只是指第三名,與顏值無關了。


一半秋色


放榜的日子到了,大家圍在榜單前觀看,甲是狀元(第一名),乙是榜眼(第二名),丙是探花(第三名),眾位學子在慨嘆完自己的成績後,紛紛向丙投去了羨慕嫉妒恨的目光,這其中還包括甲和乙,而丙則掩飾不住心中的喜悅,大笑不止。

想想這個畫面都很詭異,狀元才是“一舉成名天下知”的那一個,是當之無愧的科舉考試第一名, 而探花排在了第三位。當然,狀元、榜眼和探花作為三鼎甲,是科舉考試中最春風得意的人,但要說得了探花覺得比得了狀元還高興,這簡直就是在侮辱大家的智商。

在一個班級裡,考了第三名的人真的會比考了第一名的人還高興嗎?除非第一名那個一直是第一名,已經是習慣了,而第三名曾經在十名開外,所以得了第三名非常的高興,但是科舉考試中了進士後,誰還會考第二次?只有落榜了才會選擇重新走進科場。

雖然歷代狀元中能在官場上如魚得水的並不多,但僅就剛剛放榜的那些日子來說,狀元無疑是最耀眼的存在。而且科舉考試在開始的時候,只有狀元這一特殊的存在,而第二名、第三名並沒有特別的名稱,到了明朝,甚至可以追溯到北宋末期,榜眼和探花才被拿來形容第二、三名,而且前三名成為三鼎甲,是萬千考生的人生理想。

所以中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毫無道理。那麼問的為什麼會是中探花比中狀元高興,而沒有提榜眼呢?這恐怕和探花的前身有關,實際上,在最開始,探花並不是用來特指科舉考試第三名的,而是專指一個被選上就會臉上有光的特使,即探花使,顧名思義,即探花的使者。

探花使出現於唐朝,幾乎是和科舉考試同時出現的。唐朝時期的科舉考試,第一名就是狀元,然後下面就是排著名次的進士,科舉考試放榜之後,為了慶祝大家金榜起名,會在杏園舉行探花宴,在這個宴會上,狀元無疑是最耀眼的那一個。還專門有一個環節是迎接狀元的出現,這裡就要用到探花郎,探花郎需要從這些進士中選擇,選擇的標準就是年輕和英俊,名額是兩個。這兩個探花郎就負責在京城各大名園中摘取名花,然後用鮮花迎出本次科舉考試的狀元,接著宴會正式開始。

因此我們看這個探花使,就是進士中最年輕英俊的兩個負責採摘名花以迎接狀元的使者,金榜題名本就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又在探花宴上被選為探花郎,當然是喜上加喜的一件事,畢竟探花使的選擇標準,實際上往深了說就是學識和姿容,年紀輕輕就金榜題名說明學識過人,英俊也就是姿容俊美,這不就是夢中的男神嗎?

學識過人,姿容俊美,這樣的探花使確實在探花宴上大出風頭,從這個角度來說,探花使值得高興,甚至高興勁超過了狀元,這也是有可能的,畢竟後期的官場,靠的是個人的修行,誰笑到最後還不一定。

探花使一直到北宋時期還存在,但到了北宋末期,探花已經褪去了本來的意思,而逐漸開始用來特指科舉考試的第三名,到了明朝時期,這種制度就已經被真正確立下來了,即狀元、榜眼和探花用來特指科舉考試的前三名,即三鼎甲。

既然探花已經不是原來的探花使,那麼也就失去了原來的意思,專門指考試的第三名,具體與容貌有沒有關係,端看皇帝的喜好了。殿試的時候雖然考的是考生的知識,但是皇帝也有自己看著順眼和不順眼的人,因此也不能說全然和容貌沒有一點關係。

總而言之,金榜題名後一旦被選為探花使則面上有光心裡高興,但是這個探花使和後來的探花沒有多大關係,中了探花也不會比中了狀元高興。


蕭曉四姑娘


我是阿彬,我來回答

狀元 榜眼 探花並稱三甲,意為支撐鼎的三個支腳,都是國家的棟樑之才。

但要說狀元要羨慕探花就讓人不理解了,按理說第一為什麼要羨慕第三呢?第三不是自己的手下敗將嗎?



這還要從頭說起,探花最早並不是三甲,唐代科舉中第一名被稱為狀元,第二 三名都是榜眼,意為狀元的左膀右臂,一個人的兩隻眼睛。

探花這時候相當於什麼呢?和現在的禮儀小姐類似,是會選取年輕俊郎的小生為狀元郎獻花獻酒獻祝福。這樣的英俊小生被稱作探花郎。

到了北宋後期探花的叫法才逐漸成型,其中最耳熟能詳的一人莫過於小李飛刀李尋歡了。

李尋歡又被稱為李探花,他曾高中及第,不僅文采武功出眾,而且儀表非凡,英俊不凡。



這就是重點,因為探花並非是狀元的手下敗將,歷屆探花才是最出彩的人。監官根據成績選出三甲,再由皇帝決定名次,探花相對於狀元來說不僅要有才學而且要長得帥才有可能中探花。

狀元只要學習好就可以,而探花必須才貌雙全才能當。這樣看似乎成為探花的難度更高,狀元倒成了陪襯。

而成為三甲都能得到朝廷重用,待遇方面相差不大。探花由於相貌原因更是能得到皇親國戚的青睞,被召為婿的案例也是屢見不鮮。有了靠山自己的仕途也會更加順利。



換個角度看與其說探花讓狀元羨慕,不如說讓所有男人嫉妒充滿怨念恰當。


阿彬說歷史


我村就有出探花



友情歲月75691335


自古以來狀元都是所有讀書人的夢想,“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狀元本是一代天驕,若論文韜武略,四書五經,樣樣精通。可只有豐富的學識還不足以成為狀元,還有極為重要的一點——長相<strong>,沒錯,你沒看錯,我沒寫錯,就是長相,雖不能說是全部,但狀元大多沒有長相醜陋之輩,只有具備了學識與長相兩個條件,才能在狀元的路上越走越遠。

狀元之位數人爭,唯我探花顯神通<strong>

清朝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的探花郎劉鳳誥,雖為探花,可論才學卻勝過當時狀元,而這探花之位還是他自己爭取的,那麼他為何不直接爭取所有讀書人都夢寐以求的狀元呢,且聽小墨一一道來。

鳳誥以才學超群,被主考列入向皇帝推薦的前十卷名單,呈送皇帝御覽。乾隆帝聽了殿試讀卷官讀過試卷,對劉鳳誥的才學十分讚賞,便傳劉鳳誥面試。等到乾隆帝向劉鳳誥臉上一瞧,一時卻怔住了。為什麼?原來這位劉鳳誥其貌不揚,尤其明顯的,他是個獨龍眼。乾隆皇帝心想:若要取他,這獨眼實在難看;若不取他,百官又要笑我以貌取人。他沉吟了半晌,便對劉鳳誥說:"朕要當面考考你,你若果真才學超群,朕定然點中你;若才學平平,你就休怪朕無情了。""臣遵旨!請陛下命題。"劉鳳誥答道。乾隆帝就說:"好!我這裡出個上聯,你要對上下聯。"接著便口中念道:"獨眼不登龍虎榜"劉鳳誥聽了後,心想,你皇上也要以貌取人。他稍一思索,立即對上:"半月依舊照乾坤""好!對的貼切,口氣不小,我再出一聯你對。

又出一聯:"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誰是摘星漢?"才華橫溢的劉鳳誥當即應對:"春牡丹,夏芍藥, 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一個以"東西南北"四方星宿巧出奇題,天子天象,氣勢不凡,一個用"春夏秋冬"四季名花應對,尤其後三字的"探花郎"一語雙關, 令人擊掌讚歎。乾隆帝一聽,不僅對仗工整,而且韻律和諧,不禁龍顏大悅。哈哈大笑地說:"好!朕成全你。"硃筆一點,劉鳳誥就被錄取為一甲第三名探花。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要加上一句臣本探花郎呢?若要對仗工整,大可不用這一句。憑他的才學,怎會對不出呢?

自知身處何境,善於變通

<strong>身為獨眼龍的他也是有當狀元的夢想的,他懷揣著一絲希望,如果乾隆帝只傾心於自己的才學,而並不在意他的長相,那麼這狀元之位還有希望,可當乾隆帝出題出對考他時,他已心知肚明乾隆帝還是在意長相這個他的硬傷,既然狀元已無望,那麼便要為以後做打算,他志在報國,並不糾結於狀元之位,可若無一上等名次,日後難以被重用,他本可以討要榜眼的,可這就涉及到了兩個問題

1、榜眼與這對子對不上,若不用對子來答,有討要功名之嫌,易遭乾隆帝誤解。

2、乾隆帝也不傻,聰明的皇帝自然不喜歡又聰明又強大的臣子,只是退到榜眼之位,還難以讓乾隆帝心中安穩。

既然如此,不如再退一步,探花雖為三人之末,但也是榜上有名,這樣既要到了自己想要的頭銜,為以後為國效力埋下伏筆,又給乾隆帝留下了一個很好的印象,如此一來一舉兩得,這才有了劉鳳誥甘居探花的一段佳話。


墨白說說


古代科舉考試三甲,狀元,榜眼,探花,能中其中一個都是人中龍鳳,原以為人人都想做狀元郎,沒想到中了探花比中狀元還要令人高興,這是什麼原因呢?

“探花”這個稱呼最早出現在唐朝,但是當時和殿試第三名沒有什麼關係。 因為當時新科進士是在春季的時侯放榜,這時正是京城杏花盛開的季節,因此中舉的進士們為了慶祝自己中第,便大家共同籌錢舉行遊園會,也稱為“杏花宴”,這時要挑選兩個年少英俊的使者作為“探花使”,為狀元獻上鮮花,這兩個人便被稱為“探花郞”,因為探花最初指的是進士中年少英俊的人。



唐朝時及第的第一名稱狀元,第二第三名都可以稱榜眼,意為狀元為第一,第二第三在狀元的左右,好像狀元的兩個眼睛一樣。

到了北宋,科舉制度日漸完善,宋太祖正式建立殿試製度,確定了三級考試製度,禮部試和殿試,前三名由皇帝在殿試中確定。探花這一稱呼是在北宋晚期確定下來,指的是第三人,援自於宋徽宗對“探花”的提及,當時還有一個故事。

江西豐城有個叫黃彥正的,他有兄弟六個人,其中有三兄弟同時中了進士,宋徽宗對他們大加讚賞,還曾賜詩一首:“黃河曾見幾番清,未見人間有此榮。千里朱旗迎五馬,一門黃榜佔三名。魁星昨夜朝金闕,皂蓋今朝擁玉京。勝似狀元和榜眼,探花皆是弟和兄。”正是因為宋徽宗在詩中提及了探花一詞,因此後來探花便專指中榜第三名了。



探花雖指第三名,但並不比狀元、榜眼差,因為前三甲是由皇帝來認定,全憑皇帝的喜好,狀元、榜眼、探花俗稱三甲,也叫三鼎甲,就像鼎的三個腳一樣,都是天子門生,是天下讀書人夢寐以求的,所以能中得前三甲的人都是人中龍鳳了。

為什麼探花比狀元還要吃香,中了探花的人怎麼會那麼高興呢。原來中探花的人不旦要文采好,還要顏值高,狀元一般是附馬的人選,而探花則是各大皇親國戚爭相爭奪的對象。附馬也不是那麼好當的,每天回家還要對著自己的老婆做輯行禮,估計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清朝康熙皇帝年少時也曾偷偷參加過科舉考試,他想看看自己的文采在全國所有讀書人中能排第幾名,後來中了探花,雖說沒有中狀元,但也還是很興奮,說明探花不是誰都能當的。(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