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行日記|渾然天成的八卦村,留下太多的謎團,誰來解


車還沒到葉王村,我的耳朵中已是它滿滿的傳說,因為身邊坐了個慶陽通——李老師。他是個熱心人,為了讓我們能全面瞭解葉王村,它把葉王村的前世今生、留下的謎團都一股腦拋給了我們.......

葉王村傳奇 葉王村以前叫野王村,在村口矗立的牌坊依然刻著:野王村,為何要叫這個村名,眾說紛紜,個人以為與村民都姓王有關,後來覺得“野”字有刁野、野蠻、粗野等意,叫起來不雅,所以才改野為同音字葉。現行政的稱謂為:甘肅省慶陽市寧縣長慶橋鎮葉王村,記好這個稱謂,不然下次再來導航會出錯的。

葉王村處於蒲河與涇河的交匯地段,與平涼的經川、長武僅一山之隔。而著名的“涇川人”牛角溝遺址就在蒲河對面。五萬年前的“涇川少女頭骨化石”是在告訴世人,這裡是人類智慧被開發的初始地。涇河對面長武一帶還有窯頭溝和鴨兒溝等舊石器遺址。葉王村所屬的長慶橋鎮附近有四處仰韶時期的文化遺址。可以說葉王村的歷史如同黃土高原一樣,太“厚重”。


車到村頭時,李老師和我們商量:咱們先上鳳凰山的高點先拍全貌,然後再進村去了解,是否更好?OK,這樣的安排正合我意。鳳凰山是興隆山的別稱,因山上連到山下的塊狀農田,遠望如鳳凰彩翼,形態飄然,因而得名。

登上鳳凰山遠目俯瞰,果然如外界傳聞的那樣:群山環抱一水纏繞的葉王川又如一座聚寶盆。蒲河衝出峽谷後,來了一個漂亮的“S”型迴轉,鬼斧神工般的將一幅天然陰陽太極圖平展在河川中央,似乎要告之世人葉王村曾經的傳奇。

大禹治水說 關於葉王村太極八卦圖的地貌成因,說法很多。流傳最廣的是大禹治水說。相傳堯舜時洪水氾濫,大禹治水時為了馴服頑劣蒲河。在蒲河匯入涇何處上方依山勢開鑿了形如八卦的雙魚鎖水,利用太極陰陽雙魚將蒲河湍流鎖住,減緩了落差形成的強大沖擊,逐漸形成了現在如太極圖的外貌。


道教法地之說 大禹治水說,感覺有些道理,但年代太久,無從考證。渾然天成的太極圖把葉王村渲染得無比神秘,太極是道家文化的精華,會不會這裡是道教的道場呢?這是第二種成因之說。理由是:這裡離道教第一山——崆峒山僅百公里,加上葉王村這天成的八卦地貌,成為道家的法地,似乎也是順理成章的。

另外,在葉王村邊上的鳳凰山上,至今仍有三霄娘娘廟,供奉著道家代表人物雲霄、碧霄、瓊霄三位仙女,用混元金斗和金蛟剪兩件法寶除病祛邪,護佑著一方生靈。特別是廟內繪有的“仙鶴朝山”圖很神奇,據當地父老講,每隔兩三年,就有一對丹頂鶴飛回這裡,留戀旬日方去......這祥瑞之兆,為其是道教法地之說,增添了色彩。

帝王冢之說 我們帶著猜測和疑問從山上下來,走進了葉王村這塊風水寶地,想在村中做近一步考察,打聽下這太極村的成因。村中人不多,留在村中的多數是老人,在與他們的交談中,我們得到了第三個說法:這裡是帝王的冢......


為了驗證老人的帝陵之說,我升起小飛機,俯瞰這神秘的太極圖:四面環山,中間一條玉帶圍繞著突兀的陰陽雙魚山,果然是風水寶地。從陰陽雙魚山形制來看,還真有幾分相似。結合之前當地曾經報到過的:此地東郭家山地一帶,發現的漢墓群。這麼看來,帝王冢之說並非空穴來風。

我們順著這一說法,來一次歷史的大調查,看看這裡可能埋葬是哪一位帝王。首先想到的就是義渠王,春秋戰國時期顯赫五百餘年的義渠國,其都城就在現在的寧縣。雖然在公元前272年,秦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滅了義渠國,但在其長達五百餘年統治期中,會不會有其中一位君王,安息在這葉王村之中呢?

繼續往下找尋,葉王村就是一部戰爭動盪史。隋末的“薛舉”進入了重點查詢的範圍。薛舉,蘭州金城人,隋末擁兵20萬,以武力割據隴西全境,自稱"西秦霸王"。隋大業十三年四月,稱帝於蘭州,建年號"秦興"。薛舉從秦州東下,未能攻克涇州縣城,即東下奪得圻墌城,見城堡非常堅固,更兼非常吉祥的名字,薛舉遷都於此,在此後近兩年其政治軍事活動,都以圻墌城為中心展開。


圻墌城的“圻”是千里之地的意思,“墌”為基址,二字組合即為萬里基業的意思。圻墌城背山面水,踞高臨下,是一處易守難攻之地。在涇州城與寧州城之間的位置,與現在的葉王村只有一山之隔。

武德元年,李世民掛帥西討,圍攻圻墌城,自知此城堅固,故採用圍而不打的策略,想困死薛舉。不料忽染瘧疾病倒,回長安修養,但其手下不聽命令,貿然出戰,薛舉沿涇河川,登淺水原秘密從背後攻擊唐軍,唐軍大敗,損兵折將,逃回長安......

八月,薛舉因病去世。其子薛仁杲繼位,仍定都在圻墌城。十一月,李世民率重兵反攻,再次圍困圻墌城,一圍就是三個月,耗至薛軍彈盡糧絕,引誘薛仁杲部突圍,在長慶橋涇河南岸淺水原,大敗薛仁杲部,薛仁杲投降。這就是著名的淺水原之戰。薛舉父子死後,圻墌城隨之也被毀。


從這段歷史中我們尋到了幾個關鍵點:一是,圻墌城與葉王村只有一山之隔;二是,薛舉父子在圻墌城定都有二年的時間;三是,薛舉是在武德元年八月病世,十一月李世民再圍圻墌城。在這戰爭期間,薛舉安葬在何處?綜合這段歷史,一個大膽的推測呈現在眼前:葉王村就是薛舉最後的安息地。

我們在村中走訪時還發現:這個曾經叫野王村的村民全部都姓王,幾百年來一個外姓的都沒有,這其中是否暗藏玄機?如果薛舉真的是葬在此地,他們會不會是薛舉的守墓人呢?!讓我們梳理下:隋末,一個叫薛舉的草寇野王曾定都於圻墌城,死後葬於葉王村,留下了王姓一族為其守墓,為保守秘密,幾百年來,村中不準進外姓,野王村因此得其名,一直沿襲至今......

撲朔迷離的太極村,留下了未解的身世,讓人們產生了各種的猜測。匆匆的半個下午的巡遊,我們得到了:大禹治水、道教法地和帝王冢之說,似乎都有其存在的道理,但究竟哪一種最接近史實,還是另有隱情?或許等待您的到來,為它揭示......歡迎留言討論,說說您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