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亲临,超100位院士参与!江苏这2位教授荣获科学探索奖,每人奖300万!

近日,首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如期举行,此次评选出的50位获奖者经过初筛、评审、复审以及终审答辩4轮,最终从1335名申报人中脱颖而出,申报人与获奖人比例约为25:1。其中,

东南大学2位青年科学家获得此奖,他们分别是土木工程学院徐赵东教授、建筑学院杨俊宴教授,他们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的资助奖金!

杨振宁亲临,超100位院士参与!江苏这2位教授荣获科学探索奖,每人奖300万!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与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携手杨振宁、毛淑德、何华武、邬贺铨、李培根、陈十一、张益唐、施一公、高文、谢克昌、程泰宁、谢晓亮、潘建伟等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是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支持在中国大陆全职工作的45周岁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一个公益性奖项。颁奖典礼上,作为共同发起人之一,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颁奖典礼的最后上台发表演讲,表达了对科学探索奖发起机构腾讯基金会的感谢,并寄语青年科研工作者。

杨振宁亲临,超100位院士参与!江苏这2位教授荣获科学探索奖,每人奖300万!

杨振宁亲临,超100位院士参与!江苏这2位教授荣获科学探索奖,每人奖300万!

此次奖项涉及生命科学、天文和地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新材料、信息电子、能源环境、先进制造、交通建筑、前沿交叉9个领域。评审工作共有350多位各领域的专家参与,在奖项的提名、推荐、评审过程中,超过百位两院院士参与其中。"科学探索奖"的奖项奖励经费将采用企业投入、公益运作的方式,不求商业回报,并将长期运营下去。同时还会持续举办各类围绕"科学探索奖"的活动,助力搭建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交叉学科交流平台。

杨振宁亲临,超100位院士参与!江苏这2位教授荣获科学探索奖,每人奖300万!

徐赵东教授获奖理由:他在磁流变智能减震材料与一体化智能减震结构、低频高耗散粘弹性减震结构方面的成绩得到了肯定,同时奖项也支持他在多维隔减震和复杂土木结构减震等问题上的探索。

徐赵东,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特聘教授(重点资助)。

截至2018年8月,主持完成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支撑计划重点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正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已在ASCE、ASME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256篇,其中SCI收录92篇,EI收录157篇,国际会议论文37篇,ISTP收录26篇,受国际学术声誉首位的出版巨头Elsevier出版社邀请出版英文专著1部及出版中文专著3部,主编或参编国家行业标准4部。获国家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软件著作权2项。

杨振宁亲临,超100位院士参与!江苏这2位教授荣获科学探索奖,每人奖300万!

杨俊宴教授获奖理由:肯定了他围绕智慧城市大数据研究,构筑了基础理论到关键技术再到工程实践的科研全链条,并支持他在智能化城市设计、城市大数据预测等问题上探索。

杨俊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城市中心区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中央高校科研专项资金"重大科技项目培育计划"支持对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城市规划学科、人文地理学科),建筑学科最高期刊《城市规划》、《中国园林》杂志特约审稿专家,江苏省科技厅咨询专家。研究重点为城市中心区与大尺度空间城市设计。杨俊宴教授是城市中心空间形态的研究领域的佼佼者,2013年出版了重量级大部头著作,江苏省"十二五" 规划重点图书:《城市中心区规划理论设计与方法》,系统讲解城市中心区相关理论、区位演变、规模测算、格局结构,是一本迄今国内最全面深度的城市中心区理论专著。近年来,杨俊宴教授主持完成了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省)科技计划课题和《广州市级中心体系规划》、《无锡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等20余项重大规划实践项目,在SCI期刊、《城市规划》、《建筑学报》等学术期刊和海内外学术会议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和合作出版学术著作9部,主持和合作完成的教学与科研课题先后获奖34项。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东南大学官微、官网、东南土木公众号,成都科技、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