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聊了一個多小時聊了薪資,然後告訴我一週之內把其它應聘者面試完給答覆。還有戲嗎?

大俞吃蝦米


有戲,但不是100%能拿到offer,畢竟應聘這崗位的不只你一個人,在你等待回覆時“半路殺出程咬金”這種事還是挺常見的。

1、從面談細節推論你能拿到offer的概率

面試官如果對你感興趣,有意願錄取你,他會在一些細節裡表現出來。

01、深入瞭解你的入職信息

在面試中,面試官聽完你的自我介紹、問完想了解的問題後,基本上,他就已經對你和應聘崗位的匹配度大概心裡有數了。如果面試官對你有50%左右錄取的意願,他就會想進一步瞭解你是否與崗位相匹配,他會問你一些關於未來入職的細節,比如:你住的地方離這裡遠不遠?入職後,你是否可以長期在職還是隻能短期在職?等。

02、主動詳細介紹公司、部門以及崗位狀況

如果對你感興趣,面試官還會主動向你介紹清楚公司的業務、產品信息,部門以及崗位的人員配置、職責分配,甚至今年公司發展目標等,讓你對你要應聘的工作有更多的瞭解。

這時候,我們基本可以斷定他們有70%的可能性會錄用你。

03、談論薪資問題

面試官一般不會跟你聊薪資,因為薪資一般都是在基本確定要錄取你的時候才會和你聊。而且有權利在第一次面試的時候就和麵試者聊薪資的,要麼是HR主管,要麼就是老闆。所以,題主這次面試聊了一個多小時並且聊了薪資,說明被錄取的可能性很高,由此,我們基本可以斷定他們有90%的可能性會錄用你。

2、存在10%的可能性會被“截胡”

每一個崗位的面試都是有競爭者的,這是一個供大於求的人才市場,我們很容易就會陷入一個被動等待的局面。面試官在和你聊了一個多小時聊了薪資後還告訴你一週之內把其它應聘者面試完才給答覆,一方面是為了穩定住你,讓你暫時等一等不要那麼著急去面試別家公司。另一方面,他還是想試試接下來的應聘者有沒有比你更優秀更適合的人選。

所以,這個時候,你還是存在10%的可能性會被“截胡”。

那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就只能按下心急火燎的心情苦等面試官的回覆嗎?

我認為不是的,我們要學會變被動為主動。

一般情況下,時間越久,面試官對你的印象會越弱。這時候,我們就需要通過郵件或短信的方式去諮詢下面試的結果,刷新下存在感。頻率不用多,基本上在面試後第4天問一次就已足夠。

有一個HR朋友告訴我,如果求職者主動聯繫HR詢問面試結果,說明求職者對這次機會很重視,如果當時HR正在多名候選人中猶豫不決時,求職者的主動聯繫就可能就會給自己多爭取到一個機會。

另一方面,因為工作本來就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而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也是一個拼運氣和機遇的過程。與其被動地把時間浪費在等待回覆上,不如抓緊時間繼續去其他公司多面試下,多嘗試多對比,說不定你又遇到一家更好的公司。

世事很奇妙,不去試試,我們怎麼知道不可能呢。最後祝題主面試順利,成功入職到自己想去的公司工作。


範小碗


這個問題,和我一個月前的親身經歷如出一轍。只不過,我不是候選人,我是hr。

我可以非常肯定的說:各佔50%,你要用合適的方式去爭取。

說說當時的背景

  1. 我們計劃招一個運營同事(互聯網公司都習慣叫同學)。
  2. 當時一共有3個人陸續通過了面試,就是說,業務一面、業務二面、hr面,都過了。
  3. 其中的小a,我們一致看好。但不能保證小a一定能來,所以,我們會和3個人,都坦誠溝通:全部面試完以後,會最終做決定,預計一週內。
  4. 我也會問他們:是否還有其他公司,聊的也不錯。一週出結果的話,是否會影響他們做決定。
  5. 目的就是坦誠溝通,不要錯過合適的人選。當然也是要全方位考察候選人。

此處是關鍵環節:選人的原則是什麼

  1. 招人,不是能力越強越好,“人崗匹配”才是真的好。
  2. 我們的業務,正處在困難時期。所以,除了常規要看專業能力以外,我還要重點考察這幾個維度,包括:
  • 是否能接受不確定性
  • 是否願意和我們一起渡過難關
  • 是否能承受住高強度工作
  • 是否心力足夠強大
  • 是否能和現有團隊在“味道”上相同
  • 是否有很強的加入意願

最終結果,讓我很感慨,機會真的要靠自己爭取

  1. 我們“落花有意”,小a“流水無情”。
  2. 我們必須在小b和小c之間選擇。
  3. 小b面試完以後,主動加了將來的小領導的微信。面試和等待結果期間,和小領導互動非常好,進一步瞭解業務,說自己的想法。相談甚歡。
  4. 大領導很看好小c,學歷好,大公司,有潛力。
  5. 最終,大領導和小領導都讓對方選擇。最後,誰用人誰決定,小領導拍板。加上我幫小領導做了分析,小b專業不佔優勢,但意願和皮實樂觀的勁頭,很適合我們目前的階段。
  6. 最終,小b開心入職。等了有一週多。期間,也常問我,結果出來了麼,她很想加入進來,和我們、和業務一起發展。

總結

  1. hr告訴你要面完再看,還是很坦誠的。面試需要時間,擇優錄取和談薪酬、反覆溝通,都需要時間。
  2. 如果你真的中意這個機會,就一定要努力去爭取。
  3. 做任何事情都一樣,能力、運氣、努力,都很重要。

希望這個真實的故事能夠給你一些啟發。盡人事,安天命。行動起來吧!


趙貓貓砸職場


他說叫你等一週後再通知您是否可以來上班,我可以明確告訴你,這個崗位基本沒戲了,你不是公司的第1候選人。

我一閨蜜妹妹玲玲,有五年的工作經驗,二個月從老家來到深圳。投了二三十份簡歷,接到了十幾個面試通知,直到一個月之前才能入職到她喜歡的公司。

面試有一家大公司,公司的福利待遇,文化氛圍特別好。她在面試之前,也做足了面試的準備工作。

面試的初試和二試都已經通過,只有等最後一關,總經理面試完了就可以知道結果了。

面試的崗位是總經理助理,對年齡,身高,工作經驗,靈活反應能力,口才要求都比較高。

當她按照約定的時間來到指定的地點時,看到兩位清潔工阿姨正在吵架,在旁邊還有兩個女孩子在等候面試。

兩位阿姨越吵越厲害,越大聲。她本來叫兩位阿姨不要吵,但是看到另兩個女孩 也沒有站出來說話,她也不想惹這個麻煩,就沒有理這事



後來有一個女孩子A,實在看不過去了。就向前跟兩位阿姨說了10分鐘的道理,才使兩位阿姨沒有繼續吵架。

兩位阿姨走了不到一分鐘,總經理就進來了。總經理提的很多問題,自己都能答。而且總經理對自己又非常滿意。張總經理說今天天冷沒事就到這裡吧,你回去,等通知,一週內可以知道答案。

面試結束後,她馬上打電話,歡天喜地的告訴我,就要來夢寐以求的大公司上班啦。

我問她就知道結果了?什麼時候正式上班呢?

她答不出來。然後我問她面試的情況。

我一聽她說就知道她沒有戲了。

兩位清潔工阿姨在他們面試的地點吵架,這是總經理出給她們三個面試人員的一道題目。只有那個女孩子A順利通過了面試。

看一下他們在突發情況下,該怎麼樣處理,還不會影響其他同事和公司的正常運營。

後來,玲玲沒有通過面試,是A通過。

在面試中要根據面試過程和麵試官所傳達出來意思,來確定你是否能拿到這個崗位,具體多少天可以收到通知

在面試的過程中,如果是小公司。一般情況的話,面試成功,當天或第二天就會通知您去上班。

如果是一般的公司。面試成功,三天內也會通知上班。

如果是上市公司,經過一試,二試,複試之後,通過面試,三天內也會通知上班的清醒時間,最遲不會超過一週。如果是4-15天的話,那就是補錄了。


菲菲職場


面試聊一個多小時,然後告訴你一週之內電話通知你。基本上沒戲?

兩個月前我在網上投20份簡歷收到offer。通知面試很多面試官說我在明天上午電話通知你?只要他說出這句話,我壓根不會去想是否有希望。

說真心話,我很討厭這樣的行為,面試本來就是一個相互瞭解的過程,應該對雙方都保持著相應的尊重。但是這樣的事情卻又常常發生,那麼為什麼幾乎所有面試官都不會當面錄取你,而是讓你回去等通知呢?最近我的一個HR朋友給出了回答,我總結了幾點,看看是不是和大家想得一樣吧

其一,拿不定注意。誰都想要得到更好的,就我們求職者來說,我們求職者都知道廣撒網和貨比三家,更何況面試官,面試官也和我們想得一樣,我們想要更好的公司,而他們則想要的是更好的員工,所以在公司發佈招聘信息後,面試官都會採取廣面試,精篩選的方法,而很多面試者又不都是同一時間去面試的,面試官覺得在你之後可能還會有更優秀的,但暫時又不想放過你,所以就先讓你“等通知”,直到面試結束後再統一篩選,給你一個明確的答覆,或者什麼答覆都不給。

其二,不是拍板人。在很多公司中,面試官都不是最終拍板人,就算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對你很滿意,面試官也不能隨便決定你的去留,更多的時候是記錄你的表現,然後拿給相關領導拍板,就算已經確定了你一定會通過,也還是要重新討論你的薪資待遇問題,這些內容都是需要一個完整的流程,不可能在面試的過程中當場拍板的。如果你們在面試過程中在薪資方面有了分歧,在“等通知”的這段時間裡,其實就是對方商議你薪資待遇的時間,如果是這樣的情況,一般重新通知你的時候就會給出明確答覆。

其三,吊你胃口。面試的過程,其實也是面試雙方相互博弈的一個過程,這就跟追女朋友一樣,如果我們求職者過多的暴露我們的需求,就會自降身價,一旦意識到公司很需要我們,藉口提高薪資的人也有很多,職位越高,這類情況就會越是多見。所以,在面試的過程中面試官讓你回去“等通知”,一方面是留下時間給公司決策,另一方面也可以是故意吊著你,好在之後的聊天中佔據主動權。不過一般這樣的情況在面試結束後的幾天就能得到答覆,如果一星期還沒有回應,求職者就可以放心的去找下一家公司了。

最後就是,“回去等通知”這個套路在面試過程中屢見不鮮,已經算是行業潛規則了。除非和你面試的是公司BOSS,能夠當面拍板,一般的面試官輕易都不會這麼爽快的。雖然等通知的過程有點揪心,但為了理想的工作,等幾天也是值得的,其實很多人在面試結束後,就已經知道了自己面試的“結果”了。要我說,最保險的做法,就是多面試幾家公司,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周子游


大家好,我是成長中的阿吉。

根據我過往的面試經驗來看,個人覺得可能性還是有的。

一、可能性有三:

1.面試官的字裡行間表明他是來菜市場“買菜”的,雖然不會直接討價還價,但是也要講究性價比。有句話說得好,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適合的,所以他沒有直接告知你被淘汰了。

2.用我第一次面試經歷為例,共分兩輪面試。第一輪是F2F(一對一),我跟面試官大約聊了半小時,過程還是比較輕鬆愉快的。然後等到面試完所有人後被通知參加二面,有意思的是除了有掛過科的同學被Pass了,其餘人都進入了二面。我反應過來一面面試官的權限應該只是淘汰掛科同學,換句話說他們沒有自主淘汰的權限,更別提拍板的權限了,所以需要後面的boss來決策。

3.面試官說“面試完其他面試者後給答覆”好比女人對男人說“你是個好人”。意思明顯吧,建議可以去另謀高就,另尋出路了。

二、兩點建議:

1.別去花精力去糾結這次面試,放寬心準備下一次面試,過去的經歷都是沉沒的成本。

2.找工作好比找老婆,還是那句話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堅持尋找下去,總會找到想要的那個。

大家認為呢?





成長中的阿吉


今年6月初開始在網上投簡歷並應約參加的面試有近20家公司,由於面試的是中級職位,所以基本都是要面試兩輪以上。而那些在二輪之後還告訴我兩三天或一週內給答覆的,基本都是沒戲了。



面試的套路真的很多,面對面試這事兒,我們應該知道下面幾點:


01

最怕是做陪襯

今年面試了一家數據產品公司,經歷了初試、複試、再複試三輪,走過了人事、技術、部門經理三個環節,最後給出的答覆是一週內給答覆。在整個面試過程中,我自己也比較認可這公司的方向與產品,公司的面試人員對我也明確表示了認可。所以在面試結束後的一週後,我主動電話過去諮詢公司的態度,得到的答覆是在我第三輪面試結束第二天有內部推薦人員並優先錄用了。此刻我才知道,我只是在做陪襯而已。


心中即使有萬般不甘也只能認了,這就是社會現實,自己只能選擇“看開點”,好的風景在後面等著。



02

也許只是公司獲取方案的一種方式

另外我還面試了一家專門做人力外包的公司。公司規模不大,項目小而多,所以導致的就是管理的混亂與低效,最急需的就是有人能制定公司交付規範並落地。


公司發佈的是招聘項目經理,但面試過程中問的卻是如何從公司層面管控各個項目的現場實施人員、各個項目的交付效率與成本,這明顯超出了這個職位的要求。


我本著認真面對的態度,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為他們分析了這樣的狀況下,公司首先要做的是找一個負責交付的總監,制定相應的交付規則。其次才是逐步進入項目現場逐個分析並找到問題,調整相應交付規則,並制定相應獎勵機制,才能真正解決公司面對的問題。



很遺憾,面試結束我得到的也是兩三天內給答覆。之後我電話給這家公司的CEO,得到的答覆是我的能力能滿足他們公司需求,但管理理念不是很符合他們公司。這隱含的意義就是:公司想用項目經理的成本找一位交付總監!


總結

不管面試結束後對方給出什麼答覆,本著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個人還是選擇積極主動去確認自己的勞動果實:面試結果!勇於面對的態度能讓我們瞭解更多職場招聘現狀,總結先前的面試結果有助於更好地應對後續的面試。


所以,不論要面對面試中的何種套路,我們作為職場人都要勇於面對並制定相應方案應對。當然最重要的是讓自己相信總有更適合自己的位置,不要被面試摧毀自己的信息!





以上只是個人見解,如有不妥請評論中溝通。


職說職語


這種基本就是沒戲了,對方只是為了給你一個臺階下而已。

找工作的時候大家或多或少有過這種經歷,對於剛剛步入職場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這還有機會,但是經歷的多了你就明白對方只是不想當面拒絕你給你個臺階下而已。根據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我今年也投了不少簡歷,也有託朋友內推過,內推那個那邊人事也打過電話來進行電話面試,最後那邊說等幾天等等領導意見,結果等了一週從朋友那得知已經pass了。後面另外一家公司叫我去面試,下午面試晚上就收到了offer。所以真正會錄用你的不會等這麼就才給你offer,或者說對於你的條件面試官並不是很滿意,但是跟其他人對比你又有點其他長處,把你作為一個備胎而已。但是這種也不要抱有太多希望了,通過面試你也應該對自己能不能拿到offer心裡有個底。

所以一般面試官跟你這麼說的時候就不要在傻傻的等下去了,儘快去尋求另外的面試機會才是最好的選擇。


月見天明go


對於題主所說的這種情況,並不能直接下結論,有戲還是沒有戲。

就像我之前面試第一份工作的時候,聊了大半個小時薪資問題,全部都談了後,面試官說回去等消息。

當時我就覺得這份工作肯定沒希望了,結果過了一週多,公司打電話通知我去培訓。

由此可以看出,並不是所有的等消息,都證明面試失敗了。

所以題主面對這個問題,可以從三個角度考慮,從而判斷有沒有戲。

第一、面試官的態度

在面試的過程中,好的面試者都會觀察到面試官的態度。

題主可以仔細回憶一下面試官說讓你等消息的話時,是很認真地表達,還是場面話。

溝通都不是沒有痕跡的,說話大多時候都有跡可循。

如果面試官是看著你的眼睛,很認真地說:“我把其他面試者面試完給你答覆。”

那麼這就證明他可能暫時還沒有考慮好,你就依然有被錄用的機會。

如果面試官只是低著頭隨口一說,很明顯像是在敷衍,那麼十有八九這次面試已經失敗了。

不可否認,面試中確實存在需要把所有面試者過一遍才選人的情況。

所以不必過早下結論,等一等也沒有關係。

第二、面試過程是否順利

除了看面試官的反應,題主還應該考慮一下自己在面試過程中表現是否得當。

如果和麵試官交談很順暢,關於薪資問題,兩個人又達成一致,要麼讓你回去等消息就有可能是真的。

反之,如果面試過程並不順利,你的有些回答很明顯讓面試官不滿,那麼基本上就沒戲了。

面試的過程是雙方選擇的結果,所以你基本可以感覺到自己是否適合這份工作。

第三、公司是否缺人

最後一個要考慮的就是公司是不是缺人的問題。

一般面試開始,面試官就會介紹一下崗位的情況。

這個時候要仔細聽,如果面試官說的是很缺人手,那就證明你有可能有戲。

如果面試官說的是可有可無,或者這個崗位已經人滿了,那就不用等了,讓你等也不過是個場面話。

所以這個問題不能直接下結論沒戲,而是應該分析一下,如果實在拿不準,不妨等一個星期。


狐小胖


一週之內把其他應聘者面試完,然後給你答覆,在這一週之內應該會不斷的進入應聘者的,他這句話是一個可進可退的說辭,找不到更合適的就會答覆你,找到更合適的就壓根不會聯繫你了。

我也參加過一些面試,一面之後讓我回去等消息,我估計十有八九沒戲,有的還真聯繫我去複試了,不過是在七天以後的週末,還有一家二十多天了,聯繫我去複試。我估計他們看著我不是很合適,但似乎又找不到比我更合適的人選。

如果這家單位是你中意的單位,談的薪資也都在你的期望之內,既然說七天那就七天唄,但是這七天時間,你該找工作的還是要找,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一週後通知你了,自然是好事,沒有通知也不要失落,繼續找工作就是了。


二爺家的朽木


題主的問題,很大幾率是沒戲了。

一、一週內給答覆。

前段時間,我有個朋友跟我吐槽也是說的這種問題。去面試,東拉西扯一下午,其他方面都挺好,薪資談了一個小時。最後說回去等消息。

我朋友在家等了一週都沒等到電話,結果就是沒被錄用了。

大部分公司的審核時間應該是在3天以內,我本人的經驗,最多不超過兩天。有一些小公司當時面試完就會問你,你什麼時候能來上班?

當然,大公司面試的人多,要一週也是有可能的。

二、把其他應聘者面試完。

注意這句話,就說明你並不是公司非常想要的人員。

可能是你符合公司的要求,但是在其他方面還有待商榷。一個公司肯定不止一個人來面試,公司要擇優錄取再正常不過。

所以,如果有比你更優秀的人,你肯定是沒戲了。

三、薪資。

光薪資就聊了一個多小時,肯定是面試人員認為你的要求過高。

薪資關係到自身利益,你認為你值得這個薪資,面試人員認為不值,這裡就存在爭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