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週大波殭屍股來襲:散戶要拼命逃亡,機構可能為長期囤貨

週五大盤利好不漲,令很多人費解,沒想到剛一收盤就爆出了一個大利空:取消創業板公開發行股票連續盈利兩年的條件。這意味著註冊制的腳步在加快了。

很多人感覺如“狼來了”一般恐慌和失望,但我覺得這件事還需要一分為二的看待。

首先,短期來講註冊制的風聲會讓下週市場壓力山大,因為很多垃圾股的殼價值在逐步散失。

這個道理很簡單,就像很早之前一個人高考勉強錄取了一個三本,假如他個人能力不強,他也可能佔一個好位置,甩開沒有上過大學的人很遠。

但後來大學擴招了,隨便考考都有大學可上,學歷就不再值錢了,最後混的好不好,還得憑真本事。

這麼一想,近期藍籌白馬、核心資產拼命不回調,真的是有原因的。

但是,長期來講我們也要認識到機會來了。

歷來有人說人無股權不富,但其實一直都是人無房子不富,但隨著註冊制的來臨,這種情況可能要變了。

大家知道,為什麼要推行註冊制,是單純的讓中小企業募集生產資金嗎,不完全是,而是可以將股市制造成一個更大的蓄水池。

此前,這個蓄水池一直是房子,大家都通過信貸去買房,只有接受了信貸的央行才能發行信用貨幣(m2),大家都很開心,因為覺得自己的房子一直漲價。

但事實上,賣房的人拿著買房的錢已經出去消費了。如果沒有交易,我們的房子就只有一個所謂的市值。

現在隨著人口洪峰的過去,繼續信貸買房的人越來越少,樓市的蓄水池已經不能再繼續放大了,於是股市登上歷史舞臺。

先是股市註冊制,讓更多的股權進入股市,意味著會有更多的錢流入股市,最後再用股權抵押去獲取信貸,錢越發越多,股市不斷上漲,最後股票就跟房子一樣一路上漲,絕大多數人不僅不賣,還會開開心心的去消費,而手中的股票就淪為一個虛假的市值。

這個泡沫終究會隨著集體拋售而破滅,但也不必怨恨,因為這就是金融本身!

週末另一則消息,擴大股票股指期權試點,批准上交所、深交所上市滬深300ETF期權,中金所上市滬深300股指期權。

這是一條中性的消息,本質上和散戶也沒啥關係,主要是幫助機構對沖。不是說引入股指期權後,機構就要做空,現在指數到3000點還費勁,A股哪還有多少做空空間呀?

這本身是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的一部分,畢竟,歐美髮達市場包括港股都是允許做空的。

至於如何利好,引用官媒的點評,“機構對於滬深300ETF期權以及股指期權可謂期待已久,這意味著更多的機構資金在有了更好的對沖工具的情況下,可以從容的進入A股市場,包括社保基金、養老金、保險資金、公募、私募等上萬億資金。

瑞達期貨(002961)、南華期貨(603093)兩隻期貨股逆勢大漲。很可能又是誰提前得到消息,資金提前入場了。

結合以上兩條消息,下週初市場利空會集中釋放,儘量以規避風險為主多看少動。如果從穩健的角度出發,外資偏愛的績優白馬股還是最穩妥的。

如果非要尋找市場上的熱點,期貨股可能會蹭短期的熱點,但可能也僅限於很短時間,因為從週五的情況來看,瑞達期貨和南華期貨都屬於剛上市不久的新股。

盤子特別小,套牢盤還少,資金介入不深,在目前市場如此缺錢的情況下,投機資金也就只能尋找這樣的機會。

反觀機構,外資大比例的流入,MSCI不斷擴容;險資、養老金不斷的獲批入市,這都是在為日後做準備,看看美國股市不斷創新高,印度股市已經連漲10年。

A股市場就像一場遊戲,剛過完一關,感覺可以喘口氣了,沒想到又來個大Boss,打也打不完,總是在危難中前行。(小財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