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門塔與四方佛

四門塔與四方佛


四門塔位於泰山之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濟南市南郊30公里的柳埠鎮,山清水秀,文物薈萃,民風淳樸。


四門塔與四方佛


四門塔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全石結構佛教塔,全以青石砌成,是中國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單層庭閣式石塔,也是現存最早的亭式塔。建於隋大業七年(611),距今已有1400年了。

四門塔與四方佛


四門塔全用灰青色石料砌成,每邊面寬7.4米,高度略同面寬,四面各開一圓券門。塔內中心有大石柱,柱四面各有石佛像,繞柱一週為迴廊。塔簷用五層石條疊澀砌成,輪廓內凹。最上須彌座四角置“蕉葉”,正中置覆缽和五重相輪及寶珠組成的塔剎,也全是石刻。塔總高15.4米。

四門塔與四方佛


四門塔很重視輪廓和比例的推敲及繁簡對比,藝術價值較高。如簷下的內凹和屋面的優美凹曲給方正剛勁的石塔增加了柔曲的意味;塔門甚小,正確地顯示了塔的實際尺度;塔剎形象豐富,給全塔簡潔而質樸的風格增添了一些趣味。原四門塔屬於一處寺廟附近,但該寺廟在近代一場大火中基本焚燬,只剩下部分遺址。

四門塔與四方佛


關於四門塔的建造年代,歷來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是前秦皇始元年(351年)所建,有的認為東魏武定二年(544年)所建,1972年在對塔身進行大規模翻修時,才發現塔頂內有“大業七年造”(611年)的刻字,才解開這一千古之謎,確定塔的始建年代為隋代,這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塔。


四門塔與四方佛


塔內正中央有一個四方平臺,平臺上有一座方形塔心柱,塔心柱上方以十六塊三角形石樑和塔身相聯繫住塔頂。塔心柱四面各有一尊主佛像及左右二尊菩薩和弟子,目前剩下主佛。每尊佛像都是用整塊大理石雕刻而成。佛像皆螺發肉髻,顏面豐潤,細眉慈眼,隆鼻長耳,嘴角上揚,安詳恬靜。四佛各有名號,西邊佛像叫極樂世界無量壽佛,南邊一尊稱歡喜世界寶生佛,東邊一尊為阿閦佛,北邊的是蓮花莊嚴世界微妙聲佛。這些佛像雕刻細膩傳神、刀法流暢、文飾清晰,極富中國文化、藝術的審美精神,是珍貴的佛教藝術極品。


四門塔與四方佛


所謂的四門塔就是一個有四個門的塔,每個門裡都供奉著一尊佛:東方香積世界阿閦佛,南方歡喜世界寶生佛,北方蓮花莊嚴世界微妙聲佛,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


四門塔與四方佛


四方佛表現的是佛教密宗“轉識成智”的思想,是密宗藉助事相表達佛理的方式。四方佛在漢地後來變得不多見,四門塔保存下來的這四方佛可謂十分稀有難得。


四門塔與四方佛


四門塔內東方香積世界阿閦佛


東方阿閦佛,又名不動佛。位居東方,此佛土名香積世界。代表大圓鏡智。能摧伏魔障,破除煩惱,顯其不嗔不動之德。


四門塔與四方佛


四門塔內南方歡喜世界寶生佛


南方寶生佛,又名寶相佛。位居南方。此佛土名歡喜世界。代表平等性智。能出生福智萬行之寶,以濟眾生,凡求助於他或向他虛心求教的人,都能立即獲得滿願。


四門塔與四方佛


四門塔內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西方阿彌陀佛,又名無量壽佛、無量光佛。位居西方,此佛土名極樂世界。代表妙觀察智。能說諸妙法,斷眾生疑妄,令入正定。凡十方眾生,聞其名號,欲生其國者,若能至心信樂,稱名觀想,乃至臨終十念,於命終時,必得佛與聖眾,示現接引,生極樂國。


四門塔與四方佛


四門塔內北方蓮花莊嚴世界微妙聲佛


北方不空成就佛,又名微妙聲佛。位居北方,此佛土名蓮花莊嚴世界。代表成所作智。能為眾生驅除厄運,趨向清淨,諸行圓滿。於中一切想做之事皆可輕易成就。


四門塔與四方佛


千年佛首迴歸


阿閦佛石雕佛像是我國隋代石刻造像代表作,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1997年3月,阿閦佛佛首被不法分子盜走,幾經輾轉流,由臺灣法鼓山以聖嚴法師為代表的眾位善士毅然將其送還四門塔。


四門塔與四方佛


四門塔在1971年的修繕中發現舍利,比曾經轟動海內外的中國最早發現舍利子的西安法門寺早14年。由於時值“文革”期間的原因,這一本應極具轟動效應的重大發現至今鮮為人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