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老電影‖孔祥玉、樑丹妮主演驚險故事片《第三個被謀殺者》

《第三個被謀殺者》是長春電影製片廠1981年攝製的驚險樣式故事片,孫沙導演,孔祥玉、梁丹妮等主演。

影片描寫20世紀30年代初,上海的法國租界發生了一起謀殺案,國民黨高級愛國將領楊鼎遇害,應法國當局要求,中國警察局派警官方召到現場查看。楊鼎被害一案轟動了上海,各界人士紛紛發表演說和文章,要求當局查辦兇手。愛國的方召決心搞清這個案件,但遭到警察局長邱爾康的阻撓...

圖說老電影‖孔祥玉、梁丹妮主演驚險故事片《第三個被謀殺者》

▲影片《第三個被謀殺者》電影海報

劇情簡介

20世紀30年代初,上海的法國租界發生了一起謀殺案,國民黨高級愛國將領楊鼎遇害,應法國當局要求,中國警察局派警官方召到現場查看。

楊鼎被害一案轟動了上海,各界人士紛紛發表演說和文章,要求當局查辦兇手。愛國的方召決心搞清這個案件,但遭到警察局長邱爾康的阻撓。方召不肯就此罷休,執意四處奔走調查。不料,竟中了邱爾康設置的圈套。未待案情大白,報上竟發表了方召偵破此案的文章。方召氣憤地來找邱爾康,邱爾康謊說此案已結,應由共產黨負全部責任。方召認為此案並未了結,為了捉到兇手,他堅持繼續進行調查。在偵破過程中,方召屢遭暗算,幾經周折,他終於查到了楊鼎被害的內幕。但在歸途中,他幾遇險情,危急中一個姑娘救了他。當方召發現這位姑娘就是他失散多年的妹妹方卉時,陷入了無限痛苦之中。

他深知妹妹恨的就是像他這種人,為了不給妹妹增加痛苦,他忍痛沒有與妹妹相認。十分了解方召身世和思想的我地下黨組織,對方召的痛苦與處境很同情。在地下黨員陸一夫的幫助下,他終於弄清了事件的真相。最後,方召隻身入虎穴,在地下黨的配合下,取到了方卉幾次未能拿到的秘密文件複本,毅然選擇了一條可以洗雪國恥的道路。

圖說老電影‖孔祥玉、梁丹妮主演驚險故事片《第三個被謀殺者》

1、抗日戰爭前夕,東北淪陷,武藝精湛的方卉(梁丹妮飾)為尋找哥哥方召,流落上海。在地下黨員陸一夫(劉冠熊飾)的幫助下,她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圖說老電影‖孔祥玉、梁丹妮主演驚險故事片《第三個被謀殺者》

2、國民黨警察局長邱爾康(甘雨洲飾)交給偵緝人員方召(孔祥玉飾)一張照片,要他按照片找到楊筠筠,通過她調查愛國將領楊鼎被害原因。

圖說老電影‖孔祥玉、梁丹妮主演驚險故事片《第三個被謀殺者》

3、邱爾康要方召去找“楊筠筠”,其實是國民黨特務艾霞娣(周麗娜飾)。她以假亂真,編造了共產黨謀殺楊鼎的謊言,企圖矇騙方召。

圖說老電影‖孔祥玉、梁丹妮主演驚險故事片《第三個被謀殺者》

4、方召為查清案情,找到一個直接參與殺害楊鼎的特務,那特務被邱爾康暗害,還未供出真情,就一命嗚呼。

圖說老電影‖孔祥玉、梁丹妮主演驚險故事片《第三個被謀殺者》

5、在地下黨員陸一夫的幫助下,方召找到真正的楊筠筠,她向方召講述了父親被害的真相。

圖說老電影‖孔祥玉、梁丹妮主演驚險故事片《第三個被謀殺者》

6、楊筠筠回憶起,父親楊鼎(江俊飾)生前曾交給她一個秘密文件的副本,要她妥善保管起來。

圖說老電影‖孔祥玉、梁丹妮主演驚險故事片《第三個被謀殺者》

7、邱爾康帶著特務跟蹤方召,卻發現修女羅曼(白玫飾)被殺。羅曼原來是邱爾康安插在法租界修道院的女特務。

圖說老電影‖孔祥玉、梁丹妮主演驚險故事片《第三個被謀殺者》

8、方召在取密件副本時被邱爾康開槍擊傷。前來援助他的竟是已經是地下工作者的妹妹方卉,將他救出險境。

圖說老電影‖孔祥玉、梁丹妮主演驚險故事片《第三個被謀殺者》

▲演員孔祥玉劇中扮演方召。

主演孔祥玉對角色“酷”的定位確實是既準確又生動,雖然距離影片上映已經過去了近40年,但在今天看來,男主角方召的方方面面依然很符合現代人對於“酷”的審美定義。作為一名舊上海的警探,方召一頭精幹的短髮,黑皮衣、呢禮帽,稜角分明的臉上不苟言笑,加上精彩的武打動作設計,這個人物確實“有點酷”。在影片《南昌起義》中成功扮演了偉人周恩來的孔祥玉大膽突破以往的角色形象,沒有把自己侷限在特型演員的範圍內,而是用獨具個性的表演塑造了這個集瀟灑和機智於一身的愛國警探角色,孔祥玉這一大膽選擇可以說是影片以外一個“很酷”的決定。

圖說老電影‖孔祥玉、梁丹妮主演驚險故事片《第三個被謀殺者》

▲演員梁丹妮劇照扮演方召的妹妹方卉。

梁丹妮在影片《第三個被謀殺者》中飾演的是方召失散多年的妹妹方卉,也是一個具有鮮明個性特點的女孩。一方面,對於失散多年的哥哥,分明的愛憎準則使得她難以接受哥哥在那樣的政府中就職,從而不願與他相認;但血濃於水的親情卻又難以捨棄,所以當哥哥方召遭遇危險,妹妹方卉就義不容辭的在暗中出手相助。情與理間的內心掙扎、幹練灑脫的舉止動作都使得這個女孩的形象令人難以忘記。剛剛開始接觸電影表演不久的梁丹妮用質樸放鬆的表演出色的完成了角色塑造,特別是兄妹相見但不相認的一場戲,層次分明的表演將那種特殊的情緒淋漓盡致的展現了出來,也給很多的觀眾留下了多年來難以磨滅的印象。

影片《第三個被謀殺者》上映後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收益和社會反響。這一切都得益於影片對於時代要求的把握和追求。80年代初期,進入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百姓開始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不同類型的文藝作品,《追捕》等很多國外優秀的電影品也開始進入國內影院,開闊的視野使得觀眾對於電影有了更新的要求,而此時誕生的眾多驚險樣式的影片就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觀眾的要求,嶄新的題材、緊張的情節幫助這些影片獲得觀眾的認可。《第三個被謀殺者》正是把這些優勢發揮的比較充分的一部,在情節上,影片放棄了以往非正即反的角色安排,沒有了高大全般的英雄,也沒有面貌猙獰的反派形象,而是以方召這樣一個具有愛國精神的警探為主要人物來展開故事,偏中間的角色設計使得影片有了全新的視角。同時,在服裝、臺詞等方面,影片也都力求創新。謀殺、偵破、懸疑等非常具有看點的元素吸引著觀眾,也使影片的成功成為了一個必然。

本欄目由梧桐老片坊製作,有關影片臺前幕後的故事您還知道哪些,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感謝關注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