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應盡畢生力!他是從孤兒院走出來的院士,河南的首位科技功臣!

他是河南省本土培養的第一位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7年,他的名字被收錄入《世界名人錄》中;199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河南省科技功臣榮譽稱號;2003年,75歲高齡的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河南省委省政府為他慶功祝賀。

從1958年來到鄭州大學,60餘載,躬身育桃李、篤志做科研。他常說“為學應盡畢生力”,91歲高齡仍堅守在教研一線。

他就是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家院院士——吳養潔。

為學應盡畢生力!他是從孤兒院走出來的院士,河南的首位科技功臣!

吳養潔

從孤兒院走出來的少年

吳養潔,1928年出生于山東濟南,6歲時父親去世,母親帶著他不得已住進煙臺孤兒院。

膠東半島淪陷後,還是少年的吳養潔不得不再一次背井離鄉,從天津到北京,又輾轉到河南商丘、安徽界首,雖一路逃難,卻不忘求學。

1944年,吳養潔考入國立一中,那是當時中國最好的中學之一。

1944年春,日寇逼近豫西,學校後撤到陝西城固,吳養潔隨校徒步翻越秦嶺到達城固,吳養潔說:“雖然生活十分簡樸,每天早晨同學們大都到漢江邊洗漱,但受到的教育卻很充實”。

為學應盡畢生力!他是從孤兒院走出來的院士,河南的首位科技功臣!

吳養潔

蘇聯歸來,報國寸心堅似鐵

1947年,吳養潔考入復旦大學化學系,1951年本科畢業後留校任助教。1952年,由於國家急需化學專業人才,吳養潔被選拔赴蘇聯進修。

1957年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學親切接見留蘇學生和實習生代表,他對學生們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年輕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

當時吳養潔正在現場,他回憶說:“我不僅感到自豪和驕傲,還有一種特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讓我終生難忘,永遠激勵和鞭策著我,一定要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貢獻。”

為學應盡畢生力!他是從孤兒院走出來的院士,河南的首位科技功臣!

吳養潔院士

吳養潔和同學們一起如飢似渴地學習,在學習和科研之餘,吳養潔還不忘把莫斯科大學有機化學實驗室的裝備、設計,包括實驗臺的佈局、高低、長短、結構都記錄下來,這些資料對當時缺少化學實驗室的中國十分重要。

1958年6月,吳養潔通過論文答辯獲得副博士學位,《莫斯科大學校刊》對他的研究以“重大成就”為題做了報道,順利完成學業的吳養潔歸心似箭,同年7月份便收拾行囊回國了。

學成歸國後,吳養潔進入鄭州大學從事教育和科研工作,他說:“我之所以能有今天,全是黨和人民的培養,我比別人更能理解‘國家’這兩個字的分量。”

紮根鄭大,科研碩果累累

1958年,鄭州大學剛剛建校兩年,條件比較簡陋,但吳養潔馬上投入教學和科研中。留學期間記錄的實驗室資料立馬派上了用場。

新實驗室建設過程中,他親自畫出設計圖紙,實地勘測並帶領工人安裝好了所有設備,從此,實驗室就是他的家,他在這裡默默耕耘了66年。

為學應盡畢生力!他是從孤兒院走出來的院士,河南的首位科技功臣!

吳養潔在實驗室

1972年,國務院農藥調查組下達了一個科研攻關項目“萘氯化水解法制甲萘酚”,甲萘酚除了應用於農藥生產,同時也是有機合成工業、醫藥工業、染料工業的基本原料,在當時的國家建設中,需求量非常大。

為加快科研進度,吳養潔帶領同事北上大連、瀋陽、撫順等多地調研,往返奔波多個縣市,又在實驗室苦熬1400天的大小實驗,終於研製出高效、低毒、低殘留農用殺蟲劑“西維因”的中間體“甲萘酚”,也因此提供了一條甲萘酚新的工業合成路線。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吳養潔出席大會並獲得“在全國科技工作者中做出重大貢獻的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為學應盡畢生力!他是從孤兒院走出來的院士,河南的首位科技功臣!

吳養潔院士所獲得的全國科學大會獎

上世紀80年代,吳養潔在大環化學研究工作中,合成了百餘種新的冠醚等大環配體,闡明瞭其與金屬離子、中性分子的配合規律。

1984年,他的《冠醚合成新方法》獲國家發明三等獎與發明專利,這項新技術使苯並冠醚的合成反應時間由20多小時縮短為1-4小時。

之後,吳養潔建設了眾多重點實驗室:應用化學重點開放實驗室、化學生物與有機化學重點實驗室、有機磷光材料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並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這些成果不僅具有巨大的理論價值,還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為學應盡畢生力!他是從孤兒院走出來的院士,河南的首位科技功臣!

吳養潔 (左二)

耋耄之年堅守教研一線

2019年,91歲的吳養潔已經在鄭大從教了一個甲子,先後培養了20多名博士研究生、60多名碩士研究生,本科生不勝枚舉,這其中不乏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

為學應盡畢生力!他是從孤兒院走出來的院士,河南的首位科技功臣!

吳養潔與學生

吳養潔重視學生的基礎理論和實驗工作,對學生的實驗報告和論文,常常連一個標點符號使用錯誤都親自改正。

在學習上嚴格要求,在生活中卻如慈父,學生張金莉說:“吳老師對我們學生很捨得花錢,自己卻很節儉,他不但教給我們學問,還教我們如何做人”。

為學應盡畢生力!他是從孤兒院走出來的院士,河南的首位科技功臣!

吳養潔與學生

從出國留學到歸國任教,在經濟並不算髮達的中原大地上默默耕耘,六十年歲月彈指一揮間,吳養潔院士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

他說,“1958年,我來鄭大時還是一個年輕人,但轉眼間就成了一個老人,但我從沒覺得自己是老人。”

當人們好奇:是什麼讓他在91歲高齡還堅持在教研一線?他的回答是,“我對河南的科教事業一直滿懷深情。”

為學應盡畢生力!他是從孤兒院走出來的院士,河南的首位科技功臣!

吳養潔

(1928.1-)

有機化學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

參考文獻:

1.《吳養潔院士90華誕學術研討會在鄭州大學舉行》,鄭州大學官網

2.《吳養潔院士》,鄭州大學官網

3.《吳養潔》,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

4.《91歲仍然每天去實驗室,他是可親可敬的吳養潔院士》,大河網

5.本文圖片來自人民網、科學網、大河網、河南省科協、鄭州大學官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