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南鵬:最後悔的一次投資失誤是2008年沒有投京東


沈南鵬:最後悔的一次投資失誤是2008年沒有投京東

“在這次事件中,我的教訓就是要做就要做最大的早期投資者,尤其是在投資國內的科技行業時。”

沈南鵬及其紅杉資本在過去12年間合計投資了超過500家企業,包括美團點評、唯品會、奇虎360、京東、陌陌、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等項目。

沈南鵬的投資作風在業內獲得過“飢渴”的評價。周鴻禕就曾形容沈南鵬稱:“他看到項目就像聞到了血腥味的狼一樣,或者像鯊魚聞到血腥味一樣,聽到一點風聲就會去拼搶,去追蹤;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人。”

除了投資人這個身份外,沈南鵬還是一個成功的創業者。1999年,他和梁建章等人合夥創辦了攜程旅行網,並在其中擔任總裁和CFO等職務。

可以說,無論是從投資還是創業的角度,沈南鵬都可以對外提供豐富的經驗。因此,在日前於廣州舉行的《財富》國際科技頭腦風暴大會上,他也從兩個身份的角度出發,分享了自己對於在國內創投界的一些經驗。

中國對美國是青出於藍更勝於藍

很多人會認為,中國的美團等團購網站,其實是抄襲美國的Groupon。這麼說的原因是因為兩者最初的商業模式都很像。

不過從現在來看,雖然說Groupon還是世界範圍內的一家很優秀的團購網站,但美團已經超越了團購本身,現在它是國內最大的線上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發展已經超越了原有的範疇。

在創投方面,中國的優勢在於,有一個十分廣闊的市場,同時國民的素質也在不斷提高,人才數量不斷積累,這實際上是有利於初創企業發展的。

對於美國的投資人來說,過往他們只會關注本土市場,認為抓住了美國市場,就能夠把成功複製到全世界;但現在的狀況已經不一樣了,中國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低端市場,中國的創業者足夠努力,加上技術的進步,使得國內的一些商業模式已經遠遠領先於美國。

像共享單車就是一個例子,這其實是根據國內用戶的需求所產生的,現在已經從中國出口到全球。所以我建議在硅谷的公司可以更多地關注中國市場,至少也要和來自中國的企業多交流。

中國企業的全球化

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會問問馬化騰對於全球化的看法。雖然我知道騰訊其實一直在全球化上有所佈局,它們的微信也已經在海外鋪開。但是像BAT這樣的企業,其實在全球化上可能會比較保守,因為它們未必能確定,自己在海外能夠獲得像國內一樣的成功。

在這一點上,新興的三家巨頭企業TMD(今日頭條、美團、滴滴)可能會更有衝勁。這三家公司比較年輕,包袱比較少,國際視野可能也更遠一些。它們現在實際上已經在海外拓展自身的很多種新的商業模式,來應對海外用戶的需求。

在我看來,像今日頭條這樣的公司,如果進入美國市場,來開拓一些搜索相關的業務,完全有能力佔到一些市場份額,來給這個市場帶來新的競爭,讓用戶體驗到不一樣的東西。

騰訊最具有顛覆精神

在國內的巨頭企業中,騰訊是少有的可以製造顛覆性產品,來佔用現有產品份額的公司。它們就是用微信逐步取代了QQ的地位。

很多公司不一定敢這麼做,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市場更迭的速度更快了,敢於自我取代是很重要的。比如說蘋果公司,也是把自己的iPod逐漸淘汰了。

不敢這麼做,其實是創新精神不足的一個體現。很多公司就是倒在了這一步前,最終消失於市場。誰敢想象,沒有微信的話,騰訊現在會怎麼樣?所以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應該認可馬化騰敢於內部創新的精神。

中國互聯網的下一個機會

現在來看,AI算是國內科技創新領域的下一個重點,但實際上在全球範圍內,AI都已經開始佔據主流。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很多產品已經開始採用AI技術,比如說今日頭條就會通過相關的算法來為用戶推薦內容。通過AI技術,用戶其實是可以獲得更好的定製化體驗或者服務,AI技術在之後肯定會繼續推動創新。

實際上,除了科技產業之外,來自消費行業或者傳統行業的公司也需要看重AI和大數據的作用,挖掘大數據的價值,用以節省人力資源成本,或者加強自身的運營效率。以往來講,很多中國的傳統企業並不願意在軟件上花錢,但現在每個公司都需要有這種能力,不然就會被其他公司甩在後面。

中美兩邊對於AI技術的開發還處在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這裡面的機會還是比較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