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藤口石蛤蟆

白藤口石蛤蟆

五龍河為膠東第一大河流,上游有白龍河、蜆河、清水河、墨水河、富水河五大支流,於五龍村附近的五龍峽口匯聚後,始稱五龍河。在萊陽市柏林莊街道白藤口村村北,燕兒山和溜孩兒坡間,有一條潺潺的水流,這就是白龍河的上游——唐河。

在村北燕兒山腳下有兩塊巨大岩石,每塊岩石長約110米,高4-5米,好像兩隻蹲立的蛤蟆。岩石的表層呈黑綠斑,質地粗糙,有大大小小的疙瘩,疤疤拉拉的,下面是綠白顏色、質感,酷似真的蛤蟆。它們相互對視著,相距不到3米似一對“戀人”,在訴說著綿綿情話。村裡人因此稱其為“蛤蟆口”。

在蛤蟆口的下游不到二百米的地方,也有幾塊岩石,俗稱為“小蛤蟆口”,但由於自然侵蝕和人為的損壞,已經看不出石蛤蟆的輪廓了。

據村裡的老人說,在大約八九十年以前,從蛤蟆口到小河邊,人們還可以找到許多大小不等的“蛤蟆石”,同樣酷似,嘴巴、腿都可以辨得清。雖經歲月的洗禮,但巨巖蛤蟆口依然容貌俱全,岩石上的道道溝壑,彷彿在向人們訴說著久遠的故事。

傳說唐河之水流淌至此,被燕兒山擋住,匯成一個大水灣,聚水成災,淹沒了無數良田。水從石嶺上漫過去,變作一掛瀑布,衝出一泓深潭。一條小白龍在燕兒山和溜孩兒坡中間不知疲倦地開鑿,終於開鑿成功。

河水從鑿開的石嶺中瀉出。為了鎮住河水,造福百姓,小白石蛤蟆,河水就從兩隻石蛤蟆中間日夜不停地流淌著。漫長的歲月中,這一對石蛤蟆吸收日月精華,變成了當地的一寶。

當地人相信,它們跟人一樣,會說話,會漸漸向彼此靠攏,傳說當這兩隻石蛤蟆生長到一起的時候,村裡就會有位娘娘或者皇帝誕生。這個看似荒誕無稽的傳說,卻給石蛤蟆憑添了幾分神秘的趣味。

村裡老輩人還流傳這樣一個民間故事:北方人觀雲彩識天氣,南方人看地理懂地氣,所以風水先生多出自南方。

萊陽白藤口村有一對寶貝石蛤蟆的消息,被幾個南方的風水先生聽說了,他們就想把這一對寶貝弄走。

這幾個人絞盡腦汁想盡了辦法,先用刀砍,可白天砍掉多少,到了晚上,石蛤蟆就長出多少,自動復原。

火燒不好使,水澆也不管用,風水先生們無計可施,只好晩上悄悄坐在石蛤蟆旁邊,想看看石蛤蟆到底是怎樣長的,結果,卻聽到了石蛤蟆的對話。

只聽石蛤蟆說:“南方人用刀砍我們,我們不怕,越砍我們反而長得越快!”

另一隻石蛤蟆說:“火燒我們更不怕了,越燒我們反而越結實。”

“唉,不過我們最怕黑驢屎蛋子,如果把黑驢屎蛋弄到我們身上就完了。”

“對,我們別說了,千萬不能讓南方人知道我們的秘密。”

第二天,風水先生果然如法炮製,把黑驢屎蛋弄到了這兩隻石蛤蟆身上,從此這兩隻蛤蟆便停止了生長,一直到今天還是這副模樣。

每年雨季,即使河水暴漲,也從來沒有漫過兩隻石蛤蟆,始終像往常一樣,只從兩隻石蛤蟆中間流淌過去。石蛤蟆上游是堅硬的岩石,下游被沖刷成一個很大很深的水潭,成為天然的游泳池,過去曾是孩子們夏天游泳的好去處。

近幾年,由於河床淤泥增多,河床變淺,兩隻石蛤蟆周圍被淤泥堆積,看上去,石蛤蟆好像變矮了,而那個深水潭也被淤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