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騰訊互為鯰魚

阿里騰訊互為鯰魚

馬雲:感謝騰訊競爭;馬化騰:和阿里競爭太燒錢。

作者 / 郭曉康 來源 / 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馬雲:“螞蟻和支付寶最應該感謝的就是微信。”

為什麼感謝微信?沒有微信這樣的逼迫,螞蟻的人就會睡懶覺。由於有微信這樣的公司,我就可以退休。微信天天訓練螞蟻金服的人,一個八段、九段天天給你下棋,你還會睡懶覺嗎?

馬雲近日參加投資會時表示,“作為中國互聯網的兩大超巨,阿里和騰訊展開各種各樣的競爭,這使得阿里和騰訊都越來越強盛,雙方比的是未來的戰略、人才體系、對組織的思考和對未來世界的判斷。沒有這些市場上的競爭者,一家企業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

不只是馬雲,馬化騰在曾在多個場合表示,阿里巴巴和騰訊只有相互競爭,相互督促,才會讓二者保持戰鬥力。

在《鯰魚效應》一書中,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市場上活魚的價格要比死魚高許多,所以漁民總是千方百計想辦法帶活沙丁魚回港。雖經種種努力,可大部分沙丁魚還是會在中途窒息而死。後來,有人在裝沙丁魚的魚槽裡放進了一條以魚為主要食物的鯰魚。沙丁魚見了鯰魚四處躲避,這樣一來缺氧的問題得到解決,大多數活蹦亂跳地回到了漁港。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

馬雲把阿里的業務部門當成了沙丁魚,而騰訊就是那個兇猛的鯰魚,為了不被鯰魚吃掉,阿里只能快速遊動,不斷進化,所以才有了螞蟻金服和支付寶的今天。

但鯰魚也有犯怵的時候,馬化騰曾表示,“騰訊和阿里重合的業務太多,以至於有時候多到有一點困擾。”

但作為鯰魚的騰訊,在移動支付和出行大戰中主動出擊,逼出最頑強的阿里,螞蟻金服能成為估值千億美金以上的獨角獸,騰訊功不可沒。

馬雲:騰訊的珍珠港偷襲計劃和執行完美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在移動支付市場,支付寶這隻沙丁魚活得太安逸了,說是一家獨大都不為過。

但這一切在2014年開始了急劇變化。2014年春節,騰訊推出的微信紅包,自此點燃了對支付寶的全面戰爭。就連馬雲也稱讚騰訊“此次珍珠港偷襲計劃和執行完美。”並感嘆,“幸好春節很快過去,後面的日子還很長,但確實讓我們教訓深刻。”

而這次的全民搶紅包的行為將引起一場橫跨互聯網和金融兩個賽道的持久商戰,戰爭雙方是中國最大的兩家科技互聯網巨頭。

但事實上,微信紅包引爆社交後,騰訊並沒有在移動支付的市場佔比中佔到便宜。據易觀國際統計,直到2015年一季度末,支付寶在移動支付市場的份額高達74.92%,財付通不過11.43%。

而真正的轉折點在2016年,當年末,支付寶的市場份額降至54.10%,財付通則攀升至37.02%。

這堪稱是螞蟻金服的至暗時刻。在騰訊的重壓之下,螞蟻金服一度自亂陣腳,誤入社交迷途。騰訊趁虛而入,從阿里嘴邊搶下了半塊肥肉。

那時候,微信支付勢不可擋,依靠著高頻、補貼戰略,迅速佔領移動支付市場,很多人甚至預測支付寶將被微信擊垮。但在2017年,支付寶挺過來了,這條沙丁魚沒有被鯰魚完全吃掉。

支付寶放棄了對高頻的執念,轉而主打多維、有用,並通過“碼商”等to B層面的優勢築牢城池,守住了屬於自己的半壁江山。

2017年以來,支付寶和財付通整體保持了各有優劣的態勢:支付寶在金額上佔優,財付通在頻次上領先。

現如今的移動支付市場是雙寡頭局面。根據易觀國際數據,2018年Q4,支付寶以53.78%的市場交易份額佔據移動支付頭名,騰訊金融則為38.87%。支付寶和騰訊金融二者的市場份額達到了92.65%,佔據絕對主導地位。

在這場移動支付大戰中,騰訊先是用閃電戰迅速佔領人們的心智,然後趁支付寶決策失誤時大力擴張,最終穩住了陣腳。但在移動支付上,騰訊有其天然的優勢。

微信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第一大應用,並且暫時看不到衰落的可能。背靠微信這樣的社交應用,財付通可以在不用付出太多成本的情況下保持攻勢;而支付寶在場景上天然處於劣勢,需要維持較大的補貼力度才能實現用戶下沉。

在天然優勢如此明顯的鯰魚攻勢下,阿里展現了自己頑強的一面,螞蟻金服較早建立了完備的金融佈局,有著更好的變現能力,並且支付寶與阿里生態的協作效應良好,讓支付寶在更大的消耗面前保持堅挺。

而得益於更加完善和成熟的金融生態,螞蟻金服可以通過理財、信貸和保險等業務獲得利潤,從而彌補支付業務上的消耗。

騰訊生生的從阿里的嘴邊咬下一塊移動支付的肥肉固然值得稱道,但面對國民級應用微信的天然優勢,阿里能依靠自身to B的優勢,轉變戰略方向,守住半數的市場份額,將這場戰爭拖成一場持久戰。

這場戰爭仍在繼續,而最終的勝利者,贏得的不只是支付市場,而是科技和金融兩大賽道。

馬化騰:和阿里競爭太燒錢

騰訊能從阿里完全統治的移動支付市場搶到份額,靠的就是國民級的社交軟件微信,同樣的事情在出行領域也發生了。

2013年正是“微信顛覆一切”神話的頂峰,而騰訊也亟需打破阿里對移動支付的壟斷,實現自己連接線上線下的夢想。於是微信5.0改版後,2013年9月份滴滴接入微信與手Q,打車服務用戶群體與移動支付用戶天然重合,騰訊推送微信支付的同時也幫滴滴與阿里支持的快的競爭。

而背後有阿里騰訊的快的和滴滴為了搶奪用戶和市場,開始了喪心病狂的補貼大戰,雙方短短几個月燒掉了近20億元。連馬化騰都心有餘悸,“我們就像打仗,像武林高手一樣,一天大概虧損2000萬,再炒到3000萬,我也跟,最高一天虧4000萬,誰也不敢收手,一收手就前功盡棄了,內傷死掉了。後來跟馬雲溝通,最後在很多資本的撮合下合併了。”

2015年2月14日是個特殊的日子,它不單是情人節,而且是滴滴和快的聯合宣佈戰略合併的日子,據說雙方從正式接觸到對外宣佈只用了22天。所有人都想結束這場瘋狂的燒錢大戰,而現在,滴滴已經是一家估值超過500億美元的出行巨頭了。

事後覆盤一下,在市場公關方面,滴滴緊緊依靠微信,除了常規的優惠券分享發放外,滴滴基於微信先後推出了效果不錯的中秋、萬聖節等活動,而快的則在11月被微信封殺,在打車應用還處於大量發放優惠券培養用戶的階段,這顯然對快的非常不利。

從快的離職的員工說,當時確實是感覺被降維打擊,“騰訊的流量太恐怖了,本來我們還旗鼓相當,後來他們給滴滴上了朋友圈廣告,用戶在朋友圈就能領到明星發的打車紅包,我們卻沒有這樣的流量入口。

在這場大戰中,滴滴固然佔領了市場,但背後的騰訊是絕對的贏家,騰訊投資的滴滴吞併了阿里投資的快的,而且,微信支付也因此出現了用戶量的指數級增長。在成長初期,微信支付有兩大支柱,一個是微信紅包,一個就是滴滴打車。

滴滴背後兇猛的鯰魚騰訊把阿里支持的快的吃掉,但阿里這條頑強的沙丁魚也不是吃素的。

在打車出行領域被騰訊打敗,阿里及時調整戰略,轉身面向公交和地鐵,這是出行支付場景的攻堅戰,毫不意外的是微信和支付寶展開了激烈競爭。在覆蓋面上,兩家基本持平,微信未能憑藉流量佔據領先,以北京和上海這兩個超級城市為例,地鐵App首推的移動支付方式是支付寶。

更遠距離的鐵路,騰訊也在家門口失守。廣深鐵路刷支付寶乘車的消息宣佈後,在廣州上班的微信員工去騰訊總部出差更方便了。

2018年上半年,支付寶接入了上海地鐵。上海地鐵系統是一個高流量的系統,一年來支付寶積累了處理流量高峰的經驗。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開始競標港鐵。地鐵是香港人出行的第一大交通工具,每天承載著超過580萬人次的出行。

此次競標中,騰訊和支付寶、銀聯、visa等同場競標,騰訊和支付寶最為起勁,都是志在必得,但最終支付寶贏得了首次合作。

這次競標成功對於阿里在出行領域的佈局是一個有力的幫助,當阿里和騰訊的出行競爭已經深度到出租車、共享單車和公交、地鐵各個領域時,任何一個城市節點被攻下,都能幫助這家公司在這個城市連接和佈局其它幾個出行體系。

在這次不被廣泛報道的公交地鐵出行支付大戰中,阿里佔盡了優勢,to B的成熟體系展露無遺。在11月份港鐵投標上,有一個細節,在接到港鐵臨時的需求之後,支付寶方面,火速調動了公司級力量對接,用1周時間做出方案。而微信因為這一項目沒有在上一年被立項,因此無法短時間調動更大資源支持港鐵。

杭州公交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支付寶其實幫他們幹了不少“額外的活”,比如和他們討論如何改變一條新開線路的虧損問題,線路優化其實已經超出支付寶的能力範圍,但支付寶幫杭州公交協調了高德地圖等關聯方來試圖解決。

To B起家的阿里顯然比二十年專注C端用戶的騰訊更有經驗,“中供鐵軍”在最開始開拓業務時有大量時間需要面對民營甚至鄉鎮企業。而騰訊現在在市場上邁出第一步,就是要和阿里“中供”這個鐵軍體系正面競爭。

騰訊也有依靠流量優勢吃癟的時候,不過,騰訊這條鯰魚總能逼出最能打硬仗的阿里。

結語

馬雲曾公開表示,“有人說,香港失去了阿里巴巴這個機會,我自己覺得是阿里巴巴錯失了香港”。

而現在阿里巴巴要回來了。最新消息顯示,阿里將在11月最後一週港股上市。屆時,中國兩大互聯網巨頭阿里和騰訊將齊聚港股,港股將迎來雙巨頭互聯網科技時代。

可以預見的是,阿里迴歸港股將會促進港股市場多元化,吸引百度、京東等更多巨頭回歸。

而阿里、騰訊資本版圖佈局也將更加白熱化。如果阿里迴歸,阿里將帶領阿里系與騰訊旗下的公司在資本市場展開激烈競爭。目前,騰訊系在港股上市的知名公司包括閱文集團、美團點評、海底撈、同程藝龍、易鑫集團等。而阿里系在港股有阿里影業、阿里健康、雲鋒金融、高鑫零售等明星企業。

騰訊對於阿里來說是條鯰魚,讓阿里始終保持清醒與競爭力,而阿里這條鯰魚即將遊入港股,又會掀起怎樣的波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