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門加榴炮,一個連陣地

此枚像章由四門中國人民解放軍主力火炮66式152毫米加農榴彈炮組成,展現了軍屬炮兵團和軍屬炮兵師旅一個炮兵連的火炮陣地狀態。在文革浩翰的毛主席像章中,展現火炮圖案的品種相對極少。而在火炮的品種中,展現122榴彈炮的多,展現152加榴炮的少;在展現火炮圖案的數量上,展現1~2門火炮的多,展現4門火炮的極少,乃為罕見。

本人歷經42軍屬炮兵團指揮連戰士、瀋陽炮兵學院學員、42軍124師炮團炮兵指揮員、42軍軍屬旅團炮兵指揮員,對66式152毫米加農榴彈炮的理論性能和實戰操作,歷歷在目、歷歷可數,熟路輕轍、熟諳脈絡。

解讀一、66式152毫米加農榴彈炮是根據前蘇聯D-20式152毫米加農榴彈炮仿製而成的一款大炮,於1966年生產定型,大量裝備部隊,是目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力加農榴彈炮。該炮採用藥筒分裝式炮彈,配有殺傷爆破榴彈、發煙彈。性能參數是行軍狀態全重5720千克、戰鬥狀態全重5650千克、行軍狀態高2520毫米、最大射程17404米、炮班人數9人。該炮於60年代末裝備陸軍軍屬炮兵團和炮兵師,用以壓制和殲滅敵生動力量和炮兵武器等裝備,破壞野戰防禦工事,擊毀裝甲目標。

解讀二、斯大林有句名言“炮兵是戰爭之神”。“戰爭之神”,到底神在哪裡?當炮兵陣地指揮員傳達了射擊命令:“全連射擊,321號目標,塹壕步兵,榴彈、延期引信、全號裝藥、表尺570、基準射向向左0-50、集火射向、8發急促射,裝填!預備——放”!霎時,大地在顫抖,狂風捲起塵土灑向天空,震耳欲聾,空氣中瀰漫著令人窒息的硝煙,一片迷茫。當觀察所射擊指揮員下達了射擊命令瞬間,己方的炮兵群射出的炮彈呼嘯著劃破天空,從你頭上飛過,用40倍望遠鏡、16倍炮隊鏡、一米測距機等大倍率光學儀器,看到炮彈在敵人陣地上爆炸,巨大的煙雲騰空而起,敵人的肢體滿天飛。1979年2月20日,在進攻越南高平省復和縣的戰鬥中,廣州軍區炮兵部隊對01號目標射擊,射擊口令下達後,炮陣地一陣山崩地裂的急促射,短短的3分鐘,炮聲戛然而止,36門152加榴炮將400多發炮彈,近19噸鋼鐵砸向了敵陣。在十年對越作戰中,152加榴炮是地面炮兵最大口徑的火炮,以其威力巨大,精度可靠,射速快捷等優勢,打的越軍魂飛魄散,在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152加榴炮的最大發射速度在表中為6-8發,實際操作中,訓練有素的炮班,只能堅持一分鐘多,也就是一次急促射速度最快是第一分鐘,後續射擊越來越慢,射擊持續到第三分鐘,按照《射擊教程》規定,只能打出12發,主要是炮手體力原因。152加榴炮共有7個裝藥號,全變裝藥為全-1號裝藥,發射藥8、015公斤,(不包括點火藥),使用硝化甘油無煙藥,減變裝藥為2-6號裝藥,使用硝化棉無煙藥。彈丸炸藥使用TNT,裝藥量5,86公斤。當年有一西方國家國防部長來我國訪問,參觀了我軍炮兵部隊,說到“你們的火炮,放到世界炮兵行列裡比較,也是最好的火炮之一。”我軍炮兵在當年,火炮並不落後,主要落後在偵察,通訊,彈藥方面。偵察全靠目視,通訊靠有線兵收放電話線,無線兵兩瓦電臺,接力機。彈藥只有殺爆榴彈,發煙彈。廣州軍區炮兵部隊參加了1979年對越作戰,1984年、1985年、1986年靠矛山炮戰。直到現在過去了近半個世紀,由於性能優異,價格低廉,經久耐用,維護方便,仍然在陸軍中佔有一席之地。

四門加榴炮,一個連陣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