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艾柯卡:一將功成萬骨枯

大家好,我是三刀。今天,我想趕緊把之前的坑給填上,咱們就聊一聊美國商業史上的傳奇人物李·艾柯卡。關於他的名號大致上有以下幾個:

美國商業偶像第一人,汽車界傳奇人物,野馬之父,拯救克萊斯勒的功臣

我始終認為,在陽光的背後一定有黑暗的一面,所以關於這個“人物”的生平,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李·艾柯卡今年7月2日逝世,享年95歲,是一位長壽的老爺子。站在人生的終點回顧他跌宕起伏的一生,我相信這個故事也會對我們有所啟發。


李·艾柯卡:一將功成萬骨枯


1918年10月底,第一次世界大戰意大利戰場打響了維內託戰役,最終以意大利軍隊勝利而告終,兩週後一戰正式結束。戰爭雖然勝利了,但是意大利的人民還是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老百姓地不能種,班不能上,窮苦潦倒的日子逼著大家找活路。

這時候,聽說美國敞開大門在召喚移民,所以超多意大利人都奔赴美國謀生,這已經美國第三次移民潮接近尾聲的時刻了。在遠赴美國的輪船上,有一個骨瘦如柴的意大利人,他就是李·艾柯卡的父親尼古拉。

李·艾柯卡:一將功成萬骨枯

尼古拉和妻子來到美國,啥也不會,只能在一家熱狗店幫人打工,老尼相信日子總會一天天好起來的。意大利人習慣報團取暖,家族和熟人意識極強,所以在美國的意大利人跟當地人格格不入,經常被人歧視。老尼後期也嘗試做了點小買賣,開過汽車租賃公司,經營過快餐廳,但是有賺有賠,日子雖然還能說得過去,但沒發的了大財。


李·艾柯卡:一將功成萬骨枯


1924年,老尼家裡迎來了一位新成員,這位出生在美國的擁有意大利血統的大胖小子,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李·艾柯卡。按道理說,意大利人並不大注重傳統的教育,他們更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掌握一門手藝,這樣以後好謀生。

但是老尼來到美國發現,在這個地方混還是要有高學歷才行。所以他逼著自己兒子李·艾柯卡好好讀書,未來要出人頭地。李·艾柯卡也算爭氣,先是本科階段拿到了機械工程和商學兩個學位,接著又跑去普林斯頓大學拿到了機械工程的碩士學位,期間還選修了心理學專業。

可想而知,老李在大學階段就把工科,商科,心理學的理論知識都拿下了,智商肯定毋庸置疑,如果情商再高點,恐怕將來想混不好都難。

1945年,21歲的小李終於畢業了,他的對口專業是去汽車公司當工程師,回家問了老爺子的意見,老爺子是福特粉,平時開著一臺福特T型車,老爺子說你投份簡歷去福特公司試試,結果還真的成了。


李·艾柯卡:一將功成萬骨枯


小李在福特公司的第一份工作是實習工程師,主要做自動變速箱的調校。但他感覺這不是他想要的,因為他感覺自己擅長與人交流,而不是和冰冷的機器打交道。

在小李的強烈要求下,他被調到銷售部門,去到了一個小城市做銷售負責人,也就是幫助當地的經銷商來賣車。他業績突出,很快就被提升為區域經理。就在事業剛起步的時候,他認識了福特汽車費城辦事處的接待員瑪麗,倆人談了8年戀愛,一直到小李子32歲的時候才正式結婚。

但遺憾的是,他59歲的時候妻子因糖尿病去世,3年後他又跟一家廣告公司的職員佩吉結婚,這段婚姻僅僅維持了8個月。又過了5年,老爺子已經67歲了,又跟一家餐廳老闆達林結婚,但僅僅4年後又離了。


李·艾柯卡:一將功成萬骨枯


我相信李·艾柯卡一定是個極其聰明又有家庭觀念的男人,他的第一段婚姻是從他還是底層小銷售開始的,他的妻子一直陪他打拼到福特的總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她妻子對家庭的付出可想而知有多大,老爺子54歲的時候被亨利福特趕出公司,這時候距離她妻子離世還有5年。

大家應該知道糖尿病是個慢性病,李·艾柯卡應該也清楚妻子的身體狀況。第一段婚姻不是因為感情問題,而是不可抗因素終結的。而後面兩段婚姻之所以短暫,我想這跟他的身份和地位應該有著很大的關係。

他雖然是被趕出福特的,但是真正成就他聲望和地位的是在後來去的克萊斯勒公司,他成了拯救克萊斯勒的男人,整個美國社會對於他都當神一樣看待。吸引同樣是奮鬥和創業的女性喜愛,這是順理成章的事。但兩個同樣奮鬥的人在一起是經營不好家庭的,所以後兩段婚姻都十分短暫,也是必然的。


李·艾柯卡:一將功成萬骨枯


我們把視線還是拉回到小李子做銷售的年代,他22歲開始成為福特的銷售,25歲成為區域經理,可是之後他的業績並沒有一路狂飆,有時候甚至還墊底。曾經帶過他的領導告訴他:“總有人會是最後一名,但你不可以總是最後一名。”小李子的老爸就是第一代移民,吃苦耐勞,想盡一切方法出人頭地這種想法深入骨髓。

終於,在他32歲的時候,小李子想出了一套方案來銷售1956款福特汽車,這個方案叫“56換56”活動,也就是隻要交20%的首付款,顧客就可以在3年內以每月56美元的價格購買一臺56款福特車。很多人會覺得,這不就是貸款買車嗎?的確,這個想法說出來沒什麼難度,但那是1956年。

要知道在咱們中國,1993年北方兵工汽車才第一次提出了分期付款購車模式,1995年上汽集團才推出汽車貸款服務。但由於缺乏風控經驗,1996年央行下令停辦汽車消費信貸業務,之後緩了幾年才慢慢恢復。

因為這一戰封神,未來4年小李子一路披荊斬棘殺到了福特汽車分部副總裁兼總經理的位置,時年36年。我今年正好也是36歲,我估摸著如果不離開4S店,我最多也就是一家店的總經理吧。

小李子已經是福特汽車分部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管理者了。他剛上任的時候,也想做一些大事,畢竟去掉副總裁的“副”字必須拿出點成績才行。於是,他向亨利福特提出了設計一款運動車型的想法。亨利福特想都沒想就否決了,理由很簡單:今年剛停產的福特Edsel車型,夠大夠運動嗎?這臺破車害得老子虧了多啥錢?現在都被傳為笑柄了。


李·艾柯卡:一將功成萬骨枯


只要一提到這臺福特Edsel亨利福特就來氣,為了造這臺車,福特團隊從1947年開始就做各種調研,收集各種數據做分析,最後推導出一個結論,只要造出這臺叫做Edsel的車型,就一定大賣。

這段話聽起來是不是十分熟悉?對的,這一定是“藍血十傑”乾的好事,因為時間上是吻合的。但結果造出來的車在市場上反應平平,大馬力,誇張的造型,定價還不低。那時候美國的經濟已經沒有10年前那麼好了,整個汽車市場開始往小型化發展,車價也是越賣越便宜。

福特公司為了促銷這個車,甚至還採取過來試駕就送一張彩票,之後還送客戶200美金或者送一匹馬。為了送馬給客戶,還專門僱人來給馬兒喂草。也的確,這車質量也不過關,車子壞了車主好歹還有一匹馬兒可以代步。

李·艾柯卡:一將功成萬骨枯


反正這臺Edsel的車型讓福特公司前後虧了3.5億美元,你說小福特能不發火嗎?但是這個鍋李·艾柯卡不背,他是從一線銷售幹上來的,他通過走訪一線的經銷商可以得知,客戶還是喜歡那種可以坐4個人,後備箱空間大,引擎馬力大,但是開起來輕盈有速度感的車。

但亨利福特就是不同意,沒辦法,李·艾柯卡只能偷偷的拉來幾個關係好的工程師,成立了一個秘密小組,繼續研發他理想中的這個車型,這個車型就是福特經典跑車“野馬”。

李·艾柯卡:一將功成萬骨枯


我相信,李·艾柯卡和小福特之間的樑子肯定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結下的。雖然我看網上的評論文章都說是因為李·艾柯卡功高蓋主,但你能幫主子賺錢,沒有哪個主子不喜歡的。

可是你要不聽主子的話,主子讓你往東你往西,主子不讓你做的事,你偏要做,結果還真做成了。這不是啪啪啪的打主子的臉麼?賺錢是一方面,面子更重要。

所以,我推斷為什麼在福特幹了32年,都已經是福特總裁的李·艾柯卡要被亨利福特一腳踢開,就是因為這個人已經不可控了。他已經拎不清誰是主子,誰是僕人了。


李·艾柯卡:一將功成萬骨枯


野馬的暢銷讓福特上下所有人都吃驚不已,這款車也讓福特公司賺得盆滿缽滿。僅僅不到10年時間,李·艾柯卡終於把副總裁的“副”字去掉了,正式登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福特總裁寶座。但是在這個位置上做了不到7年,福特爆發了Pinto車事件。這個事件我曾經在節目中也提到過,那是一期關於人傷事故的講解節目。

在保險理賠中,對於人員傷亡有著明確的賠償標準。當年福特Pinto車為了節省成本,要製造廉價的小型車來和市場上的進口小型車競爭,李·艾柯卡通過了這種重量不到2000磅,售價只有2000美元的小車上市。結果,因為油箱設計的缺陷,導致這款車常常發生碰撞後爆炸起火的事故。但福特堅持不召回車輛。

直到後來內部的會議資料被媒體披露,才最後坐實了這件事。這款Pinto車被美國人稱之為“艾柯卡轎車”,可想而知,福特和艾柯卡的聲譽受到了多大的影響。1978年,福特終於宣佈召回Pinto車,承認設計缺陷。同年,李·艾柯卡被亨利福特開除出福特公司,並且之後幾年把他所有提拔上來的領導全部剔除出局。

我估計在亨利福特眼裡,這個流淌著意大利人血液的小李子,就是一個喜歡搞小團體,喜歡搞事情的能人。但能人如果不聽話,就成了妄人,福特畢竟是家族企業,不是你李·艾柯卡的企業。

1990年出版的《亨利·福特二世的一生》一書中,福特汽車歐洲前副主席、福特二世最親近的密友之一沃爾特·海斯(Walter Hayes)寫道:艾柯卡試圖暗示福特二世年事已高,不能再經營公司,藉此來推翻他。

福特汽車前董事富蘭克林·墨菲(Franklin Murphy)對《洛杉磯時報》也曾表示,艾柯卡試圖通過董事會來罷免福特二世,以先發制人地打擊他。我估計這就和喬家大院裡喬致庸和孫茂才的關係差不多,孫茂才最後想幹什麼,喬致庸心裡清楚的很。

可以說,李·艾柯卡是揹著一口大黑鍋離開的福特公司。曾經平步青雲的小李,現在已經是老李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畢竟曾經是福特的總裁,他剛一離職,克萊斯勒就拋來橄欖枝,說咱們公司快要不行了,趕緊過來看看吧。老李憋著一口氣真沒處撒,他看著瀕臨破產的克萊斯勒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


李·艾柯卡:一將功成萬骨枯


他來到克萊斯勒公司,看著一群拿高薪不幹活的管理層,以及工廠裡效率極低的工人們,瞬間明白了這家企業的問題所在。我之前講過,但凡空降高管,必將掀起一陣腥風血雨。

果不其然,老李上來就關閉了20個工廠,從1978年他上任到1980年2年間,總共裁掉了7.4萬工人,解聘了35位副總裁中的33位。留下來的員工必須接受了減薪的待遇,願意就幹不願意就滾蛋,累計減薪12億美元。與此同時,上游的配件供應商必須接受延長貨款賬期,不同意就滾蛋。

最後是對管理層下手,還好,只要求他們同意減薪10%,畢竟還是要留些人才來管理公司的。除了節流還要開源,他又說服國會批准聯邦政府放15億美元的貸款,為了表明自己幹實事的決心,他把自己的工資降至1美元。當然,在我看來這只是作秀而已。

但是李·艾柯卡本人確實瞭解市場,畢竟他是從賣車打拼上來的總裁。他來到克萊斯勒之後,推出了兩款車型火爆市場,一款是四缸前驅的K型車,這也是一款類似福特Pinto車的小型車,他一定是吸取了福特失敗的教訓才讓這臺車如此成功的。

另一款是一種廂式載客車,這款車型催生出了一個細分市場,是克萊斯勒有史以來最吸金的產品。老李來到克萊斯勒沒幾年,一下子就讓企業扭虧為盈,淨賺24億美金,比之前60多年的利潤總和還多。

李·艾柯卡:一將功成萬骨枯


1983年李·艾柯卡成了《時代》週刊的封面人物,聲譽達到了頂峰。緊跟著,1987年,他決定收購瀕臨破產的美國汽車公司(AMC),幾乎所有人都反對他,因為克萊斯勒公司才剛剛緩過氣來,現在一下子步子跨得太大,怕出問題。但李老爺子堅持要收購,結果AMC收回來之後,旗下的Jeep品牌成為了克萊斯勒的一頭超級現金大奶牛,至今也是如此。

李·艾柯卡:一將功成萬骨枯


但前面我說老李把自己薪水降到1美元只是作秀,這是有證據的。1988年《商業週刊》在封面報道中,將艾柯卡稱為1986年美國薪酬最高(2000萬美元)、1987年美國薪酬排名第二的高管,但是這位薪酬最高的高管在1987年給股東的薪酬卻是全美所有車企裡最低的。

我們可以看出,李·艾柯卡一個人的輝煌背後,有多少人為之付出了犧牲,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

李·艾柯卡:一將功成萬骨枯


李·艾柯卡是1996年從克萊斯勒退休的,在他退休的前一年,老爺子又不安分了。他與克萊斯勒主要股東柯克·克科裡安(Kirk Kerkorian)一起想把公司私有化,幸好被克萊斯勒的下一任總裁伊頓(Eaton)識破,隨後就是魚死網破的爭鬥,最後老爺子想想還是算了,就拿著5300萬美元退休了。同時還和公司簽了一份協議,未來5年內禁止公開談論克萊斯勒。原來克萊斯勒的新總部大樓準備用他的名字命名,最後也被取消了。

李·艾柯卡:一將功成萬骨枯


我估摸著老爺子最後晚節不保,還是跟家庭有關。意大利人和中國人很像,家庭觀念很重。賺錢都是為了下一代,但是再多的錢在他們眼裡都不算多。

要給後代留下一個長期穩定的飯票,才是終極目標。所以老爺子肯定是想把克萊斯勒私有化之後,就像福特公司一樣,老福特死了小福特上,看誰不爽就把誰踢出局,那種感覺多爽。

老爺子離開克萊斯勒後又沒閒著,74歲高齡又殺回底特律與通用汽車前董事長鮑勃斯坦普爾合作,說是要造輕型電動車。這可是在1998年啊,老爺子還曾公開說過:“在新千年,對年輕人來說,這將是一個電子的世界。”

後來他發現年輕人不接受電動車,於是又改口說:“美國的老年人會慢慢接受電動汽車。”很可惜,這個項目一直堅持到2002年,最終還是黃了。因為2003年的時候,誕生了一家個公司叫“特斯拉”。

李·艾柯卡:一將功成萬骨枯


在今年7月份,李·艾柯卡的葬禮上,應艾柯卡家人要求,美國野馬俱樂部在教堂外停放了4輛1965年產野馬汽車。隨後,一輛定製版克萊斯勒Pacifica靈車加入隊列,將李·艾柯卡的靈柩運往墓地,老爺子的一生就此落幕。

李·艾柯卡:一將功成萬骨枯


關於李·艾柯卡的故事說到這裡也該結束了。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這樣人物傳記風格的節目,雖然整理資料和編寫稿件花費了好幾天的時間。但回頭看看每一篇文章,我覺得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傾注了自己的感情,我覺得這類文章再看,也應該是有價值的。所以,希望大家多多轉發支持我的圖文,我也希望做好一個會說故事的汽車自媒體。

關於今天故事裡提到的李老爺子您是怎麼看的?一個成功的職業經理人,真的要冷血無情,目標感強烈嗎?對於他和亨利福特的主僕關係,以及離開克萊斯勒前的私有化想法,我的分析您認可嗎?歡迎在下方留言,留言互動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