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命少女申請季實錄:怒考10次託福,狂申12所學校,只拿1個Offer

苦命少女申請季實錄:怒考10次託福,狂申12所學校,只拿1個Offer

之前小編給大家介紹過一系列的牛娃,比如被耶魯錄取之前,每天坐4個小時地鐵給5個失學高中上數學課的Max,和那個花75天騎行4300公里的哈佛男孩Jerry,今天文章的主人公小周跟他們比起來似乎顯得太過普通:托福考10遍,掉坑無數次,申請12所,offer才1個...而小周,可能是萬千留學生的縮影,雖然普通但是真實,也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

苦命少女申請季實錄:怒考10次託福,狂申12所學校,只拿1個Offer

還記得收到唯一一個大學offer的那天,我和家人在巴厘島度假。看著滿天繁星和手機裡僅有的密歇根州立錄取通知書,我暗自發誓:一定要轉學。

3年前,我遇到了一心想轉學的小周同學,小姑娘漂亮、開朗,對人生也很有規劃,她希望未來能從事金融行業;3年後的今天,小周已經是波士頓大學大四的學生了,一邊各種投簡歷找實習,一邊準備GMAT、申請研究生,她下一步的夢校,包括MIT和哥大。

在名校生雲集的學生系列裡,小周同學絕對是普通到地表的普娃一枚:

她考過10次託福,光是培訓費就十幾萬了,也就考到了100分(在遍地110、115的年代,這個分數確實有點寒磣);

她申請了12所美國大學,最後只拿到了1所大學的offer,還是排名80+的密歇根州立;

當中國牛娃已經在

和美國大學教授、學生侃侃而談的時候,她得拿著錄音筆和手機,把課堂的內容記錄下來,回宿舍重新自學N遍;

而即使是努力成這樣,她拿到的成績還是B…

苦命少女申請季實錄:怒考10次託福,狂申12所學校,只拿1個Offer

但即使在寫滿“哈耶普斯麻牛劍”牛娃後,我依然認為小周同學的故事非常值得分享給大家:

她踩過很多留學的坑,

黑中介、偷題的SAT機構、坑錢的培訓班……但她既沒走捷徑也沒有被現實打敗;

她收過的拒信可能比大部分選擇出國留學的人都要多,但即使只有一絲希望,她都會自己奮力前行。

苦命少女申請季實錄:怒考10次託福,狂申12所學校,只拿1個Offer

小周同學曾和我分享過這麼一句話:如果你有一步沒有走到的地方,那不妨多走一步。

這樣堅韌不拔,勇於試錯的精神,

在精細化養娃的當下已經非常罕見了,而小周同學不斷打怪升級的升學故事背後,是什麼在支撐她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為方便閱讀,以下內容以第一人稱表述

苦命少女申請季實錄:怒考10次託福,狂申12所學校,只拿1個Offer

學校遊學項目宣傳冊

在我心中埋下了出國讀書的種子

和很多留學的同學不一樣的是,我準備出國不是因為“我媽叫我留學”,也不是因為“我同學出國了我也要出國”,而是因為一本宣傳冊。

小學5、6年級的時候,我們學校和加拿大一所小學合作辦了一個遊學項目,去加拿大20多天需要3萬多塊錢。那時候,遊學還沒有現在這樣流行,當時我看著宣傳冊,想著國外的校園是什麼樣子的呢?一定很酷吧!

可惜,我爸媽並沒有同意我參加(我小學時3萬多還是蠻大筆錢)。

於是,我在日記上寫下我沮喪的心情,以及我對去加拿大讀書的渴望

那時候日記還要交給班主任批改,於是班主任給我寫了一句:你以後出去的機會還很多

上了大學後,我有一次去多倫多旅遊時,還想起了這句話。

苦命少女申請季實錄:怒考10次託福,狂申12所學校,只拿1個Offer

比出國留學更難的

是黑心機構挖的坑

不過,等真正下定決心要出國讀書時,我已經初中畢業了。

這也是我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做留學路上處處是坑、難上加難。

1

預熱:價格不菲的班課,老師竟然叫我們玩手機

初三畢業後,我去了新某方杭州校區一個類似留學預熱課的暑期班,20天的課程收1萬4千元。

看似“定價合理”的課程,但如果讓我總結那20多天的學習收穫,那就是一句話:光聽老師吹牛了,真沒學到什麼東西(以至於我現在也記不太起來老師具體說了啥)。

更坑的是,有次晚班可能是帶我們的老師太累了,就把平板和手機都給我們玩,然後自己趴在桌子上睡覺了。

在嚐了新某方的坑之後,我並沒有氣餒,而是換了一家杭州本土機構來培訓託福、SAT

苦命少女申請季實錄:怒考10次託福,狂申12所學校,只拿1個Offer

▲小周在波士頓某公園

2

標化:看似科學的“提早規劃”竟有可能是個坑?

在標化這件事兒上,其實我還踩了另一個坑:“提早規劃”、“戰線過長”(但也可能是我在偏體制內的學校的原因):

雖然身邊也有不少大神託福首考就105、110分,但可惜我就是那個從“70分班”報到“90分班”,把課上了一個遍,在考了10次託福後終於蹭上100分的苦命少女。

更重要的是,我從高一寒假就開始補託福,到後來一直補到1對1提分班,前前後後至少花了15萬+,但分數一直出不來,實在是太苦了。

苦命少女申請季實錄:怒考10次託福,狂申12所學校,只拿1個Offer

▲小周的聊天記錄

但現在回想起來,我收效超淺的託福補習還是因為把戰線拉得太長了。託福是一個很需要集中準備的事兒(至少對我來說),如果只是假期斷斷續續的補課就很容易沒有效果,浪費了金錢和時間。

就這樣,我在大多數學校的截止日期前拿到了不太好看的標化成績,不過我的申請坑遠遠沒有結束。

3

文書:大概是初中生的水平吧,甚至有很多語法錯誤

我的標化和申請都是在杭州某大機構做的。如果一句話總結,那就是比起申請材料來,標化課已經可以說是非常良心了。

開頭已經講到,我總共提交了12所左右的學校,最後只拿到了1個錄取,還是排名80+的密歇根州立。但我沒講的,是我當時還申請了匹茲堡大學(68位)、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第71位)和印第安納的伯明頓(86位)等排名均不是很高的學校,也都被拒了,這就真的要懷疑留學申請機構的水平了啊!

苦命少女申請季實錄:怒考10次託福,狂申12所學校,只拿1個Offer

下面就是聽起來有點荒謬但就是事實的情況

說實話,我並沒有太多參與文書創作的過程,文書老師簡單問了我一些問題,然後就開始自己操作了。我後來找了其他老師看了我的申請文書(羞愧),對方表示這文章簡直是初中生英語水平,甚至很多地方有語法錯誤!

但在上本科之前,我和我的家人沒有太多經驗,只是覺得顧問老師寫的不會有錯的,於是就悲劇了。

我覺得現在很多大中介都是這樣的流水線操作,簽約前會說他們的文書老師多麼的專業,但最後出來的文書也就是淘寶上200塊的水準。因此,大家一定要留個心眼,文書、申請賬號等的主動權一定要抓在自己手上。

燒過錢,踩過坑後,我就一邊準備去密歇根州立讀大學,一邊準備轉學事宜了。

苦命少女申請季實錄:怒考10次託福,狂申12所學校,只拿1個Offer

大學第一堂課

聽完我就drop(退課)了

2016年8月,當我踏進密歇根州立大學的校門時,覺得自己從小種下的留學夢,經過三年的辛苦終於有了階段性的進展。

但這場留學新人秀,我還是不出所料的撲街了。

除了“不會過馬路”和“美國太貴了”之外,最讓我印象深刻還是大學第一課,那是一堂社會科學課

一開始,教授建議大家和旁邊的人認識一下。當時的我緊張得不知所措,就很僵硬的坐在那裡,旁邊的美國同學看我不主動也就不跟我搭話了。

接著教授就開始講課了,當時我完全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腦袋嗡嗡的(心想著當初為什麼不更努力一些),只能靜靜看著ppt。

多重打擊之下,我就把這個課drop(退)了。

苦命少女申請季實錄:怒考10次託福,狂申12所學校,只拿1個Offer

▲小周在密歇根州立大學拍的照片

慢慢地,我發現作為一個留學生的基本素養,就是要主動出擊以及別太把自己當回事兒。

你要主動參與到小組裡面,主動發表意見,不然他們就會把你當空氣。但是隻要你主動參與小組,他們也會很願意跟你交流。

此外,為了提升我的口語能力,我在大二的時候找到了一個我們學校的English Tutoring Program(英語指導項目)。

學校會給我們匹配一個美國學生作為我的Tutor,我們會每週見面一次聊天提高一下口語。慢慢的,我的口語表達提升了,甚至會嘗試跟美國學生上課開開玩笑,上課吸收的知識也就越來越快了。

於是在密歇根的兩年努力下來,我最後的績點竟然還不錯,甚至有不少課是滿績的(小自豪),並在大三順利轉入波士頓大學經濟系。

由於我的轉學相對比較順利(其實是走了個正常申請),在此也就不贅述了,但還是想把一句過來人跟我說過的話分享給大家:每年開學都有很新生說自己要轉學,但其實真正轉成功的沒有很多,你想想是什麼原因?

我想了很久才有了自己的答案,人到了一個地方,是會有惰性的,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熟悉了學校,甚至熟悉了較容易的課程和寬鬆的給分,自然不願意走出舒適圈。

但是,我依然決心是要轉學的,後來的事實也證明我做到了(我身邊也有同學慢慢放棄了夢想)。

苦命少女申請季實錄:怒考10次託福,狂申12所學校,只拿1個Offer

▲“波士頓大學陪伴你茁壯成長”▲

在波士頓

比你會讀書的人還比你努力

我來到了排名沒有很高(39名)但課程和考試難度全美數一數二,經濟和商科都不錯的波士頓大學,對面,就是哈佛和MIT!

我當時上了一節通識課——藝術史,這門課讓我意識到,波士頓大學曾經“全美GPA最難修”的排名不是鬧著玩的

教授上課的PPT裡全是藝術品的圖片,沒有任何文字內容,口述分享了一節課。

上了一兩節課後我都懵了,這考試會是怎麼樣呢?會不會很難?

果然,到了考試的時候,老師沒有髮捲子,而是在大屏幕上依次放藝術史的圖片,包括8組我們學過的藝術作品和6組我們沒有學過的藝術作品,要針對每一組寫一篇短論文,對比它們的年代特點並寫短論文賞析,而且限時每組8分鐘。

記得那次考前的一禮拜,我每天只睡不到4小時,天天整理藝術品年代內容。一直到考試那一天,我早上五點都在背,天還沒亮,我聽著窗外的車聲,開始懷疑自己為什麼要轉學。

苦命少女申請季實錄:怒考10次託福,狂申12所學校,只拿1個Offer

▲小周在考前一週的朋友圈

懷疑歸懷疑,但我內心堅定我的轉學是對的。

因為在這裡,課程難度高、GPA難拿都不算恐怖,最恐怖的是比你會讀書的人比還你努力。

每次深夜還在寫作業,連續好幾個禮拜沒好好睡個覺就差睡在圖書館,逼迫自己寫一點都不擅長的論文,但班上那個每次考試都是滿分的人也同樣在學習;

到了考研季,朋友圈刷的都是學長學姐對於是選康奈爾還是帝國理工的真誠困惑

在招聘的時候,發現同學們有修3個專業且GPA很高的,有擁有好幾份超高含金量實習經歷的……

苦命少女申請季實錄:怒考10次託福,狂申12所學校,只拿1個Offer

▲小周正在波士頓大學上經濟課中

每個身邊的人都在努力學好每一門課、做好每一件事,我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自己終於來到了曾經的夢校,在這裡學到了很多,知道了要如何努力。

這讓我時常想起好友和我分享的那句話:如果你有一步沒有走到的地方,那你不妨多走一步。也許比你聰明很多的人只走了一步,那你就走兩步,只要最後能走到你想去的地方

總之,千萬不要放棄夢想,而我和你一樣,正在通往夢想的路上奮力前行。

往期精彩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