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命少女申请季实录:怒考10次托福,狂申12所学校,只拿1个Offer

苦命少女申请季实录:怒考10次托福,狂申12所学校,只拿1个Offer

之前小编给大家介绍过一系列的牛娃,比如被耶鲁录取之前,每天坐4个小时地铁给5个失学高中上数学课的Max,和那个花75天骑行4300公里的哈佛男孩Jerry,今天文章的主人公小周跟他们比起来似乎显得太过普通:托福考10遍,掉坑无数次,申请12所,offer才1个...而小周,可能是万千留学生的缩影,虽然普通但是真实,也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苦命少女申请季实录:怒考10次托福,狂申12所学校,只拿1个Offer

还记得收到唯一一个大学offer的那天,我和家人在巴厘岛度假。看着满天繁星和手机里仅有的密歇根州立录取通知书,我暗自发誓:一定要转学。

3年前,我遇到了一心想转学的小周同学,小姑娘漂亮、开朗,对人生也很有规划,她希望未来能从事金融行业;3年后的今天,小周已经是波士顿大学大四的学生了,一边各种投简历找实习,一边准备GMAT、申请研究生,她下一步的梦校,包括MIT和哥大。

在名校生云集的学生系列里,小周同学绝对是普通到地表的普娃一枚:

她考过10次托福,光是培训费就十几万了,也就考到了100分(在遍地110、115的年代,这个分数确实有点寒碜);

她申请了12所美国大学,最后只拿到了1所大学的offer,还是排名80+的密歇根州立;

当中国牛娃已经在

和美国大学教授、学生侃侃而谈的时候,她得拿着录音笔和手机,把课堂的内容记录下来,回宿舍重新自学N遍;

而即使是努力成这样,她拿到的成绩还是B…

苦命少女申请季实录:怒考10次托福,狂申12所学校,只拿1个Offer

但即使在写满“哈耶普斯麻牛剑”牛娃后,我依然认为小周同学的故事非常值得分享给大家:

她踩过很多留学的坑,

黑中介、偷题的SAT机构、坑钱的培训班……但她既没走捷径也没有被现实打败;

她收过的拒信可能比大部分选择出国留学的人都要多,但即使只有一丝希望,她都会自己奋力前行。

苦命少女申请季实录:怒考10次托福,狂申12所学校,只拿1个Offer

小周同学曾和我分享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你有一步没有走到的地方,那不妨多走一步。

这样坚韧不拔,勇于试错的精神,

在精细化养娃的当下已经非常罕见了,而小周同学不断打怪升级的升学故事背后,是什么在支撑她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为方便阅读,以下内容以第一人称表述

苦命少女申请季实录:怒考10次托福,狂申12所学校,只拿1个Offer

学校游学项目宣传册

在我心中埋下了出国读书的种子

和很多留学的同学不一样的是,我准备出国不是因为“我妈叫我留学”,也不是因为“我同学出国了我也要出国”,而是因为一本宣传册。

小学5、6年级的时候,我们学校和加拿大一所小学合作办了一个游学项目,去加拿大20多天需要3万多块钱。那时候,游学还没有现在这样流行,当时我看着宣传册,想着国外的校园是什么样子的呢?一定很酷吧!

可惜,我爸妈并没有同意我参加(我小学时3万多还是蛮大笔钱)。

于是,我在日记上写下我沮丧的心情,以及我对去加拿大读书的渴望

那时候日记还要交给班主任批改,于是班主任给我写了一句:你以后出去的机会还很多

上了大学后,我有一次去多伦多旅游时,还想起了这句话。

苦命少女申请季实录:怒考10次托福,狂申12所学校,只拿1个Offer

比出国留学更难的

是黑心机构挖的坑

不过,等真正下定决心要出国读书时,我已经初中毕业了。

这也是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做留学路上处处是坑、难上加难。

1

预热:价格不菲的班课,老师竟然叫我们玩手机

初三毕业后,我去了新某方杭州校区一个类似留学预热课的暑期班,20天的课程收1万4千元。

看似“定价合理”的课程,但如果让我总结那20多天的学习收获,那就是一句话:光听老师吹牛了,真没学到什么东西(以至于我现在也记不太起来老师具体说了啥)。

更坑的是,有次晚班可能是带我们的老师太累了,就把平板和手机都给我们玩,然后自己趴在桌子上睡觉了。

在尝了新某方的坑之后,我并没有气馁,而是换了一家杭州本土机构来培训托福、SAT

苦命少女申请季实录:怒考10次托福,狂申12所学校,只拿1个Offer

▲小周在波士顿某公园

2

标化:看似科学的“提早规划”竟有可能是个坑?

在标化这件事儿上,其实我还踩了另一个坑:“提早规划”、“战线过长”(但也可能是我在偏体制内的学校的原因):

虽然身边也有不少大神托福首考就105、110分,但可惜我就是那个从“70分班”报到“90分班”,把课上了一个遍,在考了10次托福后终于蹭上100分的苦命少女。

更重要的是,我从高一寒假就开始补托福,到后来一直补到1对1提分班,前前后后至少花了15万+,但分数一直出不来,实在是太苦了。

苦命少女申请季实录:怒考10次托福,狂申12所学校,只拿1个Offer

▲小周的聊天记录

但现在回想起来,我收效超浅的托福补习还是因为把战线拉得太长了。托福是一个很需要集中准备的事儿(至少对我来说),如果只是假期断断续续的补课就很容易没有效果,浪费了金钱和时间。

就这样,我在大多数学校的截止日期前拿到了不太好看的标化成绩,不过我的申请坑远远没有结束。

3

文书:大概是初中生的水平吧,甚至有很多语法错误

我的标化和申请都是在杭州某大机构做的。如果一句话总结,那就是比起申请材料来,标化课已经可以说是非常良心了。

开头已经讲到,我总共提交了12所左右的学校,最后只拿到了1个录取,还是排名80+的密歇根州立。但我没讲的,是我当时还申请了匹兹堡大学(68位)、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第71位)和印第安纳的伯明顿(86位)等排名均不是很高的学校,也都被拒了,这就真的要怀疑留学申请机构的水平了啊!

苦命少女申请季实录:怒考10次托福,狂申12所学校,只拿1个Offer

下面就是听起来有点荒谬但就是事实的情况

说实话,我并没有太多参与文书创作的过程,文书老师简单问了我一些问题,然后就开始自己操作了。我后来找了其他老师看了我的申请文书(羞愧),对方表示这文章简直是初中生英语水平,甚至很多地方有语法错误!

但在上本科之前,我和我的家人没有太多经验,只是觉得顾问老师写的不会有错的,于是就悲剧了。

我觉得现在很多大中介都是这样的流水线操作,签约前会说他们的文书老师多么的专业,但最后出来的文书也就是淘宝上200块的水准。因此,大家一定要留个心眼,文书、申请账号等的主动权一定要抓在自己手上。

烧过钱,踩过坑后,我就一边准备去密歇根州立读大学,一边准备转学事宜了。

苦命少女申请季实录:怒考10次托福,狂申12所学校,只拿1个Offer

大学第一堂课

听完我就drop(退课)了

2016年8月,当我踏进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校门时,觉得自己从小种下的留学梦,经过三年的辛苦终于有了阶段性的进展。

但这场留学新人秀,我还是不出所料的扑街了。

除了“不会过马路”和“美国太贵了”之外,最让我印象深刻还是大学第一课,那是一堂社会科学课

一开始,教授建议大家和旁边的人认识一下。当时的我紧张得不知所措,就很僵硬的坐在那里,旁边的美国同学看我不主动也就不跟我搭话了。

接着教授就开始讲课了,当时我完全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脑袋嗡嗡的(心想着当初为什么不更努力一些),只能静静看着ppt。

多重打击之下,我就把这个课drop(退)了。

苦命少女申请季实录:怒考10次托福,狂申12所学校,只拿1个Offer

▲小周在密歇根州立大学拍的照片

慢慢地,我发现作为一个留学生的基本素养,就是要主动出击以及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你要主动参与到小组里面,主动发表意见,不然他们就会把你当空气。但是只要你主动参与小组,他们也会很愿意跟你交流。

此外,为了提升我的口语能力,我在大二的时候找到了一个我们学校的English Tutoring Program(英语指导项目)。

学校会给我们匹配一个美国学生作为我的Tutor,我们会每周见面一次聊天提高一下口语。慢慢的,我的口语表达提升了,甚至会尝试跟美国学生上课开开玩笑,上课吸收的知识也就越来越快了。

于是在密歇根的两年努力下来,我最后的绩点竟然还不错,甚至有不少课是满绩的(小自豪),并在大三顺利转入波士顿大学经济系。

由于我的转学相对比较顺利(其实是走了个正常申请),在此也就不赘述了,但还是想把一句过来人跟我说过的话分享给大家:每年开学都有很新生说自己要转学,但其实真正转成功的没有很多,你想想是什么原因?

我想了很久才有了自己的答案,人到了一个地方,是会有惰性的,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熟悉了学校,甚至熟悉了较容易的课程和宽松的给分,自然不愿意走出舒适圈。

但是,我依然决心是要转学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我做到了(我身边也有同学慢慢放弃了梦想)。

苦命少女申请季实录:怒考10次托福,狂申12所学校,只拿1个Offer

▲“波士顿大学陪伴你茁壮成长”▲

在波士顿

比你会读书的人还比你努力

我来到了排名没有很高(39名)但课程和考试难度全美数一数二,经济和商科都不错的波士顿大学,对面,就是哈佛和MIT!

我当时上了一节通识课——艺术史,这门课让我意识到,波士顿大学曾经“全美GPA最难修”的排名不是闹着玩的

教授上课的PPT里全是艺术品的图片,没有任何文字内容,口述分享了一节课。

上了一两节课后我都懵了,这考试会是怎么样呢?会不会很难?

果然,到了考试的时候,老师没有发卷子,而是在大屏幕上依次放艺术史的图片,包括8组我们学过的艺术作品和6组我们没有学过的艺术作品,要针对每一组写一篇短论文,对比它们的年代特点并写短论文赏析,而且限时每组8分钟。

记得那次考前的一礼拜,我每天只睡不到4小时,天天整理艺术品年代内容。一直到考试那一天,我早上五点都在背,天还没亮,我听着窗外的车声,开始怀疑自己为什么要转学。

苦命少女申请季实录:怒考10次托福,狂申12所学校,只拿1个Offer

▲小周在考前一周的朋友圈

怀疑归怀疑,但我内心坚定我的转学是对的。

因为在这里,课程难度高、GPA难拿都不算恐怖,最恐怖的是比你会读书的人比还你努力。

每次深夜还在写作业,连续好几个礼拜没好好睡个觉就差睡在图书馆,逼迫自己写一点都不擅长的论文,但班上那个每次考试都是满分的人也同样在学习;

到了考研季,朋友圈刷的都是学长学姐对于是选康奈尔还是帝国理工的真诚困惑

在招聘的时候,发现同学们有修3个专业且GPA很高的,有拥有好几份超高含金量实习经历的……

苦命少女申请季实录:怒考10次托福,狂申12所学校,只拿1个Offer

▲小周正在波士顿大学上经济课中

每个身边的人都在努力学好每一门课、做好每一件事,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自己终于来到了曾经的梦校,在这里学到了很多,知道了要如何努力。

这让我时常想起好友和我分享的那句话:如果你有一步没有走到的地方,那你不妨多走一步。也许比你聪明很多的人只走了一步,那你就走两步,只要最后能走到你想去的地方

总之,千万不要放弃梦想,而我和你一样,正在通往梦想的路上奋力前行。

往期精彩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