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我家住一個月,到底啥時候走?”“這沒你說話的份”

相信每一個女人,都希望婚姻是自己靈魂的港灣,希望在結婚後,有一個完全獨立的小家,可以遮風擋雨。但是世事往往沒有那麼簡單,結婚意味著和男人的原生家庭全方位的接觸,有的時候,很多人情往來不但難以避免,甚至會給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

“你在我家住一個月,到底啥時候走?”“這沒你說話的份”

婆媳矛盾作為兩代人之間的矛盾,一向是被大家掛在口頭上的。但是其實,姑嫂之間,作為一代人,因為立場的不同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

最近小蒙就和自己的大姑姐之間,有了一些嫌隙。其實剛結婚的時候,小蒙是比較同情大姑姐的。因為大姑姐嫁的不好,老公不但不上進,而且還家暴。每次家庭暴力之後,大姑姐都喜歡來孃家哭訴。小蒙一直想不明白,家暴這種不能容忍的事情,大姑姐為什麼一直要採取不斷退讓的方式來解決,而不是直接離婚解決矛盾。不過大姑姐執意要這樣過下去,小蒙也不好太過於插手別人家的生活。

但是時間長了之後,小蒙覺得,大姑姐的一些行為已經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因為老公和大姑姐是單親家庭,家裡只有一個媽媽。在小蒙結婚之後,老人一個人住太孤獨,就直接和小蒙一家住在一起了。小蒙的家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大姑姐的孃家。每次大姑姐被家暴,都是跑到小蒙家來哭訴。

一開始的時候,小蒙還是盡力勸著哄著,試圖幫著大姑姐走出陰影。但是她始終沒敢勸說大姑姐離婚,婚姻這件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己一個弟媳,沒有什麼發言的立場。隨著大姑姐來得越來越頻繁,在家裡住的時間越來越久,小蒙感覺自己越來越累了。

“你在我家住一個月,到底啥時候走?”“這沒你說話的份”

小蒙一家買的房子是三居室,一間給婆婆,一間兩個人住,一間留給大姑姐回孃家的時候住。本來小蒙還能忍受,但是小蒙有了孩子,尤其是孩子稍微大了一點之後,就需要自己獨立住一個單間。大姑姐來的時候,往往一住就是半個月,只能和孩子睡在一個房間。小蒙覺得自己是個大人也就算了,孩子還小,一開始就接觸太多這種負面情緒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而且最近大姑姐回孃家的頻率越來越高了,在孃家住的時間也越來越長,每天都是淚眼朦朧的,小蒙明顯感覺,這些日子孩子的情緒也不太對,終於忍不住說:“大姑子,你在我家住一個月,到底啥時候走……其實我也不是趕你走,只是孩子還這麼小,我一個大人倒是沒啥。”

“這沒你說話的份,我回孃家跟你有啥關係?總不能因為你嫁過來,就讓我沒家了吧?你怎麼這麼不通情理,還要拿孩子說事兒?我還不夠倒黴嗎?”大姑姐覺得自己非常有理,想也不想就把自己的情緒直接發洩在小蒙身上了。

小蒙幾乎就要脫口而出那你離婚啊這句話,但是想了想還是忍住了。大姑姐或許有她自己的理由。但是轉身想到自己的孩子,從小就面對這種負面情緒,小蒙又覺得十分心疼。大姑姐確實可憐,但是這樣長期住在自己家裡真的是應該的嗎?小蒙覺得自己糾結的要死。

“你在我家住一個月,到底啥時候走?”“這沒你說話的份”

情感寄語:孃家,是每個女人溫暖的港灣。但是長大成人之後,每個人都要為自己負責,不去解決問題,而是每次都採取回孃家的方式逃避,不僅不會讓自己的生活恢復正常,反而容易讓他人的生活無法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