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四大羊”,你都嘗過了麼?

老北京羊肉製品四大家,分別是東來順的涮羊肉,烤肉季的烤羊肉,月盛齋的醬羊肉,和白魁老號的燒羊肉。

老北京的“四大羊”,你都嘗過了麼?


東來順涮羊肉

北京“東來順“創建於清光緒二十九年,也就是1903年,創始人是來自河北滄州的回民丁德山。開業之初其實並不是賣涮羊肉的,起先開的是粥鋪,經營羊肉雜麵、貼餅子、扒糕、豆汁兒和粥。丁德山是因為家鄉鬧饑荒,才帶著弟弟來北京謀生,最初靠推車拉黃土為生,後來在王府井東安市場北門擺攤兒叫賣清真小吃,支起來個棚子,立鋪掛牌,取名“東來順粥鋪”,賣粥、豆汁、雜麵、餡餅、羊雜等。

老北京的“四大羊”,你都嘗過了麼?


1912年,袁世凱製造“北京兵變”,一把大火把東安市場化為灰燼,丁德山的東來順粥鋪也被付之一炬。此後在友人、廣興木廠張老闆的幫助下,丁德山又在原鋪棚地址蓋起幾間瓦房,更名為“東來順羊肉館”,以經營爆、烤、涮羊肉為主,開始二次創業。

老北京的“四大羊”,你都嘗過了麼?


一隻整羊僅用後腿(黃瓜條)、羊尾部(大三岔)和脊背骨肉(上腦)幾個部位,講究切出的肉片薄如紙、勺若漿、齊似線、美如花,放在盤中呈半透明狀,可見盤上花紋,秘製調料鹹香可口,肉片兒涮出來嫩而不柴。京城有歇後語流傳:“東來順的涮肉——真叫嫩”。

老北京的“四大羊”,你都嘗過了麼?


烤肉季的烤羊肉

老北京吃烤肉講究“南宛北季”,即南城的烤肉宛,北城的烤肉季。烤肉季不但名氣大,而且這地方太好了,位於風景如畫的什剎海景區,緊挨著銀錠橋,著名的燕京小八景之一“銀錠觀山”就是這兒。

老北京的“四大羊”,你都嘗過了麼?


烤肉季的原名叫“潞泉居”,因店主姓季,所以俗稱“烤肉季”,創建於清道光二十八年,也就是1848年,距今已經有170年了,創辦人是京東通縣回民季德彩。

老北京的“四大羊”,你都嘗過了麼?


他們家的烤肉,選料嚴格,全羊僅選用上腿和後腿兩個部位,切肉也有獨到之處,片薄如紙,且很均勻。切好之後用醬油、蝦油、香油、薑汁及醋等多種作料兌成滷汁浸漬,然後放在炙子上、加蔥絲用果木炙烤。為使肉片香嫩可口,在炙烤過程中,還要不時灑上雞蛋液,熟後再撒上香菜段。它的特點是:不羶不柴,含漿滑美,香醇味厚,久食不膩。

老北京的“四大羊”,你都嘗過了麼?


烤肉季有“三絕”,第一絕就是烤羊肉,在特製的炙子上烤熟後含漿滑美、不腥不羶;第二絕是觀景,近看什剎海及銀錠橋,遠觀西山風景如畫;第三絕是賞荷,夏天坐在烤肉季裡就能觀賞後海滿池荷花。因此,烤肉季是中外遊客領略中華傳統美食的重要所在,也是什剎海風光中獨特的一景。

月盛齋的醬羊肉

羊肉製品四大家,月盛齋歷史最為悠久。月盛齋創辦於清乾隆四十年,也就是1775年,到今天已經有240多年的歷史。月盛齋全名應該叫月盛齋馬家老鋪。

老北京的“四大羊”,你都嘗過了麼?


馬家是世居牛街的回民,名副其實的老北京,月盛齋創辦人叫馬慶瑞。月盛齋的原址不在前門大街,而是在前門裡原戶部衙門的旁邊兒。

老北京的“四大羊”,你都嘗過了麼?


善用陳年老湯。把選擇好的肉按部位及老、嫩程度按順序碼入鍋內,用黃醬水煮沸,然後投放輔料,大開之後過一段時再翻鍋,兌入老湯,然後,再燜鍋6~7小時。煮好後分層一塊塊撈出,用鍋中原湯衝去肉上的輔料,即為醬羊肉。

月盛齋的醬羊肉表層油亮,呈紅褐色,切斷面色澤一致。不羶不膩,清香適口,後味餘長。

老北京的“四大羊”,你都嘗過了麼?


白魁老號的燒羊肉

以燒羊肉著稱的白魁老號,幾乎與月盛齋是同一時期的老字號,僅比月盛齋晚了五年。白魁老號開業於清乾隆四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780年。

老北京的“四大羊”,你都嘗過了麼?


白魁老號燒羊肉選料嚴格,製作精良,而且方法獨特,先要經過吊湯、緊肉、煮肉、煨肉等環節,熟了以後再用香油炸制,外表鮮紅油亮,食之油而不膩、不羶不腥,就連羊肉湯都是味厚色醇,香濃鮮美。

老北京的“四大羊”,你都嘗過了麼?


在此基礎上,白魁老號還推出了“全羊席”,即使用燒羊肉的製作方法加工羊的其它部位,包括頭、脖子、蹄子、肚、腸、肝、肺、心等,只是頭、蹄和蠍子不需要炸制,這些菜品同時上席,就是著名的“燒全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