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同志故居

毛澤東同志故居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毛澤東故居位於湘潭市韶山市韶山鄉韶山村土地衝上屋場。

  故居坐南朝北,土木結構,成“凹”字形,佔地面積566.39平方米,建築面積472.92平方米。有房屋18間,東邊13間小青瓦房為毛澤東家,西邊4間茅草房系毛姓公產,居中堂屋(瓦屋)共用。上屋場前有一小坪,坪前有兩口並連的水塘,小塘植滿蓮藕,大塘水面較寬。屋後倚青山,松竹茂盛;屋東有菜地、稻田、魚池和曬穀坪;屋西北不遠處是毛澤東少年時代就讀的私塾舊址(南岸)。

  上屋場東頭由毛澤東的曾祖父毛四端於1878年買入,當時只有5間半茅屋。1917年,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將此屋改擴建為13間。

  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誕生在這裡,並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他6歲開始參加田土間一些輔助性勞動。8歲開始入學,先後在南岸、橋頭灣、鍾家灣、井灣裡讀私塾。14歲輟學,在家參加農業生產2年。16歲時,又在烏龜井、東茅塘讀私塾1年。1910年秋,毛澤東離開韶山,到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求學。1911年,赴長沙入讀湘鄉駐省中學,隨後到省立第一師範讀書,寒暑假偶爾回家居住。

  1919年10月,毛澤東的母親因病去世,毛澤東回家奔喪,含淚撰輓聯和《祭母文》。

  1925年2月,毛澤東偕夫人楊開慧,攜子岸英、岸青回韶山,在上屋場居住半年。經常在這裡與鄉親交談,召開各種小型會議,瞭解農村政治、經濟情況,向農民宣傳革命道理,並秘密建立農民協會和公開的反帝愛國組織——雪恥會。6月,在自己臥室的0上為毛新梅、李耿侯、龐叔侃、鍾志申等人舉行入黨宣誓儀式,秘密成立直屬中共湘區委員會領導的中共韶山特別支部。

  1927年,毛澤東回韶山考察農-動。召集農運幹部和農民積極分子開調查會,瞭解韶山農運情況,提出農民要建立自己的武裝,把農民協會辦得更好。

  1929年1月,毛澤東故居被國民黨當局沒收,室內部分傢俱、農具散失。1937年,第二次國共合作,房屋退還,由毛澤覃之妻周文楠及其母周陳軒、兄周子魚、子毛楚雄居住。

  1949年8月,韶山解放。故居由湘潭縣人民政府派毛月秋、王淑蘭等人管理,並著手收集散失的傢俱、農具。1950年冬,毛月秋等將徵集到的故居傢俱和農具44件、革命文物6件復原陳列。1951年2月,故居正式對外開放,堂屋大門上方懸掛“中國人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的家”匾額,後匾額改書為“毛澤東同志故居”。

  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回到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26日,在羅瑞卿等人陪同下,省視了故居,並在前坪同歡迎的群眾合影留念。

  1961年5月,根據劉少奇的意見,大門匾額改書“毛澤東同志舊居”。1965年9月28日改掛郭沫若書匾額“毛澤東同志舊居”。1983年6月27日,改用鄧小平題寫的“毛澤東同志故居”。

  毛澤東同志故居於1961年3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6月被中央宣傳部公佈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