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三天沒拉臭臭,寶媽找老師理論,老師的話讓寶媽心虛

孩子的生活我們都需要格外的照顧,這也就意味著在孩子幼兒階段我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培育他們。哪怕是有一點做得不夠充分,這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今後的生活。

李女士最近因為孩子的問題,就找到了幼兒園的老師,原因是孩子三天都沒有大便了!雖說孩子的胃腸功能不如成年人,可是三天不上廁所,這換作是誰都無法接受!李女士現在認為,肯定是老師在幼兒園把孩子虐待了,不然孩子怎麼可能不會上廁所呢?

孩子上幼兒園三天沒拉臭臭,寶媽找老師理論,老師的話讓寶媽心虛

可當李女士去找老師理論的時候,老師僅僅一句話就把李女士肚子裡所有的話都噎了回去。老師說道:"你自己怎麼教的心裡沒數嗎?"李女士瞬間臉紅,無地自容。

其實孩子並不是沒有排便,而是孩子根本就不會排便!每次在幼兒園的時候,李女士的孩子都會默默地站在一邊,看著其他小朋友上廁所。老師也很無奈,只能每次等著其他小朋友上完廁所以後,單獨幫助李女士的孩子上廁所。可這種事情也不能總是讓老師做吧?難道孩子不會上廁所,這不是父母的責任嗎?

孩子上幼兒園三天沒拉臭臭,寶媽找老師理論,老師的話讓寶媽心虛

聽完了老師的話,李女士終於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正是因為孩子不懂怎麼排便,所以就會一直把大便憋在腸道里,形成便秘。其實生活中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孩子都已經三四歲了,就是不會上廁所!有的時候還會把大便弄到褲子上,真是不知道這些家長到底是怎麼教孩子的。

孩子不會上廁所,與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

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被父母一把屎一把尿養大的,時間長了孩子也就習慣了這種上廁所的方式。如果父母不把屎把尿的話,孩子就拉不出來,便秘也就是這麼形成的。所以想要讓孩子正常排洩,如廁習慣需要多多訓練才是。

孩子上幼兒園三天沒拉臭臭,寶媽找老師理論,老師的話讓寶媽心虛

1.讓孩子通過觀摩來學習如何排便

孩子如果單單靠自悟的話,可能他們一輩子都不知道該如何上廁所,所以我們必須要讓孩子通過觀摩的方式來學習如何排便。方法很簡單,在我們上廁所的時候可以讓孩子觀察一下,但要記住一定是同性父母,這樣不需要避嫌。

在訓練孩子排便的時候我們最好不要出生,讓他們觀察我們的動作、行為,以及用力的方式。如果我們把這一切都表達出來的話,反而會讓孩子不知道如何排便。通過長時間的日積月累,孩子遲早會了解最佳的排便方式的,那個時候他們就可以輕鬆排便,告別便秘。

孩子上幼兒園三天沒拉臭臭,寶媽找老師理論,老師的話讓寶媽心虛

2.為孩子提供不錯的訓練工具

我們必須要考慮到其中一點,那就是孩子在排便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因為排便的工具不舒服,所以拒絕排便。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我們可以給孩子買一個便盆,讓孩子坐在便盆上不斷的用力,看看孩子能不能憑藉自己的力量將糞便排洩。雖然說這個過程可能有些漫長,但我們必須要慢慢的等待。

如果孩子覺得便盆不太適合自己的話,我們就試試馬桶,總之我們必須要挑選孩子所適應的那種排便工具。等到孩子完全熟悉排便工具之後,自然也就不會便秘了。

孩子上幼兒園三天沒拉臭臭,寶媽找老師理論,老師的話讓寶媽心虛

3.多一些耐心,不要強迫孩子上廁所

在訓練孩子排便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多一些耐心,千萬不要強迫孩子上廁所。尤其是那些總是拉不出來便便的孩子,我們總是逼迫他們,他們就會變得更加排斥。而且孩子也會有羞恥心的,每當他們拉不出來便便的時候,最不想聽見的就是我們的嘲笑聲和斥責。

我們必須要知道,排便需要慢慢學習的,孩子自從落地的那一刻,所有的東西都是通過學習而得到的。如果我們連這一點都不知道的話,孩子很容易被我們給害了!

孩子上幼兒園三天沒拉臭臭,寶媽找老師理論,老師的話讓寶媽心虛

所以在幫助孩子排便的時候,千萬不要以強硬的手段去逼迫孩子,更不要對孩子的事情一手操辦。我們需要讓孩子不斷地鍛鍊,使得他們擁有排便的能力。這種事情並不是無師自通的,還得需要孩子們多多的觀察,以我們作為參考對象,逐漸孩子們就知道該如何排便了。教育的過程中不要太急躁,平常心對待就可以。

我認為鍛鍊孩子排便是有必要的,不然的話孩子長大後不會排便,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影響。不知道平常你是怎麼訓練孩子排便的呢?我們可以一起探討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