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這麼好聽的名字,古人為何要改叫“西安”?是誰改的?

說到我國的兩大古都,長安和洛陽是沒有爭議的。現如今洛陽還叫洛陽,可之前的長安卻已經變成了“西安”。要知道長安可是一座世界級的古都,與意大利的羅馬、希臘的雅典和埃及的開羅,並稱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而且從字面上來看,“長安”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底蘊,也遠非“西安”二字可比。但是這麼一個既好聽又有內涵的名字,為何要改名為“西安”呢?又是誰改的呢?

“長安”這麼好聽的名字,古人為何要改叫“西安”?是誰改的?

首先來說說“長安”的由來。長安地區早在西周時期就作為國都而存在,酆京、鎬京就分別為周文王和周武王所營建。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十二年,為了順應商鞅變法後秦國發展的需要,秦國營造了新都城咸陽,位於長安西北。在贏得楚漢之爭的最終勝利後,劉邦看到了項羽衣錦還鄉、將首都建在自己家鄉的弊端和下場,所以他不可能將都城定在老家沛縣。

“長安”這麼好聽的名字,古人為何要改叫“西安”?是誰改的?

因為關中地區的優越地理位置,劉邦將目光放在了這“八百里秦川”之中,咸陽城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擺在劉邦面前的是,咸陽當年已經被項羽一把火給燒了,而且秦朝的短命也讓劉邦心存芥蒂。最終在張良的建議下,劉邦決定在咸陽東南不遠的長安鄉營建新的都城,這便是後來著名的長安城。長安城由蕭何主持修建,本身就具有“長治久安”的意思,皇宮起名“未央宮”,也是非常美好的寓意。

“長安”這麼好聽的名字,古人為何要改叫“西安”?是誰改的?

但劉邦想讓大漢長治久安的美好願望沒能實現,斷斷續續堅持了四百多年後,大漢還是亡了。但長安城卻一直延續了下來,直到隋唐兩代再次迎來了它的輝煌。唐朝時期的長安城,遠比兩漢時期的長安城更加輝煌,這一點從前不久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就可見一斑。當時的長安城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沒有之一。但唐末軍閥朱溫在篡奪大唐江山後,一把火把它給燒了。

“長安”這麼好聽的名字,古人為何要改叫“西安”?是誰改的?

五代十國的幾個中原政權,先後定都在開封,因為長安已經是一片廢墟,再要建都就必須斥巨資重建。北宋建立後,趙匡胤原本是希望建都在長安或者是洛陽,但此舉在以趙光義等一批元老重臣的反對下不了了之。再加上北宋沒有控制燕雲十六州,長期面臨北方政權的威脅,所以長安在地理位置上並不適合當北宋的都城。元朝統治中國後,為了削弱漢人文化的影響力,將都城定在了大都。

“長安”這麼好聽的名字,古人為何要改叫“西安”?是誰改的?

因為大都離草原近,對漢人來說也是一個不具備政治意義的城市。為了維護西部的安定,忽必烈封第三子為安西王,坐鎮長安。為了經營西部,元朝在原先長安城的廢墟上,修建了安西王府,並改名為“安西國”,這是長安的首次更名。後來安西王造反,元朝統治者讓西部安定的美夢就此落空。在平定叛亂之後,安西國也被撤銷,取而代之的是“奉元路”,它的寓意也可見一斑。

“長安”這麼好聽的名字,古人為何要改叫“西安”?是誰改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派徐達等名將率部北伐,驅逐元室。在徐達攻陷奉元路後,朱元璋大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這便是“西安”名字的由來。雖然“安西”和“西安”只是顛倒了過來,但二者所蘊含的意思卻截然不同。“安西”是“安定西方”的意思,是一個過程;“西安”則是“西方安定”的意思,是一個結果。為了讓西方長治久安,朱元璋封次子朱樉在此就藩。

“長安”這麼好聽的名字,古人為何要改叫“西安”?是誰改的?

雖然改名為“西安”是在明朝完成的,但在當時,也還是有希望改回“長安”的。和其他開國皇帝一樣,朱元璋也曾考慮過遷都的問題,西安就是他的首選。為此,他還特地派皇太子朱標前往考察,以便於他將來接班後實現自己的願望。但不幸的是,朱標這趟出差回來後不久便病倒了,並且再也沒能起來。隨著朱標的英年早逝,朱元璋遷都西安的念頭也就打消了,“長安”也就失去了改名回來的機會。

“長安”這麼好聽的名字,古人為何要改叫“西安”?是誰改的?

畢竟“西安”有一個方位詞在裡面,不適合作為中央朝廷所在。如果明朝遷都西安,勢必要把這個名字變更一下,曾經長期使用的“長安”自然是不二之選。朱允炆登基後,皇位還沒坐熱乎,就被四叔燕王朱棣給搶了去。因為皇位來路不正,所以朱棣迫不及待的要將都城遷到自己的老巢燕京,西安再次失去了作為都城的機會直到現在。如果可能的話,大家願意讓“西安”改回“長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