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塊瑪瑙,再來新疆一次吧

上次在《再來新疆一次吧,為了一塊泥石》裡,我跟你說:能夠擁有一塊美妙的泥石,真的比擁有一塊美玉還難。所以為尋一塊泥石,請你再來新疆一次。但你一直沒有動心,不是嗎?你看起來定力十足,卻有些心猿意馬。今天讓你看看新疆的瑪瑙,看你是不是還定力十足?是不是明天就出發來新疆?


為了這塊瑪瑙,再來新疆一次吧


天然瑪瑙形成於上億年前,地殼運動導致岩漿噴發,待岩漿冷卻時,在裡面的大量氣體形成氣泡。這些氣泡被冷卻的岩漿封存起來形成了很多孔洞。又過了很久,含有二氧化硅的液體滲入孔洞凝結成了硅膠。這些硅膠再與周圍一些含鐵岩石的可溶成分相融合,最後結晶成瑪瑙。凡是地殼活動比較頻繁的地方都會出現瑪瑙礦,所以瑪瑙產地分佈比較廣,瑪瑙的色彩也十分豐富。其中品質較好的瑪瑙,主要出產在中國、印度、馬達加斯加、巴西等。中國瑪瑙產地比較著名的是新疆、寧夏、內蒙古、雲南、遼寧、河北等。其中天然瑪瑙中適合直接把玩和觀賞的,首選新疆和內蒙出產的瑪瑙。

為了這塊瑪瑙,再來新疆一次吧

為了這塊瑪瑙,再來新疆一次吧

新疆瑪瑙與眾不同,這在玩石圈裡已成定論。有的專家說,這是因為新疆瑪瑙是海底火山爆發的產物,新疆瑪瑙與新疆玉是“壁連珠合”的兩大美石。產地主要有三處:一是南疆巴楚一帶,賞石圈裡叫“黑山瑪瑙”,三大特點,造型千變,色彩豐富,品種繁多,有大小筋脈、魚子、玫瑰、梅花子、孔雀藍、綠包紅、磨砂皮、玻璃皮,等等。個體大的,有些筋脈瑪瑙生長造型奇特,像海底生物。弱點是性脆易裂,圓的很少。但黑山瑪瑙既可以把玩,也可以鑲嵌成吊墜或串成手串佩戴。

為了這塊瑪瑙,再來新疆一次吧

為了這塊瑪瑙,再來新疆一次吧

二是北疆伊吾淖毛湖一帶(一直延伸到蒙古境內),瑪瑙形圓油潤,質體冰透,表皮多是微魚籽狀或交錯細紋。在地表發現的瑪瑙,一般都聚集在溝壑裡,被風沙吹動、陽光曝曬,就像在鍋裡被炒熟一樣。圓潤大概就是這些因素。這些個體較小的圓形瑪瑙,基本來自沉積岩包裹中,經地殼運動後裸露地表,逐漸風化,瑪瑙顆粒從風化的石巖中脫落出來,被千萬年陽光熟化,變得油潤。淖毛湖瑪瑙最適合做高檔手串,圓形單體漂亮的更適合做成戒面。與那些磨製而成的戒面相比,這種戒面是獨一無二的,絕無僅有的,光彩照人的,難道不值得你擁有嗎?!


為了這塊瑪瑙,再來新疆一次吧

為了這塊瑪瑙,再來新疆一次吧

三是在哈密與鄯善之間的薩爾湖,瑪瑙也多是圓的多,色澤比較鮮豔,有杏幹狀、葡萄乾狀、桑椹狀(表面有魚籽)。新疆三地出產的瑪瑙中,薩爾湖的更像葡萄乾或桑椹頭。我曾見過一個像真桑椹一樣大小的瑪瑙,但由於賣主不零售而錯過,至今遺憾。在地表發現的葡萄乾瑪瑙,基本也是在丘壑地帶,但比淖毛湖要平緩一些,因此薩爾湖的瑪瑙橢圓形的更多一些。在鄯善縣迪坎南部的戈壁灘上,從地下挖出來的葡萄乾瑪瑙,都是被包裹在泥岩裡。這些泥岩裸露地表後風化,其中的葡萄乾瑪瑙便脫落出來,經風沙磨礪和陽光曝曬後,油性增加,更加晶瑩。

為了這塊瑪瑙,再來新疆一次吧

為了這塊瑪瑙,再來新疆一次吧

從目前撿拾瑪瑙者發現的、批發瑪瑙者經手的、玩家手裡收藏的情況看,新疆三地出產的瑪瑙,無論是數量、質量和收藏價值,都遠高於其他地方。但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新疆頂級瑪瑙收藏者絕大多數是內地一些大玩家,他們出於方便收藏的心理,並不希望像新疆瑪瑙像內蒙筋脈瑪瑙那樣被宣傳被炒作,以致一塊奇石瑪瑙價格都達到六位數,一串筋脈瑪瑙被炒到七位數以上,這樣對收藏者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對收藏市場也是一種“殺雞取卵”。


為了這塊瑪瑙,再來新疆一次吧

因此,近幾年,一方面新疆瑪瑙資源日益減少,我認識的幾位石友,有的到黑山甚至一線,都收不上像樣的東西,在淖毛湖和薩爾湖也是難得一見“上眼”的貨。另一方面,把玩瑪瑙、鑲嵌瑪瑙的價格已經穩定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比起和田玉子料,這些有億萬年曆史的天成瑪瑙,以其造型獨特、色彩豐富、紋理別緻,質感獨有,而更具有玩賞、收藏、展示、科研等價值。再加上瑪瑙自古以來就是佛教“七寶之一”,象徵友善的愛心和希望,更使其神貴而價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