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違規收警示函,園城黃金“折騰”為哪般?

11月6日,煙臺園城黃金(600766.SH)發佈了一條關於收到山東證監局警示函的公告。

公告顯示,2018年10月,園城黃金與園城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園城實業)簽訂借款合同,向其借入資金,園城實業為園城黃金關聯方,該借款屬於關聯交易。但上述關聯交易並未履行審議程序,也未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40號)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同時,園城黃金2018年年報對關聯方資金拆借金額披露錯誤。

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五十九條的規定,山東證監局決定對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受這一負面消息影響,園城黃金盤中跌幅達5%,截至晚9點39分,報7.04元。

借款違規收警示函,園城黃金“折騰”為哪般?

園城黃金的借款履歷

在此次警示函之前,園城黃金實際上已經多次向園城實業借款,以滿足正常經營需求。

今年7月26日,園城黃金髮布《園城黃金關於公司及其子公司煙臺羅潤商貿有限公司向股東申請借款額度暨關聯交易的公告》。

公告表示,因公司經營發展需要,公司及其子公司煙臺羅潤商貿有限公司擬向公司股東園城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申請不超過2800萬元的借款額度,該借款額度自公司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相關議案之日起至2020年5月31日內有效,公司可在規定期限內根據實際需要申請使用,借款金額在總額度內可於有效期內循環使用,並授權公司經營管理層具體負責實施本次交易事項。

資料顯示,園城實業為園城黃金控股股東徐誠東的一致行動人所控股企業,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園城實業持有園城黃金100萬股,為公司第八大股東。

園城黃金錶示,借款將用於公司業務發展,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等。

截至2019年7月25日,園城實業已向園城黃金及其子公司煙臺羅潤商貿有限公司提供388.12萬元借款總額,累計須支付的借款利息與手續費合計約為20.54萬元。

借款違規收警示函,園城黃金“折騰”為哪般?

實際上,作為園城黃金的借款對象,園城實業與園城黃金之間遠非簡單的股東關係。

自2006年開始,園城實業一直都是園城黃金的實控人,直到2016年,園城黃金的實控人發生了變更,在此期間,園城黃金的主營業務跟隨著園城實業從房地產開發,轉型到金礦託管。

2016年1月18日,園城實業與徐誠東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轉讓其所持有的園城黃金3320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4.81%)。此次協議轉讓前,徐誠東持有園城黃金的股份總數為3144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4.02%。本次權益變動後,徐誠東先生共計持有園城黃金6464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8.83%。

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後,園城黃金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了變化,徐誠東成為了園城黃金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園城黃金當時的轉讓價格為12.28元/股,轉讓總價為40769.6萬元,但轉讓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為15.16元/股。

可為什麼徐誠東能以如此低價成為園城黃金的實控人呢?

此前,園城實業的大股東為徐誠惠,持股比例為95%,也就是說園城黃金原來的實控人為徐誠惠,此人正是新的實控人徐誠東的弟弟。

之所以兄弟二人大費周折地進行股權交易,可能與徐誠惠彼時的處境有關係。裁判文書網顯示,2016年徐誠惠共涉及了22項訴訟案件。

園城黃金在折騰什麼?

為什麼園城黃金總是在借錢?相信這是關注園城黃金的投資者都在思考的問題。實際上,園城黃金的三季報中也給出了部分答案。

10月30日,園城黃金髮布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2019年初至報告期末,公司營業收入為2474.39萬元,同比增長250.2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9.48萬元,比上年同期下滑22.7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515.65萬元,上年同期為-94.64萬元。

與此同時,園城黃金前三季度的營業成本增加幅度更是令人咋舌,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其營業成本從去年同期的74.1萬元,暴增2683.72%,達到了2062.8萬元。

可以看出,2019年前三季度,園城黃金出現了嚴重的增收不增利狀況,園城黃金對此解釋稱,本期營收增加主要系拓展商品銷售業務,成本增加所致。

2018年財報顯示,園城黃金所從事的業務仍以託管金礦業務為主,園城黃金目前的託管礦山為本溪滿族自治縣小套峪礦業有限公司和乳山市金海礦業有限公司,2018年託管收益分別為283萬元和377.4萬元。當年也從事了小量的貿易業務,貿易業務主要從事鋼材、電纜以及煤炭等商品的銷售。

而園城黃金之所以重拾10餘年前的貿易業務,根本上還是與目前的經營狀況不甚樂觀有關。

根據歷年財報,2016年至2018年,園城黃金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1086萬元、1110萬元、1208萬元,在所有魯股中排名倒數;資產總計分別為1.65億、1.62億元、1.59億元,也均排名墊底。要知道,資產規模在2018年超過100億元的魯股已達54只,在千億元以上的也有7只。

據界面山東瞭解,園城黃金自1996年上市以來,23年未進行過現金分紅,主要是因為公司從2000年開始,未分配利潤就一直為負,到2017年底已經達到-3.99億元。

更令園城黃金頭疼的是,其金礦託管務的持續經營能力也並不樂觀。上交所曾下發問詢函質疑,園城黃金長期依靠託管關聯方的金礦業務維持經營,這種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和獨立性,以及對關聯方是否存在較為嚴重的依賴。

因此,園城黃金不得不再次拓展業務領域,並表示,今後“公司將根據市場情況逐步增加貿易規模,密切關注市場動態穩步增加貿易品種”。

有分析人士指出:“可以這樣假設,園城黃金近年來其實都是在跟著市場熱點走,房地產行業好的時候,轉型成房地產公司;國家對房企進行宏觀調控後,公司又發現涉礦是熱點,又跟著轉型成礦企,轉型之後的融資,恐怕就是為了還債,而涉礦募資的資金最後也是為了還債,可以說公司是一直在為了‘保殼’。這也就不難說明為什麼現在這個上市公司才只有25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