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展覽名: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

展期:2019年11月9日 - 11月26日

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

承辦:中國藝術研究院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今日美術館

地址:今日美術館一號館2/3/4層(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路32號蘋果社區4號樓)

中國藝術研究院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的年度展覽項目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

於2019年11月9日

在北京今日美術館1號館正式亮相

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項目的組成部分,此次展覽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和今日美術館聯合承辦。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 開幕式嘉賓合影

從左至右: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今日美術館學術總監、策展人黃篤,藝術家胡曉媛,藝術家鄭達,藝術家劉商英,文化與旅遊部藝術司文學美術處處長劉冬妍,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中國工藝美術館黨委書記喻劍南,藝術家林延,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藝術家譚平,藝術家趙大鈞,藝術家周長江,藝術家王冬齡,藝術家邱振中,策展人劉燕。

“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項目”作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自2016年以來的五年工作計劃,一直受到文化和旅遊部及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在2016年至2018年的三年時間裡,該項目通過每年的項目研究展展開相關研究和梳理,完成研究出版物,並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通過項目的徵集與梳理,實現文獻和高清圖片資料等全數據整理,組建當代藝術家數據庫,為長期的研究建構了良好的平臺資源。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 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選取了含老中青三代共九位藝術家:趙大鈞、王冬齡、邱振中、周長江、譚平、林延、劉商英、鄭達、胡曉媛。這些藝術家藝術經歷豐富,創作狀態相對成熟,並始終保持著對潮流的審慎。他們在自身的語言系統中不斷深究,形成了各自獨特的藝術風格,在中國當代藝術領域具有代表性,他們始終活躍在當代藝術和藝術教育的第一線,我們能從他們的研究文獻和作品中探討中國當代藝術涉及的重要命題和應對方式。展覽將以九位藝術家的近期作品為主線,同時也將其工作文獻、影像及早期作品梳理展出,構成展覽和研究的完整線索。展覽著重於呈現藝術家的語言脈絡與工作方法,以探究其內容在當下的文化意義和價值。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 展覽現場

開幕儀式前,由策展人劉燕主持嘉賓座談會,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今日美術館學術總監、策展人黃篤,以及本次展覽的九位參展藝術家分別就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現狀與大家分享了感悟。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 策展人劉燕主持嘉賓座談會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 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發言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 今日美術館學術總監、策展人黃篤發言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 藝術家趙大鈞發言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 藝術家王冬齡發言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 藝術家邱振中發言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 藝術家周長江發言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藝術家譚平發言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 藝術家林延發言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 藝術家劉商英發言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 藝術家鄭達發言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 藝術家胡曉媛發言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 座談會現場

隨後,由今日美術館學術副館長晏燕主持開幕儀式,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藝術家譚平,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策展人劉燕分別致辭。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藝術家譚平致辭

“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項目”已經做了四次展覽,累計有五十多位抽象藝術家參展,採用個案研究的方式,2016年由抽象藝術作為切入點,對中國當代藝術進行了文獻收集整理、展示、研討。這次展示的是九位藝術家,藝術形式看起來雖然與抽象有關,其實背後遠遠不能用抽象的概念來闡釋。我認為這個研究以抽象藝術作為切入點,到今天已經開始進入了中國當代藝術一個更廣闊領域的一個研究,我希望這樣的研究和基礎工作可以持續下去。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 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致辭

從2016年開始,中國藝術研究院就攜手今日美術館一起開始做“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項目,來梳理中國當代藝術,特別是抽象藝術的發展脈絡。非常感謝文化與旅遊部、中國藝術研究院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以及譚平院長選擇今日美術館進行具體的承辦。希望所有的藝術家及嘉賓可以在今日美術館這個展覽平臺與大家一起探討中國的當代藝術和抽象藝術。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 策展人劉燕致辭

在“隱匿的敘事”展覽中,我們並不是為了給中國當代藝術的某種現象梳理一個風格、一個樣式,而是在尋找和當代藝術研究有關的某種視角。在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近四十年中,我們可能經歷了各種各樣的“階段性”,經歷了借用西方標準來看待中國當代藝術的過程。經過幾代批評家、藝術家的努力,以及這個項目四年來所做的大量基礎性的工作和梳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具象和抽象已經不是一種風格,而更像是一個當代藝術家基於自己特定的生存條件和歷史語境而選擇的一種相互轉換的工作方法。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 今日美術館學術副館長晏燕主持開幕儀式

“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項目”持續至今已進入第四年,今年我們的展覽叫做“隱匿的敘事”。從今天到場的嘉賓朋友們中可以看出,大家專注的領域是非常寬廣的。“隱匿的敘事”展覽所側重展示的是對中國當代藝術持續不斷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夠讓更多朋友們來到現場,進行討論。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隱匿的敘事—中國當代藝術現狀與生態研究2019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隱匿的敘事Latent Narrative”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文學研究的一種角度和方法,由形式分析和精神分析的角度切入亞里士多德以來的單一敘事鏈中的“深層意義”,關注與這種“深層意義”平行的一股敘事暗流。隱匿的敘事是由作者在場而不斷生成的動態系統,甚至與主題呈現相異或相反。分析這種動態系統需要我們把目光拓展到文本以外,以動態視角面對作者的生活經歷和身處的歷史語境等具有複雜性、多線程性的暗流。

這種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和思維體系,提示我們反思國際化趨勢中當代藝術過度的政治訴求,以及關注基於20世紀以來綿延於中國現代和當代藝術中的一條語言線索,逐步跳出二元論的問題意識源和由“平面性”所建構的視覺範式。“敘事”通過藝術家的工作成為藝術語言轉換和精神疊加的潛在範式(The Latent Paradigm),這種“敘事”由隱退走向隱匿,卻從未消失。視覺上的“重複”在複雜的精神性敘事中走向差異和自由。藝術家不再是“作品”的締造者,而是與之相互不斷生成的對話者。隱匿的敘事是這類中國藝術家所使用的“圖像的減法”,卻不是視覺鏈和意義的“減法”。我們在理性主義哲學的理路上把觀念上升到了最重要的位置,“創造”的意義則所涉更多。而事實上這類群體的創作中無一不存在“身體在場”,在互相生成的對話中,“身體”並不是命題,而是有機和精神性的參與。藉助研究對象主體豐富性的呈現,不斷提出黏附上各種問題、給予和考量,繼而呈現出一條具有持續性的研究的脈絡,並每年通過對於中國當代藝術的切片和案例的梳理,尋找恰當的觀察方法和研究方法的相遇。


展覽信息

隱匿的敘事

中國當代藝術現狀及生態研究2019

主辦機構

中國藝術研究院

承辦機構

中國藝術研究院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

北京今日美術館

參展藝術家

趙大鈞、王冬齡、邱振中、周長江、譚平、

林延、劉商英、鄭達、胡曉媛

學術委員

朱青生、牛克誠、沈語冰、黃篤

策展人

劉燕

展覽時間

2019年11月9日-11月26日

展覽地點

北京今日美術館1號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