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第一次統一軍裝,就在龍巖這個地方,軍裝設計樣式獨具特色


紅軍第一次統一軍裝,就在龍巖這個地方,軍裝設計樣式獨具特色

圖為紅軍被服廠舊址。


在位於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的長汀縣博物館裡,有一處中央蘇區——紅色小上海歷史陳列館,兩個穿著嶄新軍裝的紅軍蠟像,氣宇軒昂地站在展櫃裡。這是紅軍第一次統一的軍裝。

1929年3月,紅四軍首次入閩,在長汀縣長嶺寨擊潰國民黨守軍,擊斃旅長郭鳳鳴,解放了長汀城。當時,紅軍戰士著裝破舊且雜亂,亟待統一軍裝。

紅四軍入城後,沒收反動豪紳財產,並向商人籌借軍餉,共得款5萬餘大洋,同時發現了郭鳳鳴開設在東大街周氏宗祠的被服廠,廠裡有十多臺日本生產的新式縫紉機。獲悉此事的毛澤東、朱德、陳毅來到周氏宗祠,當即接收這個軍閥被服廠,更名為“紅軍被服廠”。軍需處參照當時蘇聯紅軍軍服和列寧戴過的八角帽式樣,初步設計出具有紅色特色的軍服,再由毛澤東、朱德、陳毅等親自審定,最終確定新軍服顏色為灰藍色(深灰色),配有一幅綁腿和一頂綴紅五角星的八角帽。軍裝的上衣,是中山裝式,衣領上鑲有兩塊紅領章。當時適逢列寧逝世5週年,紅四軍前委決定,將軍裝的紅領章四周都綴上黑邊,以示紀念。這是我軍史上唯一在紅領章上綴有黑邊的軍裝,成為我軍獨一無二的軍裝樣式。

很快,4000套軍裝就趕製完成併發放到紅四軍官兵手中,從此,紅四軍一改過去衣著雜亂的現象,軍容整齊,煥然一新。

美國作家史沫特萊在《偉大的道路》一書中記載了朱德對長汀統一軍裝的記憶:許多有關長汀的情景銘刻在朱德的記憶裡……朱將軍在提到這批縫紉機時連聲音都親切了許多。朱將軍說:“這批機器對我們非常重要,因為在那以前,我們身上的全部衣服都是用手縫的。可是我們現在終於有了第一批正規的紅軍軍裝……它沒有外國軍裝那麼漂亮,但對於我們來說,可真是奇好無比了。”

秉承統一紅軍軍裝的光榮傳統,近年來,長汀延伸紡織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不斷推進紡織產業向中高端轉型升級、做大做強,長汀縣紡織服裝產業被列入省重點培育的五個紡織服裝產業集群之一,成為該縣龍頭支柱產業。截至目前, 全縣擁有紡織企業172家, 其中規模企業達72家,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2019年1—4月完成紡織產業工業產值31.1億元,比增11.8%。

=== 記者手記 ===

90年前,長汀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發達的商貿經濟,助力紅四軍在長汀統一軍裝,紅色軍隊迎來全新形象。

90年後,長汀的紡織服裝產業乘上產業轉移的東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低端到高端,不斷邁上新臺階。這源於機遇的把握、政策的給力、技術的升級和鏈條的完善。

縫紉機趕製紅軍軍服的聲音已經定格在歷史長河中,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卻方興未艾。有著光榮的傳承,有著厚實的基礎,長汀紡織服裝產業定能夠行穩致遠、做強做優!(來源:閩西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