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因夢:如果身心都不健康,你會有愛嗎?


胡因夢:如果身心都不健康,你會有愛嗎?



採訪胡因夢是在一個烈日炎炎的午後,採訪地點就在熱鬧的城鐵邊。窗外是熙來攘往的車流,窗內書香瀰漫。而走近我的是一頭短髮,便裝的胡因夢。她就那樣乾乾淨淨,安安靜靜地坐在我的對面,纖瘦卻充滿著靜謐安詳。沏一壺香茗,在瀰漫著淡淡憂傷的音樂聲中,開始了我們的心靈之旅。

●“探索身心是一最根本的事情,可是不曉得要繞多少的圈子,最後才能回來。”

提問: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大家的選擇也越來越多,為什麼傳統意義上的成功,擁有金錢和地位卻越來越難給大家帶來快樂?

胡因夢:傳統意義上的追求成功就是“顛倒夢想”。不透徹,活在幻覺中。以為外在的物質可以帶來我們想要的東西,可是事實上所有外在的東西都不是我們經驗世界的管道,我們是通過身體在經驗世界,可是我們的經驗、意念、情緒,全部反映在身體上面,因為這些東西都是信息。

信息是通過經絡走的,傳導到我們的五臟六腑,如果人的思維情緒是負面的,大部分追求所謂成就地位的,都是帶著焦慮在追求的,那些東西就會傷害到身體。等你擁有了錢,可是你的身體已經累積了過多的焦慮跟壓力了,你的金錢達到了一個指數或者目的,可是身心失調了,身心失調我們仍然不會快樂。

這個就叫做顛倒夢想、本末倒置。還有的人不追求這些東西,可能他追求情感,情感同樣是不可靠的,人掌握不住的。最終情感也還是會有變化的,另外一個人能夠完完全全符合我們的需求跟要求的這種人簡直是沒有。所以我們勢必會經驗到一些期望落空,或者是失望。

金錢地位和愛情都是給我們某種程度的滿足而已,而且這些滿足還是會經歷很多變化的。所謂本末倒置是說我們忽略了主體的存在條件。這些奮力向外追求的人,到了一個程度以後,一定會能量消耗過度,不是得了憂鬱症,就是有一堆內分泌的問題。

她會發現她仍然不快樂,因為她身心的條件不夠好。所以這時候她就會想要找尋更深的解答。探索身心是一最根本的事情,可是不曉得要繞多少的圈子,最後才能回來。

●“這就需要你“放下”,你得把所有腦子裡累積的記憶、知識、成見、結論全得放下,就像第一次見到他一樣。”

提問:在《懂得愛》一書中有這樣的話“沉迷的戀人特別執著於自己對愛情的看法,而不是與自以為深愛的對方產生親密,他們陷在自以為的浪漫之中,反而妨礙與對方真正同在的能力;在強烈的慾望中感到苦惱,卻誤以為是愛或同在。”這句話如何理解?什麼是真正的同在?

胡因夢:其實這個都牽扯到宗教裡說的“無我”的訓練,我們大部分人沒有在如實地感知這個世界,我們大部分人帶了一個結論、預設,跟某種投射的心態在看待這個世界。也就是說都帶著有色眼鏡在看。很少有人可以完全放空了,去如實地經驗世界跟經驗別人。

比如說你來見我的時候你有沒有對我的歷史有一個結論?如果有一個認知跟結論的話,你一定會透過那個認知來看我,那你就沒有看到當下的我。當下的我的真相是什麼,這才是真正的重點。

男女之間相處是一樣的,我跟這個人相處了十年,我肯定對他有一些結論,和一些成見。我就沒辦法去認識每一個當下的他都是不一樣的。每一個當下的他其實跟昨天、前天都不一樣。我們一定是帶著那個結論跟人家相處,這個結論的本身就會變成一個銅牆鐵壁,人跟人之間就沒有辦法做暢然無阻的交流。

提問:怎樣才能衝破這道銅牆鐵壁呢?

胡因夢:這就需要你“放下”,你得把所有腦子裡累積的記憶、知識、成見、結論全得放下,就像第一次見到他一樣。像西方有些舞臺劇演員,他一輩子演一齣戲,每天晚上演這出戏,他如何能夠每一天晚上打動他的觀眾?

他絕對不能說我已經演了100場,已經演了10年了,然後我所有東西全部記在腦子裡,我用機械化的方式把它吐出來,所以你一定得把這些東西全部拋掉以後,你仍然要新鮮地展現你每一場的演出。就是要隨時隨刻歸零,歸零的本身就是一種自由,也是一個解脫。

●“我們每個人有一個內在的孩童,怎麼樣去撫慰她,給她支持,滿足她的需求。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治療的方法。”

提問:很多女性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寄予厚望,所以她們都很會扮演一個“善良”、“適當”的人,可是當她和親密愛人在一起的時候,卻常常不容易表達自己真正的意願,這會不會影響和伴侶之間的關係?

胡因夢:這樣的人從小過早就被剝奪了童年應該有的快樂,她的心性上面就有一種願意幫助人的一個特質。這樣的人當然很勇於付出,富有犧牲奉獻精神,但很容易失去自己。你到底是誰,你的需求是什麼,你的定位是什麼,這個容易被忽略。

有一天當你周圍所有的人,都不需要你的時候,你會感覺到茫然,你會不知道你的價值在哪裡。有一天會碰觸到這個瓶頸,那個時候你才會覺醒,才會去找你自己。類似於這樣人格模式的人,有可能她要做的功課是這樣的。有一些人是完全自私自利,完全不能給,那些人也有他們的瓶頸跟他們要面對的問題。

提問:這樣的女性怎樣才能學會分享自我?

胡因夢:總是以別人的需求為主,自己的需求基本上沒有被完全滿足。如果童年就已經是這樣一個付出的形式的話,那麼勢必內心裡有很多原始的慾望都沒有被滿足。

所以很多的工作坊就是要幫助這些過早被剝奪了做孩子的樂趣的人,要重新治療她內在那個孩童,我們每個人有一個內在的孩童,怎麼樣去撫慰她,給她支持,滿足她的需求。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治療的方法。


●“21世紀的男性要學習的功課就是怎麼跟人親密,怎麼連結;女性則要學會獨立”

提問:很多女人經常問及男人的一句話就是“你愛不愛我”?尤其女人在做出結婚、共同買房或者懷孕這樣重大決定的時候,這句話被問及的頻率空前的高,這是否代表著一種對親密關係的焦慮?

胡因夢:我們反過來看看,男人會不會常常問女人這樣的問題,很少。所以男性的訓練是訓練他儘早獨立,女性的訓練是怎麼跟人連結,就容易有依賴性。這個就是因依賴性造成的內在焦慮,跟神經質的需求。

當然女人的溝通能力,交流能力絕對勝過男人,但是女人的獨立性是遠遜於男人的。西方的超個人心理學者們一直在講,21世紀的男性要學習的功課就是怎麼跟人親密,怎麼連結。

做新好男人,新好男人就是陰柔的那一面,跟別人情緒互動這一面要發展出來。21世紀的女性就要學獨立,這是普遍的現象。

提問:與愛人的相處中是否也需要適度的照顧和關懷,怎樣才能掌握這個度,而不會變成控制?

胡因夢:這就要求女人有覺察力,你在溝通交流、言行舉止中間,你所表現出來的東西是自我的需求還是對方的需求。好像我們在犧牲奉獻,可是我們卻透過犧牲奉獻在掌控。這是一個很微細的掌控的方式。

比如說有很多媽媽看起來是為全家人在犧牲奉獻,事實上她是在掌控全家,我為你犧牲奉獻,你就要仰賴我的服務,如果我不給你服務,你不是就若有所失了麼?你依賴我的犧牲奉獻就是被我掌控。所以這裡面要有很深的自我覺察,才能不落入這些陷阱。

●“面子背後一定有恐懼”

提問:布拉德·皮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一定要找到一位可以和他的真實自我相處的人。”女人怎樣才能與男人真實的自我相處?要了解對方怎樣給對方機會完全展示自己真是的一面?

胡因夢:其實男人渴望的仍然是被肯定,這就是一種制約,因為男人被教導的就是要有成就。女性沒有這個制約,女性很在乎被自己愛的人認可。女性的制約絕對是在情感層次。女人要想讓男人在自己面前展現真實的自我,就要去除“面子”問題。

因為男人需要成就被肯定,所以男人就有極嚴重的“面子”問題。可是面子背後一定有恐懼,很深的恐懼。你要運用你的智慧跟技巧,讓他在不受威脅的情況下,可以把他的面子卸掉。

威脅就是女人跟男人在共處的時候,多半會把女人投射成第二個媽媽,第二個媽媽一定帶有一種莫名的無意識裡的權威性,因為從小到大記憶中母親就是一個管束和苛求我們的人。妻子很快就會變成這樣的角色,戀人沒有幾天就變成妻子的角色,妻子沒有幾天就變成媽媽的角色。一旦變成媽媽的角色,對男人來講就是一個威脅。

你說出的每一句話在他聽來都是要求、否定跟批判。當他進入到這個陷阱裡的時候,他的“面子”問題就開始作祟。你要把那種權威性的表達方式,或者要求的表達方式能夠化成不讓他感覺受威脅的一種話語。

其實這個轉變很難,你的原生家庭裡面媽媽怎麼教育你,你就會這樣對待你的丈夫,人很難會有別於你的父母。所以第一件事情是要覺察我們父母的溝通模式,然後你才有可能從那個模式裡面超脫出來。然後發展成一個對對方沒有威脅的一種模式。


胡因夢:如果身心都不健康,你會有愛嗎?


因夢寄語

現在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覺得自己患有憂鬱症,其實憂鬱症不是隻是心態,憂鬱症跟經絡系統堵塞有密切的關係。只要你胃裡面濁氣過多,你就會抑鬱。

這是上中下三焦,中焦一堵塞,上下就不通。一不通你就抑鬱。所以很多都叫做身體抑鬱症,但很多人不瞭解。還有你的營養素如果不夠,神經傳導物不夠,也是抑鬱。

我的經驗是,大部分的人對自己的身體不知道,不瞭解,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一個人如果他懂得養生,懂得觀察自己的身心之間的關係,學會調整自己,這就很不錯了。遠比懂得政治經濟要重要。

我們大部分是在奴役自己的身體,該吃飯的時候不吃,該休息的時候不休息,該上廁所的時候不上廁所,都是這樣運作的。幹嘛活成這樣,意義在哪裡?這樣能快樂嗎?能有幸福感嗎?你如果身心都不健康,你會有愛嗎?不會有的。

全部都變成負面思考,不是焦慮就是恐懼,沒有正向的思考。所以一定要覺察到這些關鍵點,不本末倒置。要工作,但是在工作中間千萬別忘了作息飲食,照顧自己,休息覺察。

健康的保持不只是是飲食營養和運動,負面情緒就是我們所有病痛的最重要的來源,負面情緒鬱結久了就是腫瘤,就是癌症。所以你隨時對地都要觀察那些負面情緒,不讓它延續,也不讓它加重。能夠隨時觀察,隨時化解。

女性就是要找到自己人生主體的價值,老把價值架構在愛人身上,孩子身上,別人身上,女人要發展實踐創作力的能力。然後要培養獨立性。最後要解決神經質的情緒反應問題等等。而且大部分女人都有氣虛的問題,要學會照顧自己的身體。

9月7日 舞動工作坊內容

第一天

1. 情感及性格的軀體展示類型

2. 軀體的情感肌肉盔甲

3. 肢體各部的心理功能及分裂理論

3. 自我身心的舞動探索

第二天

1. 第一理念:行動

2. 第二理念:象徵符號

3. 理念的舞動實踐體驗

1. 第三理念:動作的療愈關係

2. 第四理念:群組性節奏

3. 理念的舞動實踐體驗

第三天

上午:拉班動作解析體系

1. 拉班體系:主題

2. 拉班體系:肢體

3. 拉班體系:努力

下午:拉班動作解析體系

1. 拉班體系:造型

2. 拉班體系:空間

3. 拉班體系:平面度量

第四天

上午:巴坦妮芙基本原則和實踐

1. 巴坦妮芙與拉班

2. 巴坦妮芙九項健康動作基本理念

3. 巴坦妮芙六項健康基本動作

下午:巴坦妮芙健康動作的實踐

1. 兩個準備:呼吸與搖滾

2. 六個基本動作的實踐

3. 巴坦妮芙健康動作的發展

第五天

上午:從縱深動作到本真動作

1. 從榮格的集體無意識到懷特豪斯的本真動作

2. 本真動作的意義與程序

3. 本真動作的實踐

下午:與你的陰影共舞

1. 榮格的陰影原型

2. 舞出你的陰影

3. 與你的陰影共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