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微信躲得過「幫我砍一刀」,躲不過「蓋樓」和口令紅包

來源微信公眾號: AppSo(id:appsolution)蔣鴻昌

你的微信躲得過「幫我砍一刀」,躲不過「蓋樓」和口令紅包

最近,你可能已經很少在微信中看到「砍一刀幫我加速」的鏈接了。

過去,這些鏈接遍佈朋友圈、微信群和私聊對話中,彷彿每個人都成了混跡江湖的綠林好漢,買火車票、抽獎、領現金……都要找朋友幫忙砍上幾刀。

「砍價」鏈接的消失源於 10 月底微信又一次升級的外部鏈接管理規範,好友助力、加速、砍價、任務收集被明確認定為違規。

你的微信躲得過「幫我砍一刀」,躲不過「蓋樓」和口令紅包

但這擋不住想借助微信獲得新用戶的企業,尤其是在雙十一這個電商界每年最大的盛會來臨之際。

當砍價鏈接銷聲匿跡後,各種帶著特殊符號的口令又開始在微信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什麼是「口令」,就像它的本意——用來區分敵我時的暗語——一樣,流傳在微信裡的口令也像一串神秘代碼,它們多由引導語,具有識別、標記功能的特殊識別碼和一個鏈接組成,引導用戶複製當前口令,然後打開目標 app 自動識別,跳轉到助力或購物的頁面。

拼多多的百元現金活動,就通過口令在微信中傳播:參加活動者可以隨機獲得一個現金紅包,但只有在限定時間內湊夠 100 元才能提現。讓現金紅包增加的唯一途徑,就是將鏈接發給好友,讓他們幫忙助力。

正常的拼多多口令是這樣的:

你的微信躲得過「幫我砍一刀」,躲不過「蓋樓」和口令紅包

其實這個口令也在不斷變化,比如「100 元」會變成 emoji 符號,鏈接的域名也在每次分享時不斷變化。

一些聰明的參與者很快發現了這個遊戲的奧秘:讓儘可能多的人點擊或複製自己的口令,而唯一可以提高點擊率的方法就是有吸引力的文案,因此圍繞口令衍生出了很多讓人哭笑不得的「二次創作」。

有設置懸念的:

你的微信躲得過「幫我砍一刀」,躲不過「蓋樓」和口令紅包

你的微信躲得過「幫我砍一刀」,躲不過「蓋樓」和口令紅包

土味情話:

你的微信躲得過「幫我砍一刀」,躲不過「蓋樓」和口令紅包

走近科學:

你的微信躲得過「幫我砍一刀」,躲不過「蓋樓」和口令紅包

當然,你點進去或者複製了文案,也是看不到「答案」的,只是為發佈者湊夠 100 元增添了一份力量。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2017 年,支付寶為了應對在線下支付場景增長迅猛的微信支付,推出了掃碼領紅包的推廣活動。規則很簡單,用戶分享自己的紅包鏈接或口令,點擊的好友和分享者都會隨機獲得一個現金紅包。

支付寶為這場活動投入了 10 億元,吸引了成千上萬人參與其中,微信、QQ、微博都成了鏈接和口令的分發場。今天拼多多口令裡的「小白兔」、「小明」也早就出現過。

你的微信躲得過「幫我砍一刀」,躲不過「蓋樓」和口令紅包

而目前在微信上,和拼多多的百元現金活動一時瑜亮的是天貓雙十一的「蓋樓」:淘寶用戶可以拉自己的朋友,五人組成一支隊伍,通過做任務領取虛擬獎勵——「喵幣」,再用喵幣「蓋樓」。

這個遊戲還引入了競爭機制,系統每天自動匹配兩支樓層數接近的隊伍進行 PK,獲勝隊伍獲得對應場次的紅包獎池。用於蓋樓的「喵幣」,除了通過簽到、瀏覽商品等任務獲得,最好的辦法是邀請其他的好友幫忙助力。

所以,這也成了一個「拉人頭」的遊戲,作為國民級的社交軟件,微信自然也成了「蓋樓」的隊伍邀請助力的主戰場,蓋樓助力同樣通過口令傳播。

你的微信躲得過「幫我砍一刀」,躲不過「蓋樓」和口令紅包

從目前的觀察來看,圍繞蓋樓助力口令的二次創作不及拼多多的口令「精彩」,但熱衷於蓋樓的淘寶用戶在邀請好友時的熱情毫不遜色。

本質上,口令紅包和砍價鏈接並無不同,它們都以現金作為激勵,將用戶增長作為終極目的。參與過口令紅包的很多人發現,未使用過拼多多的新用戶,助力時的金額更大;同樣沒有參加過「蓋樓」的淘寶用戶,助力時可以幫好友蓋的樓層也更多。

為什麼砍價鏈接被認定為違規,口令卻能在微信上暢通無阻呢?

其實早在 2018 年 5 月,微信就明確,「朋友圈內不允許發佈及傳播具有識別、標記功能的特殊識別碼、口令類信息。」

最新的外鏈管理規範更是明確,所有在微信傳播的外鏈都不能帶有類似的口令。

你的微信躲得過「幫我砍一刀」,躲不過「蓋樓」和口令紅包

但想要徹底封禁口令並不容易,設置口令的平臺已經能夠自動變換特殊字符和域名,甚至可以不使用鏈接,只以字符的形式傳播。對於這種高頻變換、規律又難以捉摸的暗語,如果微信出手「嚴打」,很可能會對用戶正常的聊天造成誤傷。

在一場場貓鼠遊戲中,口令紅包總能佔據上風。

口令並不是拼多多的原創,它來自阿里巴巴。2013 年,淘寶和微信先後「封殺」了對方:淘寶的鏈接從此也無法再在微信內打開。

雙方間的封殺之後還不斷升級,甚至擴大到了關聯公司的業務上,包括阿里系的打車應用無法在微信上進行紅包營銷,微信二維碼被禁止在微博上傳播等等。

你的微信躲得過「幫我砍一刀」,躲不過「蓋樓」和口令紅包

淘口令是淘寶重新進入微信的權宜之計,但它一直沿用至今。一件件淘寶商品的鏈接,變成了像亂碼一樣的口令,併成功培養了用戶「複製口令——打開淘寶——自動跳轉到商品鏈接」的習慣。

這也是砍價鏈接被禁止後,拼多多立刻改用口令紅包的原因。

在實際交易總額(GMV)和市值雙雙超越京東後,拼多多開始面臨頭部電商平臺的共同難題:用戶增長放緩,獲客成本大幅提高。

今年 618 大促期間,拼多多推出的「百億補貼計劃」,讓很多一二線城市消費者成了它的用戶,但與此同時,微信的新規也讓拼多多在下沉市場的獲客受到了影響。口令紅包,是拼多多不得不做的事。

你的微信躲得過「幫我砍一刀」,躲不過「蓋樓」和口令紅包

iPhone、茅臺都是拼多多「百億補貼」的對象

淘寶同樣在下沉市場發力,過去兩年,源於支付寶的迅速下沉和普及,也源於下沉市場的激烈競爭培養了用戶的購物習慣, 淘寶新增用戶中超過 70% 來自於下沉市場,淘系在下沉市場人群中的覆蓋率已經超過 40%。

作為雙十一活動的首創者,阿里巴巴希望藉助一切營銷把活動推向巔峰,每一年雙十一的營銷活動都在變化,規則也越來越複雜,但不變的是它希望藉助人際傳播,拉動每一個還沒使用過淘寶的新人成為淘寶用戶,讓最近沒有購物行為的老用戶投身雙十一的消費大潮。

去年是「疊貓貓」,今年是「蓋樓」,明年一定還會繼續。平臺只需要制定好規則和自動化生成機制,然後付出現金激勵,就能迅速獲得成千上萬的「地推員工」,將口令、鏈接貼遍互聯網的每個角落,互聯網公司的增長變成了簡單粗暴的「拉人頭」遊戲。

在一場場聲勢浩大的活動中,不想參與其中的用戶和微信是唯一受傷的兩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