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砸錢”轉型資本中介

□本報記者 羅晗

今年以來券商發債規模已逼近8000億元,單月發債規模最大的3-4月正值兩融餘額陡增之時。中國證券業協會(以下簡稱“中證協”)最新數據顯示,重資產業務已經成證券業的主要收入來源。業內人士指出,券商通過發債等途徑補充資本,在重資產業務上佔得先機,旨在從通道型中介轉型為資本型中介。

發債規模或為歷史第二高

Wind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1月8日,券商共計發行7711.8億元債券(含證券公司債、短期融資券),發行總量僅次於2015年的10370.7億元。其中,短期融資券發行量達3513億元,僅次於2014年的4114.9億元。

從券商月度發債規模來看,今年3月發債規模陡增近1.5倍至997億元,4月更是達到今年以來的“巔峰”,發債規模達1074.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此時大盤正經歷快速上漲,市場情緒高漲,交易十分活躍。

Wind數據顯示,上證綜指在3月初攻破3000點,在4月下旬開始向下調整。從兩融餘額來看,今年1月份月度增量還是-275.14億元,到2月末就轉正為764.77億元,3月達到高峰,當月兩融餘額增量為1175.8億元,4月則下滑至376.62億元,5月大盤跌落至3000點以下,當月兩融餘額新增額度再度轉負。

分析人士指出,券商發債節奏與兩融業務息息相關,而且由於發債需要事先安排並報送審批,相對於股市行情和兩融業務情況,券商發債有一定滯後性。

4月後,券商發債規模有所回落,但是5-10月期間,除6月發債量不到400億元外,其餘月份發債規模均超700億元。其中,7月、8月發債規模接連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分析人士指出,7、8兩月發債規模增加,主要是由於短融發行規模上升。6月,為緩解部分券商的流動性風險,央行接連提高國泰君安、中信證券等券商的短期融資券餘額上限,通過頭部券商向中小非銀機構傳遞流動性。

發展重資產業務

事實上,兩融業務作為重資產業務(包括資本中介業務和自營業務)的重要部分,是券商近年來積極發展的業務之一。業內人士指出,國內證券公司正從通道型中介轉向資本型中介,補充資本必不可少。

據統計,從上市券商前三季度利息淨收入來看,國泰君安以40.28億元位居第一,前十名還有海通證券、中國銀河、廣發證券、申萬宏源、中信證券、華泰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光大證券。

而利息淨收入排名靠前的券商發債規模也較大。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發債規模最大的是招商證券,發行了748億元債券,其次是中信證券、廣發證券,分別發債597億元、503億元。發債200億元以上的還有中信建投、華泰證券、國信證券、申萬宏源、國泰君安、海通證券、東方證券、渤海證券、光大證券等,與利息淨收入排名靠前的券商基本吻合。

目前,重資產業務已經成為券商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中證協官網數據顯示,131家證券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2611.95億元,其中,證券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878.71億元,利息淨收入347.38億元,兩項收入合計佔總營業收入的46.94%,而此前一直是券商營收支撐的經紀業務收入佔比不到25%。

“隨著證券業競爭加大,作為傳統支柱的經紀業務增長空間受擠壓,難以成為盈利增長點,而隨著資管新規的推出,通道業務受阻,券商亟待轉型。重資產業務門檻高、盈利豐厚,成為券商佈局重點,但重資產業務本身就意味著要消耗大量資金。所以近年來,頻頻可見券商上市、增發、發債,通過多途徑補充資本,希望在資本中介及自營業務方面佔得先機。”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