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橋戰鬥舊址見證輝煌歷史

十年征戰幾人回,又見同儕並馬歸;江淮河漢今誰屬,紅旗十月滿天飛。

1940年,抗日戰爭進入到了相持的階段,為了堅持抗戰,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奉命率主力部隊挺進蘇北,在黃橋地區建立了根據地,創造了中國革命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蹟,陳毅同志曾經充滿正氣、情緒激昂地賦詩歌頌了這著名的戰役。黃橋戰鬥舊址,包括新四軍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蘇北指揮部、第三縱隊司令部、黃橋決戰支前委員會舊址,憑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成功入選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橋戰鬥舊址見證輝煌歷史

新四軍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舊址

丁文江(1887~1936年),著名地質學家,其故居位於黃橋鎮米巷10號,系清代園林建築。傳唱不衰的《黃橋燒餅歌》在這裡誕生,譜寫了一曲當地群眾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炮火紛飛、把燒餅源源不斷地送到前線陣地的壯麗凱歌。

黃橋戰鬥舊址見證輝煌歷史

新四軍蘇北指揮部舊址

1924年,著名書畫家、高級工程師韓士元(1898~2001年)與何季甫、何季生、嚴則韶、丁廷楣、丁廷標捐資一千銀元,租賃黃橋布業公所為校舍,創辦了私立黃橋初級中學,位於黃橋鎮珠巷街東首,系仿德式建築。

黃橋戰鬥舊址見證輝煌歷史

新四軍第三縱隊司令部舊址

嚴士俊,1891年生人,自幼學徒,肯吃苦,善鑽營。他於一九零九年創辦了復興(取國家圖富強、民族求振興之意)油坊,主要生產豆油,兼榨菜籽油、花生油經營。嚴士俊復興油坊會客樓,位於黃橋鎮東進東路123號,系清代建築。

黃橋戰鬥舊址見證輝煌歷史

新四軍黃橋決戰支前委員會舊址

何斐(1465~1541年),以御史監軍鎮壓四川鄢本恕起事。何氏宗祠(清代擴建),位於黃橋鎮珠巷街124號,溯至明清先後出了四進士、十舉人、三十貢生、三百秀才,科甲蟬聯,簪纓接踵,且著述頗豐,多為正直廉潔之士,屬於何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有江北第一祠之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