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堅守,福清“西池造”的故事仍在繼續

走過140多年,

城頭鎮西池村傳統手工製陶的故事仍在繼續。

這裡,

曾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一枝獨秀,

是遠近有名的製陶大村。

從房樑上的瓦片,

牆根的煙囪,

到灶旁的米缸、水缸,

都有可能是源於“西池造”。


三代人的堅守,福清“西池造”的故事仍在繼續


如同村民們口耳相傳下來的,西池村的製陶手工藝無非是“老師傅帶學徒,學徒出師,既而成為老師傅”,幾乎每一個普通的西池人家,都有一個製陶好手,或年長、或年輕。

可隨著時代變遷,陶製品經歷興盛衰落。早些年,西池村還有四個手工製陶作坊。但走到現在,僅僅只剩下一家了。


三代人的堅守,福清“西池造”的故事仍在繼續


43歲的張述銘便是這最後一家的當家“掌門人”,不同的是,他已經把小作坊升級了,註冊了“福州珠利陶業有限公司”。

走進張述銘的窯場。這裡和廠房成排、煙囪聳立的現代化廠區完全不同。只有幾座低矮的瓦房、簡易棚架,散落在村道一側,入口處堆著橫七豎八的木材。


三代人的堅守,福清“西池造”的故事仍在繼續



三代人的堅守,福清“西池造”的故事仍在繼續


爺爺是做泥巴的,

父親是做泥巴的,

我從小就在泥巴堆里長大。

三代人的堅守,福清“西池造”的故事仍在繼續


但是即便如此,張述銘還是沒有老一輩人對傳統手工藝的堅持。他直接跳出了西池村,跟水泥玩在一起。直到前些年,父親生病,喚他回家接手家業。

接手“家族企業”,

並沒有讓張述銘成為西裝革履、

發號施令的“老闆”。

已經進入中年,再從學徒開始學習製陶工作顯然是行不通。好在,家裡好些個親戚是父親一手帶出來的製陶好手。離開製陶行業20年,48歲的陳友文被張述銘一家請了回來。而張述銘更多的時候,他給製陶師傅們打下手,晾曬陶坯……沾得一身陶泥。


三代人的堅守,福清“西池造”的故事仍在繼續


30多攝氏度的高溫下,陳友文脫光了膀子站在兩臺大功率電風扇旁,一圈圈地壘著陶坯,汗如雨下。軟硬適中的陶泥在他手中,快速的按、捏成型,特別聽話。他的身旁,數十個做好的陶器整齊排列。


三代人的堅守,福清“西池造”的故事仍在繼續

以前練泥都是用水牛或人工來一圈圈不停反覆地踩踏,現在基本用機器代替。

三代人的堅守,福清“西池造”的故事仍在繼續

拐過幾座低矮的紅磚房,是另一個簡陋的廠房。65歲的陳茂入從身後被薄膜層層包裹好的陶泥堆中,取出一團陶泥,用手工搓揉的方式為陶泥做使用前的“熱身”。然後放在電動轉盤上,雙手靈活地在陶泥上動作,原來軟塌塌的陶立乖乖站起,在陳茂入的一雙巧手下,不到20秒便成型製出一個小陶缽。


三代人的堅守,福清“西池造”的故事仍在繼續


成型後的陶坯還需要經過晾曬、上釉、裝窯爐、燒製、降溫、出窯,才能成為陶器。而這樣的一套程序走下來,至少要花20多天的時間。


百年粗陶,幾代傳承。

從清晨到日落,屋裡,一個個陶胚在老製陶師們的手中快速成型;

屋外,擺滿晾曬場的陶坯,和陽光下閃著亮光的成品陶器,靜靜講述著歲月和時光對傳統制陶荼的證明。

三代人的堅守,福清“西池造”的故事仍在繼續

我們這個公司就是從我爺爺手上傳下來的,目前的產量雖然不算高,但一年大約也能燒10個窯左右。

三代人的堅守,福清“西池造”的故事仍在繼續

晾曬場的樹蔭下,張述銘92歲的爺爺張雄程把目光緊緊鎖在場上的陶器上。在張述銘和親人們的努力下,西池造的粗陶已經走出福清,銷往長樂、連江、莆田等地。


三代人的堅守,福清“西池造”的故事仍在繼續


三代人的堅守,福清“西池造”的故事仍在繼續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粗陶需求量的減少,西池粗陶的傳統手工藝要守住自己的陣地已經很艱難。

三代人的堅守,福清“西池造”的故事仍在繼續

張述銘、陳友文、陳茂入等人一方面堅持不懈地繼承傳統,另一方面也積極地探求如何扭轉“西池粗陶即將斷代的局面”。

為此,張述銘多次前汕頭、宜興等地,考察瞭解傳統手工製陶的延續與傳承,參觀學習現代工業與傳統手工的有機融合。同時,他也希望,有更多的力量,一起來保護西池傳統手工製陶工藝。


三代人的堅守,福清“西池造”的故事仍在繼續


更重要的是,

保護它的技藝和文化精神。

三代人的堅守,福清“西池造”的故事仍在繼續


張述銘說。

(via福清僑鄉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