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雙十一狂歡過後,我們被大數據分成了三六九等

雙十一走到今天,已經有了11年的歷史。淘寶交易額年年攀升,今年更是用了1分36秒,銷售額便突破了100億,用了1小時3分59秒,便達到了1000億。

這場雙十一狂歡過後,我們被大數據分成了三六九等

這一串的數字固然好看,但今年淘寶的雙十一活動,恐怕是被網友詬病最多的一次。提前大半個月便開始的蓋樓活動、提前十天開始的預付金,倒逼著消費者去斤斤計較。那麼,這一切又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這場雙十一狂歡過後,我們被大數據分成了三六九等

  • (一)雙十一活動為何如此複雜?

參與了今年雙十一活動的網友,恐怕都深有體會,想要賺點抵用券真是太複雜了。光光是蓋樓活動,便需要親友的助力。一些網友為了分得隊伍補貼,可謂是求爺爺告奶奶,把自己不常聯繫的朋友都聯繫了一遍。一方面透支了自己的人脈,另一方面也是給淘寶打了一個大大的廣告。

這場雙十一狂歡過後,我們被大數據分成了三六九等

那麼,為何雙十一活動會變得如此複雜?歸根結底,還是出於利益的需要。在經濟學上,這樣的現象被稱為是“價格歧視策略”。這是一種壟斷定價行為,為的就是能讓消費者處於弱勢地位,從而使得壟斷企業獲得更高額的利益。

截止2019年10月,在淘寶上有著將近7億的用戶。在大數據時代,如何去分辨這些用戶是一次性就能花上幾百萬的優質用戶,哪些是為了5元錢優惠券斤斤計較的用戶呢?

很簡單,用的就是各種滿減活動,通過複雜的活動機制,把消費者進行分層。越是沒錢的消費者,越要通過各種複雜的雙十一活動,來達到自己便宜購物的目的。

也就是說,在參與了這場雙十一的狂歡後,我們都被大數據分成了三六九等。

更扎心的是,哪怕雙十一活動再複雜,還是有許多人會趨之若鶩。

這場雙十一狂歡過後,我們被大數據分成了三六九等

  • (二)消費者真的賺到了嗎?

有人說,賺到了,參與活動最後分得了100多元的津貼。

但你可曾想過,自己花費了多少時間在這些無聊的活動裡呢?每天要花上十幾分鍾,完成日常任務賺得喵幣蓋樓,到了晚上又得四處拉人幫自己蓋樓。一天下來,恐怕一兩個小時就扔在了裡面。十天下來,又是多少小時呢?

這場雙十一狂歡過後,我們被大數據分成了三六九等

說到這裡,恐怕大家都明白了。所謂的雙十一活動,就是要讓那些有錢的人不屑參與,讓那些沒錢的人花費自己的時間、精力,去獲得那一部分優惠。

換句話說,像不像是淘寶短暫地僱傭了消費者,讓消費者幫助自己宣傳,最後象徵性地給予了100多元的津貼。

更可怕的是,這100多元的津貼,最後還是要花費在淘寶中。

這場雙十一狂歡過後,我們被大數據分成了三六九等

  • (三)消費者需要的是實惠

消費者當初下載淘寶,為的就是能買到更便宜更優質的商品。消費者參與雙十一,為的就是能獲得優惠。當初的淘寶還沒能一家獨大,不敢明目張膽地做這樣的壟斷定價,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一場場複雜的活動,看似給了消費者不少的津貼,但最終是商家賺得盆滿缽滿。壟斷,損害的永遠是消費者的利益。

這場雙十一狂歡過後,我們被大數據分成了三六九等

也就是在19年下半段,不少淘寶的用戶轉去了拼多多。曾經聲名狼藉的拼多多,也完成了一次轉型,沿著淘寶的老路開始狠抓質量。對消費者來說,拼多多的出現能夠衝擊淘寶的壟斷地位,這是一件好事。至少就眼下來說,對開始傲慢的電商企業來說,無疑算是當頭喝棒。

消費者需要的是實惠,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實體店變得實惠了,消費者就會選擇實體,拿著大包小包滿載而歸。如今我們樂得看見拼多多的崛起,也樂得看見京東、唯品會等平臺依舊搶眼的表現。

為的就是避免一家獨大,開始將消費者分層,開始變著花樣,榨乾消費者每一分的利益。

這場雙十一狂歡過後,我們被大數據分成了三六九等

參考文獻:

[1]李旭光, 劉爽, 王月, & 孫寅. (0). 網絡團購中價格歧視的表現及其對社會福利的影響分析. 第八屆(2013)中國管理學年會——商務智能分會場.

[2]吳劍[1], & 馬自泉[1]. (2017). 電商巨頭壟斷的是與非. 人民論壇(12), 98-99.

[3]鄒開亮, & 劉佳明. (2018). 大數據“殺熟”的法律規制困境與出路——僅從《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角度考量. 價格理論與實踐(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