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嘉麗的獨白:這真不是我的錯

“一白遮千醜,一胖毀所有”。

斯嘉麗的獨白:這真不是我的錯

流口水了麼


作為一個胖子,斯嘉麗(不是你們的寡姐哦)雖然表面上表現的滿不在乎。但作為她的資深閨蜜及最瞭解她的人,斯嘉麗最討厭的就是別人說她胖,雖然她也知道是事實。

前天晚上凌晨2點多,夢中正和帥哥纏綿的筆者被斯嘉麗的電話吵醒,心不甘情不願的接通。

斯嘉麗的獨白:這真不是我的錯

來探探雷神被地球折磨的成啥樣了

雷神在阿斯加德生活了一千年,依然那麼龍精虎猛,一身腱子肉。但是來到地球居住短短的5年間,就變成了一個肥宅。你知道是為什麼呢?”

“你傻逼了還是喝醉了?”

“老孃很清醒,和索爾一樣,都是因為人類環境才導致我們變得肥胖。”

“我去年買了個表”,筆者對著已經掛掉的手機怒吼著。


環境導致肥胖?依據在哪?

美國《新聞週刊》網站近日報道,在過去50年裡,人類總體上變得越來越胖,科學家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我們所處的環境,很可能是全球化、工業化和其他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因素的複雜組合。

《英國醫學雜誌》週刊上一份新研究警告稱,從我們在子宮裡一直到死亡,所謂的“致肥胖”環境會提高我們體重指數(BMI)不健康的幾率。

因為當前,我們所處的是一個“致肥胖”的環境,包括雜貨店的距離有多近、人們使用安全人行道和公園有多容易等變量,在比如電子商務的興起和繁榮,更是讓人們養成了足不出戶進行消費的習慣,於此同時,毒素和微生物在營造“致肥胖”環境也起一定的作用。


肥胖人數數量,超乎想象

世界衛生組織稱,2016年全球肥胖人數超過6.5億人。值得一說的是,全球肥胖程度自1975年以來幾乎增長了兩倍。

為弄清楚緣由,挪威科學家研究了從1963—2008年定期在北特倫德拉格收集的118959人的數據。這些人年齡介於13—80歲之間,他們能代表整個挪威人口。

研究發現,從20世紀60年代到2010年,挪威人的BMI平均值大幅上升,且是從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開始上升的。1970年以後出生的人年輕時的BMI要比之前出生的人“高得多”。

不過,和正常人相比,遺傳上有肥胖傾向的人的BMI上升幅度最大。

在上世紀60年代,遺傳風險最高的男性比風險最低男性的BMI平均高1.2;到本世紀頭10年,這一差距升至2.09。

女性中,這一差距在上世紀60年代為1.77;到本世紀頭10年為2.58。所以研究人員認為,BMI提高可以用“致肥胖”環境與個體遺傳特徵相互作用來解釋。


肥胖無法避免,但可控制

“原來世界上,有這麼多人和我一樣是胖子,那我就放心了。減肥什麼的,再見啦。”

這又是斯嘉麗這個小婊砸的最新宣言。

但筆者提醒大家,雖然吃得太多,運動不夠是肥胖流行的原因,;雖然肥胖從整體上是無法避免,但為了你們的健康,還是要想辦法控制。

既然無法改變自己的基因,就改變所處的環境;如果改變不了環境,也不要放棄自己,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多運動和鍛鍊,才是解決肥胖的理想方法。

比如說跑步、跳繩、拳擊、游泳等等,長期堅持下去,一定會取得效果。

所以說,現在趕緊行動起來吧,廣大的上有老下有小的職場中年人們。

對於每一個人,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才是對家庭最好的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