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顏值逆天的文物?

不音歷史


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中國歷史上八件顏值最高的文物,簡稱“顏八件”。以下是具體,排名不分先後。

第一件,金蟬玉葉

這件文物產自明代,出土時間是1954年,被髮掘地址是:蘇州五峰山博士塢的明代進士張安晚家族墓地14號墓,館藏地點:南京博物館。

這件文物被出土時就曾驚呆了考古人員,這晶瑩剔透玉葉,這亮閃金燦的金蟬,真真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經鑑定,這隻金蟬的含金量達到了95%,而承託金蟬的玉葉則是新疆和田所產羊脂白玉精工雕琢而成。這件文物不僅鑑賞價值極高,還被稱為15世紀下半葉明代中期的傑作。

第二件,隋嵌珍珠寶石金項鍊

此文物產自隋代,出土時間是1957年,被髮掘地址是:陝西省西安市李靜訓墓,館藏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這件文物不僅顏值極高,還是我國極其珍貴的國寶級文物。這件文物被出土時雖已在地下被埋藏了1500多年,但項鍊周身依舊璀璨奪目,其項鍊中間被24顆珍珠包裹的雞血石色澤光亮,是極其罕見的。雞血石下面的心形吊墜則是寶藍色青金石,它將雞血石襯托得更加雍容華貴。這樣的藝術精品,是目前舉世無雙的瑰寶。

非常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件文物的主人並非美人或者后妃,而是一位年9歲的小女孩。沒錯,這件文物是在一個隋代小孩墓裡被發現的。

墓地主人叫李靜訓,字小孩,所以人稱李小孩。她是北周、隋代李將軍家的千金,同時也是北周宣帝與皇后楊麗華的外孫女,自幼深得楊麗華寵愛。

可不知何故,這個一直被外祖母楊麗華捧在手心裡的女孩竟在9歲那年夭折了。她去世後,楊麗華悲痛欲絕,為了寬心她下令厚葬外孫女。她下令厚葬的結果是:僅珍貴陪葬品就達230件。這些陪葬品還多是稀世珍品,大概,也只有這樣的極致奢華葬法才能稍寬楊麗華的心了吧。

第三件,隋鑲金口玉杯

這隋鑲金口玉杯與第二件一樣,同是出自李小孩之墓。

這個玉杯通體光素無紋,造型簡練卻不失奢華,其杯口則是用純金打造而成。這種拋光細潤、製作精細的“金配玉”頗有宋代詞人“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既視感。

第四件,曾侯乙青銅尊盤

曾侯乙尊盤產自戰國早期,出土時間是1978年,被髮掘地址是湖北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館藏地址是湖北省博物館。

這是一件只一眼便可被它的細節征服的文物,文物的每一寸都經過了精細的雕琢,其精細程度直讓兩千四百多年後的我們驚歎不已。這樣的文物,自然也是春秋戰國時期最複雜、最精美的青銅器件無疑了,沒有之一。

第五件:戰國水晶杯

戰國水晶杯產自戰國,出土時間是1990年,被髮掘地點是: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館藏地點是杭州博物館。

很難想象,這樣一件現代感十足的物件竟是出自幾千年前,肉眼看去,這個水晶杯與我們現在使用的玻璃杯在外觀上並沒有太大區別。

這樣的製作工藝,讓今時的研究專家也難以置信。他們推斷戰國水晶杯可能使用了和玉器一樣的製作方法,用了管鑽的方法;也可能使用金剛砂磨。

但具體這個水晶杯採用的是怎樣的製作工藝,尚無明確定論。

第六件:白玉漁家樂船形擺件

白玉漁家樂船形擺件產自清代中期,出土時間不祥,其他均不祥。

漁船採用整塊和闐玉雕成,玉色乳白,有黃色沁斑。該漁船採用陰刻、陽雕、透雕、圓雕等多種技法還原了一幅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清代漁家樂生活畫面。

第七件,痕都斯坦玉

痕都斯坦玉產自乾隆年間,實際上這個稱呼一直被認為是乾隆自創。這種玉因為顏值極高而深受乾隆青睞。

因為顏值極高,就連大學士紀曉嵐也曾在《閱微草堂筆記》讚道:“今琢玉之巧,以痕都斯坦為第一”。

第八件,金鏨雙龍戲珠鐲

金鏨雙龍戲珠鐲採用純金和珍珠打造,其奢華程度和工藝精細程度讓人驚歎。從龍的設計便可知:它定是古代妃子的首飾無疑了。

在這“顏八件”之外,還有一個文物因為長相酷似明星王祖藍而受到關注。它便是五代十國時期帝王王建陵墓被髮掘的陶武士俑。


陶武士俑產自後蜀,被髮掘地址是成都市雙流縣籍田鎮,館藏是地點是:永陵。


記者李滿



先來看看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的一尊雕像吧,館內展出的主要是印第安人文明遺存,上面一尊雕像的顏值不算高,但因為有點萌,金兔就把它放在這裡了。再來看看國內有哪些顏值逆天的文物吧。

1.明/金蟬玉葉(南京博物院)

金蟬玉葉出土於江蘇省吳縣市五峰山。這是一隻神形畢俏、金光閃耀的蟬立於玉葉上,蟬的側身翹足,雙翼略張,嘴巴微開。玉葉是用新疆的和田羊脂白玉精工琢磨而成,葉片打磨細薄呈凹弧狀,分為八瓣。

2.清/芙蓉石蟠螭耳蓋爐(南京博物院)

這是乾隆時期的一件文物。乾隆的審美比較撲朔迷離,他喜歡大而花哨華麗的器物,追求花飾上的極致與張揚。有時候乾隆的審美也很清新,比如這件充滿少女心的文物,它的顏值可以說是相當高了,櫻花粉的色調,看起來給人一種初戀般的感覺。

3.東晉/玻璃罐(南京博物院)


出土於南京仙鶴觀高崧家族墓。

4.清/痕都斯坦玉器(故宮博物院)

根據專家的多方考證,“痕都斯坦玉”應該是乾隆自創的一個專有名詞。

乾隆愛玉成痴,將已有的玉文化和玉的製作不遺餘力的發揚,由此,乾隆年間的玉器製作就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頂峰。除了本土的玉器之外,乾隆年間還引進了國外的玉器種類,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來自北印度和巴基斯坦進貢的玉器,也就是痕都斯坦玉器。



即便是現在,痕都斯坦玉器還很值錢,比如在2004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件痕都斯坦玉器就以924.64萬元成交;2009年拍賣了乾隆時期的痕都斯坦白玉壺、白玉鑲金嵌寶洗,分別以151.9萬和148萬元成交。

5.清/粉紅玻璃-冰紋缸(瀋陽故宮)

6.清/紫色玻璃描金花卉紋盆(瀋陽故宮)

7.清/黑緞嵌點翠鳳戲牡丹鈿子(瀋陽故宮)


8.清-粉荷花吸杯(湖北省博物館)

最後再來看看宋朝的鈞瓷吧。

鈞瓷是中國五大名瓷之一,極具觀賞性,從宋徽宗起,鈞瓷就被定位皇家御用品,也就是隻允許皇家擁有,民傢俬藏就是犯法。所以在宋朝就有“黃金有價鈞無價”“縱有家產萬貫,不如鈞瓷一件”之說法。

鈞瓷的顏值是非常高的。

比如這些:






當然,以上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畢竟我國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而有些文物的顏值確實頗為驚豔,讓人看一眼就喜歡上了。

不知道你最喜歡哪一件文物呢?

歡迎評論區留言哦。


金兔歷史


古今中外,逆天的文物古蹟有很多,我在這裡簡單的介紹一個,歡迎各位看官補充說明。

1.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

法國從非洲的加蓬共和國進口了一批鈾礦,可是鈾礦的含量只有0.62%,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明顯被提煉過的鈾礦。最後工程師們來到加蓬共和國調查,竟然發現了一座核反應堆,最不可思議的是這座核反應堆竟然有20億年的歷史!並且還可以成功的運行!

2.戰國水晶杯

1990年10月,在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出土了戰國時期的水晶杯。
戰國水晶杯與我們現在使用的玻璃杯在外觀上並沒有太大區別,如果不說明,大家肯定以為是現代工藝製造的玻璃杯。

3.素紗單衣

紗衣是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文物。它的奇特之處在於,整件紗衣用料2.6平方米,重49克,即使是在現代,用高科技手段也無法制作這麼輕的紗衣。


4.不鏽鐵柱

在印度德里矗立著一根公元五世紀的鐵柱。鐵柱哪兒都有,並不稀奇。可是這跟鐵柱矗立千年卻不生鏽,這令科學家很是驚奇。


李論


不多廢話,大家自己品評。

一、六龍三鳳冠

明神宗的孝端皇后這件六龍三鳳冠繡有六條金龍,三隻鳳凰,呈騰飛之狀。加上紅藍寶石128塊,大小珍珠5449顆,以及對稱珠花等等,精美異常,一面世便驚豔了世界。

二、壽山芙蓉鏈章



三“藍釉描金粉彩開光轉心瓶”

轉心瓶由內外兩個瓶組成,外瓶表面一般做成鏤空,內瓶則有著花鳥蟲魚或者人物造型等各種圖案。


內外瓶之間可以旋轉,人們可以通過外瓶的鏤空,來欣賞內瓶不同紋飾的變化。

它的製作難度極大,需要緊密契合而又相當靈活,才能達到欣賞效果。

在燒製的時候,窯工沒有測量溫度的科學方法,只能憑藉感覺和經驗,而且每批次的瓷土的收縮率還不一樣。

因此,製作這樣的轉心瓶廢品率很高,也只有宮廷才能生產。

四、南宋白玉荷葉杯


五、金代練鵲銜蜻蜓玉冠飾

六、戰國晚期漆木虎座鳥架鼓


七、明金累絲鑲寶石帽頂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最美不過冷兵器,顏值逆天非奇兵。

鱷魚剪:這把體積較大的冷兵器就是清朝時期,讓人聞風喪膽的最神秘、最恐怖的冷兵器之一;因該武器外表裝飾採用了鱷魚頭的設計,鱷魚型的齒牙鋒利無比,如不幸戰場上被該兵器剪到,不管什麼部位都能輕鬆給你卸下,非常恐怖。該兵器質量非常的笨重,能駕馭它的只能是勇士。該冷兵器不但具有剪子的功能,還具有劈、砍、殺、刺等刀的作用。

雞刀鐮,心意門雙器械之ー,亦稱擁花腰子,流傳於山西,相傳為心意拳創始人姬龍峰所創。全長約80釐米,包括鐮身、雞嘴、雞冠、鐮刃、鐮脊、鐮格、鐮柄、鐮首。其特點:小巧輕便,順形應勢,借力裡鑽,能攻能守,利於近戰,既可單練也可和長、短等器械對練。基本技法有:拉、帶、掛、挎、鉤、纏、啄等。

最後這個就厲害了,你大可以隨意想象其逆天顏值,因為它美到被上天所妒,已然無蹤可尋。它就是中國鐸刃。中國唐朝南方的一種怪異奇門兵器,我們只能在古書中看到它曾存在過。因為這種兵器太怪異,怪異得讓人無法想象。這種兵器無尖無刃,卻劇毒無比,而且打死人沒有血。唐·段式成《酉陽雜俎》:“南蠻有毒槊,無刃,狀如朽鐵,中人無血而死,蠻中呼為鐸刃。”






刀客天下


第一件:戰國中山王墓中的錯金銀四龍四鳳銅方案

第二件:越王勾踐劍

第三件:馬王堆一號漢墓中的素紗襌衣


偶街


三星堆遺址是距今4800~3100年地處成都平原的古蜀文明。其青銅器與中原殷商青銅器外觀差異明顯,今天展示兩件逆天青銅器。

一,奔奔車標

上圖是梅賽德斯奔馳的車標,下圖是三星堆青銅文物。

就問像不像!該物外形像車輪,有條幅有輪圈,但厚度不夠,因此肯定不是車輪子。同時也看不出來有什麼生活上的實用性器物,我猜測作為裝飾件或法器的可能性較大。作為古代文明,肯定有事物崇拜,中間五星像天上的星星,外面一圈像太陽或月亮,整天像個發光的太陽。很有可能是一件法器或建築物裝飾件!

二,青銅樹



作為遠古文明,能製造出如此大的青銅樹,一定是青銅技藝發展到巔峰狀態的結晶,已出土的青銅樹還不止一件。作用估計還是跟崇拜有關。現在搬上銀屏的兄弟物件如下


震驚到了我們的狄大人,元芳你怎麼看?


鍵鼠俠


當代的很多工藝品都非常好看,但是有很多是由機器製成的,而且裡面添加有現代的一些化學用劑。但是,在我們古代的時候,所有工藝品都是那些藝術家們用純手工來打造的。下面小編就帶呆家來看一看我們國家以前有哪些非常令人驚豔的文物。

芙蓉石蟠螭耳蓋爐

這件是清代乾隆時期的一件文物,整個都是粉色的。你遠遠望過去,這件文物就好像是初戀的感覺。不僅僅是顏色好看,而且它的整個造型的雕刻都非常的精美。這是現在的機器不能夠完成的。

玻璃杯

你可能會覺得不就是玻璃杯嗎?現在滿大街都是。那我現在就告訴你,你錯極了。小編給你介紹的玻璃杯是我們幾千年前的玻璃杯。第一件是西漢時期的玻璃杯,它的整體是通透的藍色,就好像把整個天空或者海洋裝進了杯子裡一樣。不知道幾千年前是誰在用它飲酒。第二個推薦的是瑪瑙梅花杯。這件文物是明朝時期的。整個杯子是梅花的形狀,把手上也有一朵小的梅花,顏色是透亮的,有一種琉璃的感覺。

胭脂水釉茶圓

這件文物現在收藏在北京博物館裡,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就覺得是心動的感覺。這件文物的顏色不是一般的粉色,而是有一種胭脂粉的感覺。

海藍寶碧璽綴飾

這件掛飾好像是現在的彩色玻璃一般,但是彩色玻璃卻沒有它的通透和純潔。它就好像從遙遠的世界凝結的一塊冰,它雖然簡單,但是從它身上你似乎能看到幾百年的歷史。

玻璃罐

這件玻璃罐來自東晉時期,它的樣式是很簡單的。但是正是因為它的簡單,才能夠體現出技藝的精巧。雖然它是破碎了,重新粘在一起,但是正是因為這種破碎的殘缺,才導致了一種殘缺的美感。

霽藍釉白龍紋梅瓶

這是一件來自明朝的梅瓶,整件瓶子的藍色是近乎於深藍的天空色。上面的白色龍紋肉像是幾多不羈的雲彩,而且整個龍的腦袋也有一點萌萌的感覺。

北魏藍玻璃小碗

這件小碗是北魏時期的,它是我們自己製造的玻璃。這件純手工的玻璃小碗,不論是從顏色還是形狀上都是一流的。

北魏玻璃壺

這件玻璃壺雖然破碎了,但是卻是破的有藝術感。那個缺口就好像是整個藍色想要衝破壺體,嚮往外面的世界。如果在壺的外面打上光的話,就會更加的奇幻美麗。

黑緞嵌點翠鳳細牡丹鈿子

這件文物的藍色不同於其他的藍,就好像來自宇宙深處的凝望。在電視劇裡經常見到這種形式的飾品,但是我們見到的電視劇裡的這種東西也是遠不及這件物品的萬分之一。翠羽是用的動物的羽毛一點點粘上去的,工藝十分精美。但是小編現在不提倡用動物的身體來滿足我們自己的私慾。

上面就是我們國家珍寶級的文物,我們不僅僅要多它的製作工藝感嘆,更要向以前的古人們學習。










吃貨奇點小神神啦


你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

文物是歷史文化的遺存,是祖先留給後世的瑰寶,每一件文物的背後都有一段曲折的故事,一眼千年,文物中折射出中華文化的不朽魅力。

作為一個大俗人,我喜歡的文物是這樣金燦燦的:

海昏侯墓金餅(江西省博物館)



還有這樣金燦燦的:

金鏨花嵌珠杯盤(故宮博物院)

作為女孩子,對於好看的首飾也毫無抵抗力,特別是做工精細的物件:

金鏨雙龍戲珠手鐲(故宮博物院)

有了手鐲肯定還會有耳墜:

採蓮童子耳墜(南京博物院)

每個女孩都有一個漢服夢,鳳冠霞帔,嫁給那個最愛的人:


金鑲寶鈿花鸞鳳冠(寧波博物館)

穿上漢服必定少不了那一支簪:

孔雀口銜珍珠金簪(赤峰市博物館)

如果挽上一個漂亮的髮髻,那麼就需要配上一頂簪:


金鑲寶“一鷺清蓮”頂簪(寧波博物館)

愛一樣東西,並不只愛它的一種形態,而是它的所有樣子都喜愛:

鴛鴦蓮瓣紋金碗(陝西博物館)

漂亮的首飾真的是女人的最愛:

金嵌寶鳳凰分心(江陰博物館)


看到這麼多金燦燦的文物你有沒有心動?雖然買不到這些文物,但是努力賺錢還是能買到金燦燦的金子的。

最後祝願大家身懷鉅款,腰纏萬貫。


疑今察古幾復


對於顏值我的認識可能有些特殊,就比如我覺得顏值逆天的文物,像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那種就太過花哨了,而像青釉提樑倒注瓷壺又太素雅了,所以我喜歡上了一些不走尋常路的文物。

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

青釉提樑倒注瓷壺

要說顏值逆天的文物,我覺得還是新石器時代陶鷹鼎,這是件非常特殊的文物,我第一次見到的時候就被它吸引住了,因為文物給我們的感覺,一般都是中規中矩,或是非常大氣磅礴的,而像陶鷹鼎這種很萌,不太正經的文物則非常的少見。

新石器時代陶鷹鼎

陶鷹鼎是仰韶文化時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的文物,別看這件文物長得不太正經,人家可是一件國寶。陶鷹鼎是在1957年,陝西太華縣太平莊的一位農民,在自家地裡犁地的時候,被從土裡挖出來的,它的外形是一隻肥鳥的形象。

1958年,在考古隊到達了太華縣考古時,在當地發現仰韶文化遺址,出土了陶鷹鼎的那位農民,就將這件陶器送給了考古隊,而在這之前,可憐的陶鷹鼎當了一年的雞食盆,因為陶鷹鼎,高35.8釐米,口徑23.3釐米,當雞食盆還挺合適的。

從上面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陶鷹鼎外形是一隻有點肥的,健碩的雄鷹,它的雙腿非常粗壯,兩羽貼在背上,尾羽下垂,拄在地上支撐著身體,最有意思的是這隻雄鷹,瞪著眼睛,喙部呈現出很優美的弧度,加上頗有氣勢的造型,就像正在一搖一擺巡視著自己的地盤一樣。<strong>

在我們的印象中,仰韶文化的文物,主要是以彩陶為代表的,其實仰韶文化時期很多的文物,外形也是特立獨行的,而陶鷹鼎的出土,也讓我們瞭解到了仰韶文化,在藝術造型上也是有很獨特的風格的,不管是在文物價值,還是藝術含量上,陶鷹鼎都具有很高的地位。

仰韶文化中造型獨特的陶器--鴞面像

後來經過考古學家的考證,這尊造型呆萌的陶鷹鼎,是出土在一座成年女性的墓葬中的,從他的造型來看,考古學家們推斷,陶鷹鼎應該是在祭祀的時候用的,屬於當時禮器的一種,加上至今為止,新時期時代出土的,以鳥為造型的陶器,就這麼一件,也更增加了陶鷹鼎的文物價值。

正面的陶鷹鼎

這件陶鷹鼎,保存得也非常完好,造型可愛,形態十分的逼真,所以我覺得新石器時代陶鷹鼎是一件顏值非常逆天的文物。另外我還比較喜歡的兩件文物是西晉小鳩車和人頭壺,也挺好看的。

西晉小鳩車

人頭壺(新時期時代)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