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朝軍事力量強悍,勝率超過80%,卻被抹黑為“孱弱”

宋朝沒有建立大一統王朝,也沒有統一天下,宋朝只是當時的一個國家,而且還分為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周圍先後還面臨著遼國、金國、西夏、蒙古國等遊牧民族的威脅,經常會被打得簽訂屈辱條約來求和。可為什麼人們經常會說到“唐宋元明清”,將宋朝和其他四個都建立了大一統的王朝並列在一起呢,而且許多人對於宋朝的印象並不差,認為宋朝確實是一個經濟繁榮的大國,這是為什麼呢?

宋朝的建立結束了分裂的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地區的百姓終於再次迎來了漢人的統治,全國基本統一,如此,宋朝的建立也可以說是眾望所歸的。宋太祖趙匡胤稱帝后,定下了先南後北而統一全國的戰略,但可惜大業還未成,他就忽然去世了,弟弟趙光義繼承皇位,民間相傳太祖是被趙光義害死的,不管怎麼說,趙光義繼承了皇位。他穩固統治皇位後,繼續國家統一事業,連年征戰,滅掉北漢後,不顧大臣的反對,打算北伐遼國。

此朝軍事力量強悍,勝率超過80%,卻被抹黑為“孱弱”

趙光義死後,大業並未完成,但接下來的歷任皇帝卻是沒有能夠擔此重任的了,國家的軍事實力始終沒有發展強盛,倒是經濟發展的不錯,北宋時期誕生了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有人還認為北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另外儒學復興,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影響遠志海外,南宋也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發達、科技發展、對外貿易、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的一個王朝,也難怪宋朝會被認為是強大的王朝了。但宋朝的軍事實力真的很弱嗎?

就拿唐朝和宋朝比較,根據史料《新唐書》、《舊唐書》、《宋史》、《遼史》、《金史》等的統計,戰爭規模在萬人以上的對外戰爭,不包括統一戰爭和國內戰爭,宋朝的勝高達70%,這大大地超過了唐朝。可唐朝一直眾人認為是國力強盛的王朝,以武力征服挑釁的遊牧民族,威名遠揚海外,使得萬國朝拜,而宋朝的“靖康之恥”就足夠是中原王朝的一大恥辱了,堂堂兩代皇帝竟然被金軍俘虜,最後兩人客死異鄉。

此朝軍事力量強悍,勝率超過80%,卻被抹黑為“孱弱”

先說北宋的"澶淵之盟",自雍熙北伐慘敗後,宋朝對遼朝就一直心存畏懼,不再主張進攻,而是轉為被動防守,但遼國野心勃勃,不斷地南下侵擾宋朝。宋遼之間的戰爭長達二十五年,一直圍繞著燕雲十六州,遼軍曾經六攻宋境,在滿城、雁門和瓦橋關等地均被宋軍一一擊退,而宋朝也無法重挫遼軍,兩軍形成對峙局面,遼國提出和約,和約不成繼續進攻,宋真宗御駕親征,鼓舞士氣,遼國蕭太后再次提出和約,而趙恆也有此意,於是雙方達成和解,便有了“檀淵之盟”,接下來的百年間,遼宋之間都沒有大規模的戰事,友好來往。

此朝軍事力量強悍,勝率超過80%,卻被抹黑為“孱弱”

金國滅掉北宋後,宋高宗趙構即位,重建宋朝,一路南下,而金軍也緊追不捨,1127年金兵以傾國之力南下渡江,以圖一舉滅亡當時的宋朝,但就是這樣一個處以窮途末路的國家,宋朝軍隊竟然抵擋了金軍的進攻,一敗再敗金軍。當時南宋軍民英勇抗戰,金主帥完顏兀朮決定撤兵北上,在北撤到鎮江時,宋將韓世忠斷掉金軍的後路,以八千人之兵力圍困金兵十萬,雙方僵持一個多月,最後金軍用火攻才打開缺口,得以撤退,而後又在建康被岳飛打敗,從此金國再不敢渡江。

此朝軍事力量強悍,勝率超過80%,卻被抹黑為“孱弱”

金朝滅亡後,南宋又迎來了蒙古國的進攻,蒙古人滅亡“西遼”用了一年時間、大敗“花剌子模”用了一年半時間、征服“波斯和阿拉伯”用了八年時間、滅亡“西夏”用了10年時間、而征服金朝用了22年時間,但卻用了四十五年的時間才滅掉南宋。在此期間,蒙古軍隊多次南下進攻,但在宋軍的奮勇作戰下,始終無法再進一步。即便中原人民拼死抵抗,但是國家政治已經崩潰,最終無法抵擋蒙古軍隊的鐵蹄。

此朝軍事力量強悍,勝率超過80%,卻被抹黑為“孱弱”

如此看來,宋朝再對外抵抗戰中的表現也是不錯的,可為什麼會被滅掉北宋,後又滅掉南宋,其實在宋朝的眼中,關於勝利的定義是不同的,宋朝認為擊潰敵人就足夠了,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對於侵略的敵人,還是要一一殲滅才好,不然終有一天會捲土重來。宋朝將領認為自己守住城池,那就是勝利了,絲毫不管金軍已經搶劫掠奪了多少的金銀財富和婦女,有一場宋金交戰,5000金兵鐵騎對抗3萬宋軍步兵,結果宋軍死了2萬多,金軍死了3000多,最終金軍撤退,而宋軍就認為自己獲勝了。殊不知這一場場戰爭消耗下去,可不就是越戰越弱了嗎?最終淪落國破家亡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