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科學家聯誼會現有會員三百四十多名

  女性從事科研工作有何優勢?“相夫教子”會不會影響女科學家的事業?上海市女科學家聯誼會成立三十週年紀念大會暨上海科技女性創新文化研討會日前舉行。會上,多位優秀女科學家表示,競爭面前男女平等,女性的細心、韌勁、親和力有助於她們做好科研工作。她們希望更多女性投身科技創新主戰場,讓科技界的“她力量”越來越強大。

  市婦聯主席徐楓,女科學家聯誼會名譽理事長、中科院院士王恩多在會上致辭,祝賀女科學家聯誼會成立三十週年。女科學家聯誼會現有340多名會員,以科學報國、奉獻社會、服務會員為中心,團結和引領廣大女科技工作者,發揮了重要的橋樑紐帶作用。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黨委委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胡麗麗從事激光玻璃、激光光纖基礎研究及製備技術研發30餘年,帶領團隊研製出激光釹玻璃,主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打破國外對我國長期實施的技術封鎖和產品禁運,解決了我國激光聚變研究的戰略急需。釹玻璃研發團隊中的女性不止胡麗麗一人,她領導的研究小組,女性佔66%,今年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巾幗文明崗”稱號。

  胡麗麗對王恩多的一句話深有感觸:“競爭面前男女平等,別人不會因為你是女性而照顧你,也不會因為你是女性就為難你。關鍵是自己要具備競爭能力。”如何具備競爭力?胡麗麗的訣竅是:抓住重要階段的重要問題,儘量擠出時間多看書、多做研究。在研製釹玻璃過程中,針對一些關鍵技術,她帶領團隊做了上百次實驗,每次失敗都不言棄。“女性科研人員的韌性比較強,這是我們團隊成功的一個原因。”

  說起自己的科研生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二十一所電機事業部高級工程師、“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張豔麗一度哽咽。大學讀電機專業的女生是個位數,很多人覺得女性不適合研製電機。入職第二十一所後,她第一次進車間,就因為氣味過敏而嘔吐。一些人勸她轉崗或離職,但她堅持了下來。“3年後,我有幸參加月球車的電機研發項目。那時我才得知,和我一起進單位的兩名男生已經離職。”從那以後,張豔麗先後參與嫦娥三號、四號、五號、火星探測器、空間站、北斗等國家工程配套項目,研製出性能一流的電機。

  笑稱“數學成績不好”的著名作家陳丹燕也在會上發言。她認為,計劃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對女性從事科研有推動作用,因為獨生子女家庭對女孩的培養與男孩一樣全力以赴,有助於她們成才。在陳丹燕看來,隨著獨生子女成長為社會中年骨幹力量,中國女科學家會越來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