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借調到事業單位有前途嗎?

人生遍地是坑


對於“借調”,相信經過這幾年的清理整頓,以及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凡進必考”的人事管理模式,大家都非常清楚,沒有什麼前途了。過去借調七八年十來年的都有,大多都能到借調單位工作,甚至提拔任用。但現在的借調對借調人員來講基本沒有了什麼益處,單純成為借調單位開展某項工作時臨時性補充力量的一種手段,更接近於借調本質。

就目前而言,借調有兩大不成文的原則:一是能不去儘量不去,尤其是黨政機關單位。公務員凡進必考,事業單位也差不多,想靠借調調整到黨政機關工作,直接就是違規行為,也不可能實現。事業單位雖然管理稍微松一點,但想調整單位難度也非常大。借調純粹就是為了給借調單位工作,出力還不討好,沒有任何益處,給原單位年中或者年終考核時,也不增加任何分值,還有可能因借調給自己原來的工作造成影響,讓別人佔了自己的崗位或者編制、位次等。

二是去了趕緊回來,不要影響原單位考核。機關事業單位論資排輩的現象依然十分嚴重,想提拔晉升,或者評定職稱等,都需要排隊。如果因借調,給自己的前途發展造成影響,讓後來者有了插隊的機會,相信誰都不願意。如果實在推不過非要去借調單位短時間工作,儘量在借調期限內回來,或者在工作結束後及時回原單位工作,以避免對個人發展造成影響。

借調期限只有六個月,超期違規,因而想靠借調短時期內改善工作環境的,也真是划不來。以前借調動輒幾年十來年的,即使調不回去,也可以趁借調在城鎮工作,可以照顧家庭、孩子,因而還有一定吸引力。現在借調只有半年時間,這種吸引力也沒有了。

中小學教師借調到事業單位,最直接的影響是職稱評定。職稱評定要求一線工作達到一定工作時間,完成一定工作量,借調後這一條件明顯處於劣勢,會影響自己的個人利益。借調到另一單位,也是為了工作,不可能太輕鬆,因而也沒有偷懶的想法。借調的如果是綜合服務類事業單位,職稱名額少,即使調進去也評不了職稱,對今後發展更為不利。這樣一來,犧牲自己圖的是什麼?這一點一定要想想清楚。當然,事業單位人事管理不如公務員那麼嚴格,也有可能通過簡易化的程序考進借調單位,甚至是提拔任用、崗位競聘等,這就需要有相當的資源和能力。如果沒有這方面的能力,還是建議在原單位努力工作,最起碼個人發展和職稱評定按正常軌道前進,不會受到額外的損失。


公事吧


借調這件事,見過許多。也覺得很有意思,所以樂於回答這個問題。

八十年代那個時候,鄧小平提出領導幹部要知識化,年輕化。

有兩位教師被借調到鄉政府工作。

教師甲曾是專科畢業的一中學的化學老師,上實驗課因教學生製氧失敗,便摔了試管。

於是校長讓他去管教師食堂。一年下來,盤帳時,校長問他食堂賠賺情況。他說,他也不知道賠賺。老師誰借飯票借多少,還沒還他也沒有記帳。

校長氣得差點背過氣去。

後來,正好鄉政府需要一有學歷的中學教師去補充鄉政府文員不足,校長便毫不猶豫地把他奉獻出去。

十多年後,該老師甲成了本縣一著名的鄉黨委書記。

後筆者與該校長談及其人時,該校長闇然說道:他不是一個合格教師,但是一個優秀的黨委書記。

反而很多優秀的教師仍然在學校默默無聞地工作著。

教師乙是一中學的語文老師,每當他上完語文課後下課走出教室,副校長就衝進教室,讓學生晚下課二分鐘,來糾正教師乙在黑板上板書的錯別字。

後與教師甲一樣被調鄉政府工作。不久被提副鄉長兼一鄉辦企業的廠長。據說那個廠一年營利幾百萬。

行為處事很高調。

曾與他一塊吃飯,服務生先上了一盤下酒必備好菜一一油炸花生米。他因此事呵斥服務生,問她這是我們能吃的菜嗎?老闆聞訊過來忙釋到:這個是免費送的。

他說免費送的也不要。要上你的最拿手最好的菜。

服務生無奈把花生米端走啦。

正是: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

借調成就了教師甲乙的人生輝煌,以及一些有門路老師跳出教育的榜樣。甚至形成了甘願清貧,樂於奉獻的老師被認為沒背景,沒能耐的窩囊廢。

現在曾任教的學校有幾個考入了教師編制分到學校後,又被縣城各局委借調走了。

從本來就雞肋的教育借調出去,說不定會成就人生另類輝煌。

但從沒有見到過有從外單位借調到那個學校當教師的,雖然很多學校缺編嚴重。


一襲輕嵐


教師借調到機關單位有沒有前途,關鍵還是看你借調期間能遇到的機遇,以及這個單位的編制情況。

我有一個同學,在重點大學讀了旅遊專業研究生,畢業之後考上了本地一所民辦大學當老師,同時是市裡講解隊的,有時市裡一些重要的活動會抽調一些學校老師組建臨時機構來增援,而我這個同學就是在一次重要的活動上作為講解員,接待了包括市委組織部部長在內一行人員,因為她開朗、侃侃而談的表現,加上她的學歷、工作經歷加持,而當時市裡正在籌建文旅集團,非常戲劇化、瑪麗蘇式的劇情發生了,組織部部長覺得她很適合去文旅集團,而文旅集團也需要她這樣的人才,於是她放棄了教師身份,轉為國企身份,擔任了公司的中層,也就是部門經理,雖然她在公司的表現平平,但是這期間她一直保持和部長的良好互動,部長也當然也相信自己選人用人的眼光,於是她人生的第二個轉折點來了,人才辦要籌建人才集團,這時候部長覺得她本身是人才,又有國企經驗,決定把她推去當人才集團總經理。她的步伐可以說是比別人快了許多,所以其實借調僅僅是一個跳板,關鍵在於在這個平臺上能認識什麼人,有多少發揮空間,能讓什麼樣的領導賞識,如果你能像我這個同學一樣有這樣的平臺和運氣,那麼借調當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如果你只是想安安穩穩地工作,那麼借調期間你的編制仍在原單位,原單位一切晉升、機遇都與你無關,而你如果不能利用借調的時間找到機會留下來(前提是本單位仍有編制並且希望你留下來,就會通過公務員考試針對你的條件有所傾斜,確保你能進來)或者遇到貴人願意提攜你,那麼請給借調設定一段期限,比方說一年,一年內沒有做到上述兩點,就快點回原單位吧,這樣一年的時間,你至少換了環境,結識了新朋友,學了新業務,也是一種收穫,而超過一年之後,這些意義不大了,請儘快回原單位。

最後,如果題主決定借調,請記得借調期間保持和原單位的溝通,讓領導記得你的存在,原單位要有幾個能互相交換消息的同事,保持對原單位新情況的掌握。


昂奴在此


教師借調到其他單位不會有太好的發展。無論你借調的單位有多牛,你多麼能勝任這份工作,但你畢竟不是本單位的職工,評職稱啊,調崗啊,晉升啊等等,都沒有你的份。活卻不少幹,因為教師最拿手的是文字工作,天生筆桿子的料,能者多勞,到了新單位要人脈沒有人脈,要地位沒有地位,雜活累活都是你的。

我之所以這麼肯定的說,是因為有我爸和我哥的經歷支持。

我爸是教師,曾借調到鄉政府宣傳部門10年,期間什麼工作都做過,2001年的時候,政府部門裁員,我爸就又回到學校教書,評職稱什麼的都耽誤了,連教齡都給少了10年。弄得我爸現在和一起上班的同事相比,工資低了2000多塊錢,悔之晚矣。

我哥也曾借調到規劃局上班,那是規劃局剛剛成立的時候,人員不夠,5年的時間,規劃局人滿為患,這些借調過去人員全部打會原單位,我哥也白白浪費了5年的時間。

我認為,借調是沒有前途和出路的,最好還是留在原單位發展。


用戶6250392759


我身邊有個大哥,從2012年借調到我們單位,工作能力很強,極度負責任,深受領導的賞識,可以說是獨當一面的業務骨幹。但是,由於教師出口得經過市委常委會櫃子研究,所以至今還是借調身份,很尷尬。

所以,如果能有高層領導願意替你說話,編制能轉到借調單位可以去,如果原單位找個幹活的人,那就放棄吧,因為作為借調人員你沒關係,就是一個二等公民,髒活累活都是你的,好處半分沒有。


長風破浪定有時


有沒有前途,要看個人政治資源怎麼樣。如果關係強,有領導大力支持,肯定有前途。

1.機關事業單位借調的方式。機關事業單位的抽調是這樣的,一種是用人單位下文抽調,要求從具體單位抽人,這時候抽的人一般沒有政治關係,單位推薦的人選一般也是在單位無足輕重的人物,或是剛進來的新人。這些人一般有規定的抽調時間,從事階段性工作,工作任務完成後,會返回原單位上班。

另一種是相關領導推薦,這部分人關係強,抽調只是一個過渡的手段,工作一段時間後會正式啟動調動程序,調入到相關單位工作。這部分人一般都比較有前途,因為有政治資源。

2.教師調到機關事業單位的方式。假設是在一個縣城,教師要調到其他事業單位,如果書記、縣長同意的話,調動就不是問題。如果縣裡面有要求,教師不能直接調動到其他事業單位,又沒有一二把手支持,也可以採取迂迴的辦法達到目的。

首先通過教師考調進入縣城學校,又由縣城學校調進職校、教育局、黨校等與教育有關的單位,這些單位教師容易調進,再由這些單位調到其他事業單位就順理成章了。

最後強調一點,如果個人能力不差,又有領導大力支持的話,在任何單位都會有前途。


隆雄談職場


教師借調到事業單位有前途麼?

要說前途,還真看不到,反正我原工作單位就有二位同事被上級借調過,去的時候也有點想入非非,可後來一個個灰溜溜回來了,因為轉不了編,長期在那當臨時工,誰願阿?

不可否定,被借調的人,一般來說會是比較優秀的,再一個願借調,一定是有個人想法,那就是想通過借調的方式,達到調動的目的。

過去這種情況比較多,有些人通過先借調,過渡一年半載再正式調入。現在再想走這條路很難,按照現行規定,行政事業單位要求逢進必考,除非部隊轉業幹部或退役軍人,否則是不太可能。:

所以如果想通過借調,達到調動的目的,就不要去指望了,而且會得不償失。因為編在原單位,而工作又在借調單位,所以兩邊的好處都佔不到。

原單位會因為你不在崗,在職稱評定、幹部提拔、績效工資考核時,根本不會考慮;而借調單位又因為你不是在編人員,只能把你當臨時工看待,打雜的事、髒累苦的活自然就落到你的頭上,不但得不到好處,還得累死累活。

所以說與其這樣,還不如老老實實把本職工作幹好。如果確實想跳槽,進行政事業單位,那就只有一條路,參加公務員考試或事業單位招考,除此之外,沒啥捷徑可走。


軍旅小故事與教育


老師借調到事業單位前途不大。

我就以自己身邊的真事給大家講講,為什麼前途不大。

一方面,編制調動難度大。

本人身邊有一朋友是學校正式在編老師,借調到了政府金融辦,工作的確比原來輕鬆了,但是也就沒什麼前途了。因為你的關係在學校,學校不會給你進步的機會,而你在借調單位,只會把你當免費勞動力,不會幫你把手續調過來了,當然碰上好的領導,可能想幫你,但是沒有大能量的領導是辦不了手續的。因為老師雖然是事業編,但是和政府序列的還不一樣,對於老師的編制是不隨意改動的,前些年管理不嚴格,很多老師可以調動,手續很容易辦理,不少老師都成了領導。但是現在編制卡的很緊,很難調動手續。

另一方面,提拔機會不多。

按照現在的管理辦法,事業編如果要提拔成領導職務,必須提拔為事業副科級崗位2年以上才能有機會轉為公務員,而且還有年齡限制,每年各縣,各市都只有有限的名額,可想而知,對於人脈廣的人提拔副科都是難上加難,更別說普通的事業人員了,可能一輩子也就是科室普通人員,因為現在提拔的基本都是公務員,這次機構改革事業編人員有很大變動,所以還是在學校比較好。

綜合考慮,我覺得你最好的選擇是調入教育局,從本系統內部工作提拔,因為工作你很熟悉,領導同事你也瞭解,而且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教育工作者是一個前途很大的職業,你先從教育局行政人員做起,慢慢進入領導崗位。等你進入領導崗位,你的職位就可以相對隨意調動了,你可以調到更喜歡的單位,還可以有更大的上升空間。

把握好自己,別讓選擇讓自己走了彎路,祝你成功!





講述圍城生活


我就是從教師崗位跳出,先是到文教局幫忙打雜,然後借調到廣播局,廣播局算是事業單位吧。

當教師被事業單位借調,人家一定是看中你身懷的某種技能,如果沒有這種技能,一定是你藉助了某個關係,某種能量,否則沒有無緣無故的借,也沒有無緣無故的不借。

如果是你確實身懷某種技能,事業單位用得上,那就要高高興興地去,不僅去,還要好好生生把你這個技能使用好,發揮好,為借用你的單位增光添彩,把這個技能變成你的獨門爬梯,最終有可能跳出教師行當,甚至一飛沖天。

如果不是你有技能,而是你有某個關係或某種外力,那你就老老實實呆在學校,練就事業單位想要的技能再說,否則真這樣到了事業單位,人家只會看低你糟踐你,把你當小候班一樣的使喚,弄得你啥都幹不成也幹不好,最後把你像爛枕芯一樣踢回去。

我借調到廣播局,是因為人家看中我有一定的文字技能,可以做點編輯工作,就是不僅處理一些來稿用稿的事,還可以外出寫點稿子。這點事做好並不難,多做一些日子,做出點成績也是有可能的,畢竟電杆上掛喇叭——響得高。

有了點成績,就確定你有可能被什麼人盯上,說不定你的機會在你不明不白時就來了。在廣播局呆了兩年多,政府辦需要一個有點文字技能的人,不知什麼人提議,於是,我就成了政府辦的人。

這一去,就算跳出事業單位了。從此做這做那,都是一個紅頭子文件說了算,挪去挪來,就由不著我的意願了。這樣究竟好與不好,也不好說,一路走來,老做與文字有關的事,格局也沒做大。


山山之妖


從規範化管理的角度講,借調屬於臨時應急之舉。對這個問題的處理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判斷。



從實際情況看,一個單位到另外一個單位借人,一種可能是出現了常規計劃以外的事務,而具體牽頭單位工作人手不夠,需要其他單位支援;另一種可能是,上級部門工作緊張,從下屬單位臨時補充力量。但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基本上都是組織化行為。如果沒有點名借調,單位決定的出借人在原來單位的工作,多半不是無可替代的,屬於機動力量,這是出借單位應付借調單位的巧妙之策; 如果是點名借調,說明被借調的人是工作上需要的人,往往是單位的骨幹之一,基本屬於緊缺人才。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一般臨時性任務完成後,最後借調的人員都是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屬於短期行為。去不去往往由不得當事人。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工作關係也不會馬上隨之發生變化。這時,當事人身份比較尷尬,做事是局內人,各項其他的東西又是局外人。如果碰上那個單位沒有編制空缺,正式調動幾乎是不可能的,再加上現在體制內調動管理十分嚴格,有的進人還要進行考試,程序十分複雜。所以說,從借調到正式調動存在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如果是時間長了,還調不進出,往往會拖成歷史遺留問題,最後可能兩頭踏空,需要慎重決策。



而且,對於教師而言,從講臺到事務性管理性崗位,本身也是個轉型,必須從年齡、學歷、興趣、性格等方面綜合考量。當然,別人的建議只是參考,大主意還得自己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