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餘姚邵家丘村:以德立村聚合力 攜手共進謀發展

2019年11月06日,從浙江省餘姚市臨山鎮邵家丘村獲悉,十多年來,邵家丘村結合本村實際情況,以“黨建引領、幹部示範、黨員帶頭,構建和諧邵家丘”為綱領,以察民情、暢民意、解民憂、聚民心、塑民風“五民”工作法為抓手,按部實施、循序漸進,逐漸摸索出了一條具有鮮明邵家丘特色的治村理村經驗,初步形成了法治、自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治理局面。現在的邵家丘村黨員、村民上下一心,發展奮進,把昔日基礎薄弱、人心渙散的“爛攤子村”建設成富裕安定、和諧崇德的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綠化示範村和寧波市鄉村振興樣板村。

浙江余姚邵家丘村:以德立村聚合力 携手共进谋发展

浙江省餘姚市臨山鎮邵家丘村一角 圖/曾慶華

入戶巡防日記制度聚焦實事謀發展

2004年11月,黃寶康高票當選村“一把手”。“大家對我的信任,不能辜負。”他把年產值2000多萬元的企業交給妻子打理,自己全心撲在村莊建設上。

當時,邵家丘村啞潭片區村民窮,矛盾糾紛多,沒有一條水泥路,沒一盞路燈。上任伊始,黃寶康籌集了400餘萬元,打算修一條1公里長的水泥村道。可出於對幹部的不信任,有11戶村民不讓施工車過自家田埂,還操起鐵耙把一名村幹部的車砸壞了。黃寶康說:“要得民心,先受委屈。”他自掏腰包,支付了4000多元修車費,之後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村民心頭的“疙瘩”被解開了,修路工程順利實施。

幹部當得好不好,群眾都看在眼裡。黃寶康與村幹部“約法三章”:村民反映的每件事,必須登記在冊,落實專人處理;設立村民議事會,村民參與村務管理、監督,改變過去村幹部說了算的局面;對村民之間的矛盾提前介入處置,儘量解決在萌芽狀態。

為了讓村幹部深入群眾,村裡推出入戶巡防日記制度,村幹部至少每週兩天下村巡查。黃寶康帶隊進農戶、走企業,發現問題當場解決。10餘年來,他記滿了10多本工作筆記,帶出了一支吃苦在前、誠心為群眾辦事的幹部隊伍,走出強村發展之路。黃寶康說,村民打分評議,10年前達到“優秀”的村幹部僅三分之一,去年上升至76.9%,“這40%多的增長,是最值得我驕傲的”。

網格“微治理”促進全民共建美麗家園

浙江省餘姚市臨山鎮邵家丘村在黨員聯戶結對的基礎上,黃寶康引領村兩委班子成員創新推出“微網格”的治理模式,將大小服務都延伸到村民家門口。

自2016年9月開始,邵家丘村正式落實推廣了網格管理制度,將全村795戶村民劃分為30個“微網格”,選出人頭熟、情況明的村民代表、黨員骨幹義務擔任“微網格長”,收集村民的大事小情,有突發事件第一時間上報處置。網格上設立黨支部,構建覆蓋全面的黨組織體系,最終達到“小事不出網格、難事不出村”。30個“微網格”還組建了30個微信群,黃寶康作出承諾:村民在群裡反映的事,村裡兩個小時內有迴音,24小時內解決好。

現全村共啟用網格長30名,24名為企業老闆娘,6名為種植大戶。網格長由網格內農戶推選產生,以點帶面進行管理,並解決了門前三包、環境整治、鄰里糾紛、重大疾病、突發事件、低保、困難戶申請、自然災害人員轉移、孤寡老人看望等。

浙江省餘姚市臨山鎮邵家丘村黨委書記黃寶康介紹說,“每月的25日晚,就是我們網格長的例會。在會中,各網格交流所發生的大小事。在我村,有發生重大疾病的家庭時,網格長帶頭出資出力,為他們在本網格內進行募捐。先後共為黃雪慶、阮永標、馬章海、陳來成、諸建江五人募捐22萬餘元。危難時刻伸援手,雪中送炭暖人心。”

同時,每年12月23日為餘姚市臨山鎮邵家丘村的“村民家園日”,以網格為單位,發動每戶出一工義務工參加義務勞動,在長效保潔環境的機制的基礎上激發了村民自覺參與志願服務、維護環境衛生。活動結束後開戶長會議、開展村民說事。去年,795戶農戶,參加的人數達到1045人。網格長隊伍,也總是以志願者的身份,幫助弱勢群體,參與美麗鄉村建設。

村民沈彩娟說,“網格群”反應特別快。今年6月28日早上6時多,她發現自己家的葡萄地積水30多釐米,就在群裡發求助信息,村主任帶領小工馬上到現場處置,到上午8時許,堵塞的排水管得到疏通,積水退去。

餘姚市臨山鎮邵家丘村是個農業村,村集體收入不多,面積4平方公里的村莊,平常靠3名保潔員打掃。黃寶康發動村民,共同出力建設美麗村莊。2016年9月,村裡首次試點開展村民義務勞動,參加的村民超過了八成。幾年來,邵家丘村把每年兩次的黨員、村民義務勞動日變成了村“家園日”,家家戶戶有人出工,參與率百分之百。全村組織起480餘人的“一家親”志願服務總隊,定期開展服務,共建美麗家園。

智能化貼近百姓真實的聲音 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

浙江省餘姚市臨山鎮邵家丘村兩委順應互聯網、智能化的發展潮流,充分運用手機功能,貼近百姓,村幹部聽到老百姓的真實需求、真實的聲音。有針對定性的,切切實實的解決老百姓的實際問題。同時接受老百姓監督,自我加壓,提升服務水平。

通過運用美麗邵家丘微信公眾號:有村民之家、陽光公開、溫馨服務三大塊。在陽光公開欄目中,每個月對村裡的每張發票、來往賬目進行推送。使村民更加詳細瞭解村裡的每筆開支狀況,真正做到三資全公開。

建立村民電子信息檔案,在2010年,該村對每戶農戶進行了一次村民基本信息大調查,內容有家庭成員信息、工作單位、收入情況、是否是殘疾、低保等,還附上戶主照片和房屋照片。如今,邵家丘將這張信息表通過WPS app軟件,導入進每個村幹部手機。使村幹部能更好的瞭解到每戶村民的情況。不僅如此,現在邵家丘村將村裡的黨員聯繫戶、危房戶、殘疾人、低保、底邊家庭等特殊群體的信息也全部整理好導入手機中。2019年8月臺風“利奇馬”來臨之際,就用一個手機,在半小時內轉移群眾45戶,83人。每年年初,邵家丘村都會排摸出危房戶,登記好緊急聯繫人的聯繫方式,轉移在何處、是屬於誰的網格,整理好後導入在村幹部手機。當強颱風來臨時,只要將名單分發到各網格長微信群裡,各網格長依照指示行動。就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任務。

為方便村兩委村民交流大小事項,該村兩委班子成員和30位網格長建立了一個網格長交流群。網格長時時反應網格內發生的大小事情,誰家老人生病住院、哪條路上路燈不亮、什麼路段出現車禍、誰與誰在吵架鬧矛盾等等,看似一件一件小事,卻是圍繞在老百姓生活中實實在在的事。2018年大年廿六,啞潭陳兆江被火燒死,這樣一條信息由網格長顧月英發送在網格長群中。當時我正在杭州開會回來的路上,馬上打電話給村長,村長表示已在陳兆江家中,原因是陳兆江是雙目幾近失明的殘疾人,在被窩裡抽菸,不慎點著被子,火勢不大,但是被窒息而死。村幹部幫助處理現場;由於家庭條件不好,安排送上2000元救助金;同時幫忙聯繫保險公司······老百姓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去年,貝利芬網格內,出現一起患有間歇性精神殘疾的28歲的青年毆打70多歲的老阿婆事件,網格長第一時間發送上來。我和村長看到信息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原因是70多歲的阿婆拿著5000元去還錢,看到戶主不在,也知道他兒子陳佳威患有間歇性精神問題,就轉身就走了。這個時候陳佳威抓住阿婆不放,認為阿婆看不起他,一言不合就動手打了老阿婆。阿婆的兒子知道情況後,就去打陳佳威出氣。陳佳威的父親陳國良在梅園村做泥工,有人打電話告知他兒子被人打了,回家拿著泥刀要為兒子出氣。就這樣,兩家鬧著要動手動刀。村幹部及時趕到立即勸下,讓兩家人坐下來好好說事,最終將矛盾化解。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

30位網格長又以群主的身份建立了30個村民交流群。在村民交流群裡,書記、村長、黨群書記、片長、網格長都加在內,真正實現村民與村幹部零距離。黃寶康又統一班子成員,向村民承諾,只要村民提出來的問題,要在2個小時內回覆,24小時內落實完成。去年8月28日晚上8點20分,天下大雨,村民王柏仁在微信群反映汙水納管將他家葡萄地出水口被堵,10畝葡萄眼看要報廢,村長姜海軍看到消息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並叫來挖機幫忙挖通出水口,9點20分就解決完畢,從提出困難到妥善解決只用了1個小時。今年8月6日上午6點45分,第三網格村民陳彩娟,在十二畝地塊也是汙水納管造成出水被堵,眼看葡萄就要受損,在村民交流群上發送救助信息。農業社長看到信息後,叫上一個小工,疏通出水通道,真正做到村民有事第一時間知曉、第一時間到場、第一時間處理,目前通過微信群反映解決的大小事件已達130餘件。

以德立村形成法治、自治、德治融合局面

餘姚市臨山鎮邵家丘村黨總支書記黃寶康常說,推進鄉村振興,首先要提升村民的思想覺悟,“風氣好了,大家擰成一股繩,事業才能發展”。

邵家丘村從2012年開始,該村創新推出“道德積分”制度,為每戶家庭建立道德積分檔案,並列出“遵紀守法”“熱心公益”等4大項15條規則,每年進行道德評定。道德評定優秀的家庭可獲得銀行免擔保貸款、利率下浮,商家購物折扣等優惠,倡導讓“有德者得”。截至目前,已有26家農戶通過道德銀行積分貸款500餘萬元,全部用於生產發展,無一例逾期、違約等不誠信事件發生。而今,在邵家丘村,“做好人、講道德”蔚然成風。

黃寶康一直把幫扶弱勢群體作為重點工作。村裡成立了老年愛心基金、單親兒童關愛基金等5大愛心基金,他帶頭捐款,並發動村裡的百餘戶小企業主一起獻愛心。黃寶康還想了很多妙招。今年過年時,他在村民群裡發了個30元的紅包,併發出倡議,讓孩子們捐出一點點壓歲錢,充實到村孝德基金中,結果一天就籌到2.2萬多元愛心款。

據介紹,幾年來,黃寶康自己捐款50餘萬元,並通過村企結對,籌集企業捐款800萬元,改造村莊基礎設施,打造和諧人居環境。10多年來,全村分批改造硬化道路30餘公里,修建了佔地6000平方米的文體廣場,建起800餘畝的精品葡萄示範基地。村集體年收入由過去的負數變成現在的249.5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33800元。黃寶康說,下一步的目標是把村莊打造為全國文明村,讓大家的日子過得更好。(曾慶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