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營業務涉多起訴訟 金達萊"帶傷"衝刺科創板IPO

主營業務涉多起訴訟 金達萊

火爆的科創板,為眾多新三板退市企業帶來了財富增值的轉機,金達萊也有望成為其中之一。

近期,江西金達萊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達萊”)提交了科創板IPO申請。招股書顯示,金達萊擬發行不超過6900萬股股份,擬募集資金逾10億元,將投入研發中心建設、運營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運營資金。

大額募資的背後,是在過去3年間,金達萊營收淨利雙雙跳躍式增長,手持貨幣資金超過4億元,現金流可謂充沛,其募集資金投入項目也頗值得玩味。不僅如此,金達萊主營業務涉及的多起訴訟,更給IPO前景增添變數。

巨量應收賬款“催熟”業績

環保經濟越來越受重視,金達萊無疑坐在了風口上。

作為一家水環境設備生產及銷售企業,金達萊賺得盆滿缽滿。招股書顯示,在2016年至2018年間,金達萊營業收入從2.7億元迅猛增長至7.1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61.83%。

高增長也帶來了高利潤。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金達萊利潤跳躍式增長,7637萬元增至2.1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67%,獲利豐厚。三年間,金達萊累計獲得的淨利潤超過4.6億元。

主營業務涉多起訴訟 金達萊

2016年至2018年,金達萊營收和淨利潤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均超過60% 來源:招股書

驅動增長的引擎在哪裡?除了環保的風口外,金達萊應收賬款狂飆或是主要因素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金達萊核心產品為標準化汙染治理裝備,銷售模式以直銷為主。截至2018年末,金達萊銷售人員為62人,按當年7.1億元營收計算,每個銷售人員完成的銷售業績超過1100萬元。

隨著銷售的增加,其應收賬款金額也迅猛增長。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金達萊應收賬款賬面餘額分別為4.94億元、6.15億元以及7.4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22%。

應收賬款激增,與之俱來的是金達萊壞賬準備的快速攀升。2016年,金達萊計提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僅為6438萬元,而到了2018年,該數額升至1.23億元,增幅91%。

事實上,金達萊以應收賬款驅動增長的跡象極為明顯。在扣除壞賬準備後,2018年,金達萊應收賬款淨額6.16億元,佔當年營收的比例高達86.28%。

主營業務涉多起訴訟 金達萊

金達萊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迅猛增長 來源:招股書

而在2016年和2017年,應收賬款淨額佔營收的比重更為誇張。2016年,金達萊應收賬款淨額4.3億元,佔營收比重157.47%;而到了2017年,金達萊應收賬款淨額5.2億元,佔營收比重亦高達107.22%。

值得一提的是,由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而造成的損失,也是金達萊資產減值損失的“大頭”。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金達萊壞賬損失金額分別為1795萬元、3321萬元和4867萬元,佔當年資產減值損失的比例分別為100%、99.16%以及94.2%。

以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的激增,換取靚麗的營收增速,金達萊或終將為此付出代價。

實際上,代價已經發生。

招股書顯示,2017年和2018年,金達萊計提的大額應收賬款壞賬準備中,已與多家客戶發生訴訟。據招股書統計,兩年間,金達萊與5家應收賬款客戶發生訴訟,涉訴的應收賬款總額逾8000萬元,金達萊對此計提的壞賬準備亦高達3040萬元。

主營業務涉多起訴訟 金達萊

金達萊對多個應收賬款客戶計提壞賬準備 來源:招股書

事實上,這或許還是樂觀的估算。根據招股書披露,以金達萊2017年應收賬款客戶武義縣新禹水處理有限公司為例,金達萊對該公司的應收賬款賬面餘額為1728.83萬元,當年計提壞賬準備326.8萬元;而到了2018年,在應收賬款賬面餘額未發生變動的情況下,金達萊對其計提的壞賬準備增至691萬元,計提比例從18.9%上升至40%,計提的理由則為“訴訟已勝訴,尚未回款。”

而根據金達萊招股書披露,在最近3年間,金達萊訴訟金額在100萬元以上的買賣合同糾紛即多達9起。此外,該公司還有不少小額訴訟。

這也意味著,金達萊應收賬款回收面臨著高度的不確定性,而隨著時間推移,應收賬款賬齡增長,金達萊對此計提的壞賬比例也會進一步提升,並最終“侵蝕”金達萊的淨利潤。

一面是業績高增長,一面是飆升的壞賬,而後者無疑會對金達萊造成長遠的不良影響。

十億募資投向存疑

與其他生產性企業不同,金達萊募資投入項目,與產能提升和改造無關。

招股書顯示,高達10.1億元的募集資金裡面,將有2.6億元投入研發中心建設項目,4.5億元投入運營中心建設,剩餘3億元將用於補充該公司運營資金。

主營業務涉多起訴訟 金達萊

金達萊擬募集資金投入項目,均非生產性項目 來源:招股書

其中,研發中心項目的主體為建設約36000平米的大樓。金達萊招股書顯示,新建大樓將包括6000平米的地下停車庫,約30000平米的地上建築,主要分為展廳、會議室、實驗室、辦公室、檔案室、活動室等,並輔以相關的配套設施。該項目目前仍處於前期籌備階段。

另外一個投入巨資的項目為運營中心建設。招股書解釋,金達萊擬在全國範圍內新增125個運營網點,分別在北京、廣州、重慶、西安等7個城市及華北、華東、華南、華中等地區的12個省會城市建設區域及省級運營+營銷網點,在全國106個縣建設縣級運營+營銷網點。

宏偉擴張計劃的背後,是金達萊在華南、華北和西北地區的“節節敗退”。據招股書數據顯示,金達萊營收主要來自於華東、西南和華中地區,2016年至2018年,三地區貢獻的營收比例分別為68.16%、83.61%以及84.4%,佔比進一步提升。而在其他多個地區,無論是營收金額,或是營收比重,金達萊都出現了不斷縮減的局面。

如2017年,金達萊在華南地區的營收為4664萬元,而到2018年則降至3443萬元,營收比例從9.69%降至4.83%,營收比例創下近3年新低。

在華北地區,金達萊營收比重逐年下滑,2016年至2018年,三年間金達萊在該地區實現的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8.85%、3.42%和2.78%,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在絕對數額上,金達萊在該地區2018年的營收(1980萬元)也仍未超過2016年(2398萬元)。

在西北地區,金達萊營收比重的下降極為明顯。2016年,金達萊在該地區實現營收3725萬元,營收佔比13.75%,而到了2018年,金達萊在西北地區僅實現營收2674萬元,佔比僅為3.75%。

主營業務涉多起訴訟 金達萊

在華南、華北和西北等地區,金達萊的營收比重正不斷下滑 來源:招股書

這也意味著,金達萊的全國佈局看似宏偉,但在業務不斷衰減的多個地區,產出經濟效益並非易事。而金達萊也在招股書中直言,該項目稅後靜態回收期為7.8年,動態稅後投資回收期則高達11.3年,而該項目也處於前期籌備階段。

金達萊還擬募集3億元補充流動資金。對於一家營收淨利雙雙暴漲的企業而言,這樣的舉動或令人驚詫。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8年間,在累計實現4.6億元淨利潤的同時,金達萊進行的現金分紅也可謂大手筆。

數據顯示,2016年,金達萊現金分紅的金額只有2070萬元,而在2017年,其現金分紅大幅增長至1.24億元,而到了2018年,金達萊現金分紅金額更高達1.45億元,3年累計分紅約2.9億元。

不僅如此,金達萊還在2016年新三板掛牌時期定向發行700萬股股份,募集資金1.8億元。而在2016年至2018年,金達萊手持貨幣資金分別為2.24億元、4.01億元和4.61億元。

這意味著金達萊並不差錢,相反,其現金流極為充沛,甚至還有“閒錢”購買理財產品。招股書亦顯示,截至2018年末,金達萊尚有購買的1500萬元理財產品未到期,而2018年金達萊用於購買理財和結構性存款的資金為6800萬元。

大手筆分紅,現金買理財,“不差錢”的金達萊高額募資為哪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