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為何成了大師,齊黑石又為何流落街頭

齊白石為何成了大師,齊黑石又為何流落街頭

圖/齊白石畫像

齊白石與齊黑石原為同胞兄弟,年齡相仿,志趣相投,天資相近。兩人同時學畫,歷盡千辛萬苦,歷經風霜雨雪,終於同時有了一點小小的成績。

於是,對二者索畫者絡繹不絕。

齊黑石心軟,凡有索畫者有求必應。而齊白石心黑,賣畫賣印,則是詳盡標價,錙銖必較。且牆上貼了鄭板橋的原話:“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現銀則心中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為賴賬。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諸君子作無益語言也。”

齊白石為何成了大師,齊黑石又為何流落街頭

圖/齊白石《十二山水條屏》拍價9.3億人民幣

多年以後,黑石盡日為應酬而畫,三姑六婆,七大爺的二表侄的三孃舅,三孃舅的閨蜜的老相好,凡所能扯上一點邊的儘管放心來要,並未曾有一人付半文錢,所有索畫者覺得黑石給自己送畫理所當然。黑石疲於應酬,卻越畫欠的越多,越畫越是心煩意亂,惡性循環,筆底漸有豔俗之躁氣。為此賣了祖上傳下來的二畝薄田,以補貼購筆買墨之費用。終是無濟於事,最終流落街頭,成一乞丐,卻無人可憐。

白石明碼標價,反正別人不買他也不吃虧。若有人買畫付以銀兩,便用以補貼家用,至少衣食無憂,便能依然潛心作畫。畫由心發,於是越畫越好,越好越自信,良性循環,終成一代大師。

齊白石為何成了大師,齊黑石又為何流落街頭

圖/齊白石四條屏

齊白石、齊黑石本是同根生,年齡相仿,志趣相投,天資相近。卻最終因後天的環境以及對待環境的態度不同,人生有了天壤之別。老實巴交的黑石成了索畫者和社會的犧牲品。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年花了三塊銀元買的齊白石的畫,若干年後在嘉德拍賣會上以數千萬元成交,而當年索畫者向黑石索的畫,到現在一分不值。因為黑石已廢,越畫越糟,畫更是一文不值。

齊白石為何成了大師,齊黑石又為何流落街頭

圖/齊白石作品

無辜的索畫者的心態是:你不用給別人畫,就給我畫一張就好了,用不了多少材料,也佔用不了你多少時間。但,七大爺的二表侄的三孃舅是這麼想的,三孃舅的閨蜜的老相好也是這麼想的。

畫畫者的心態應當是:當不了齊白石,也絕不要當齊黑石。

﹀各位師友您認為呢?
歡迎到文章最後面留言板留言表達您的觀點哦!
(聲明:傳播收藏知識為宗旨,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之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