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用鐵壺、銀壺、玻璃壺、紫砂壺哪種好?

壺友們經常會糾結泡茶用鐵壺、銀壺、玻璃壺、紫砂壺哪種好?今天小編就來幫大家分析一下用這四種壺泡茶的利弊。

一、鑄鐵壺

泡茶用鐵壺、銀壺、玻璃壺、紫砂壺哪種好?

鐵壺文化是首先在日本流行起來的,最早可追溯至江戶時期,距今有數百年曆史,從2012年開始回潮。市面可以買到的鑄鐵壺,未必都是來自日本,大部分是臺灣或者內地製造,手工打製與模具製作的,價格也相當迥異,因此市面上的鑄鐵壺從幾百元到上萬元的都有。

市面上的鑄鐵壺,紋路樣式多數沿用日本南部鐵器的小格、龍甲、線紋、櫻花等傳統紋路,著色純樸,紋樣細膩古樸。鑄鐵壺之所以回潮,還有茶友們對它養生價值肯定的因素——鐵壺在煮茶時由於火焰的灼燒,會釋放人體易吸收的二價鐵離子,起到一定的補鐵作用。有茶友反映,鐵成分會讓水更具柔性,還原茶香。因此,在茶友的心目中,鑄鐵壺兼具了實用和收藏的價值。

保養方式:就是經常使用。在壺尚有餘溫的時候用茶巾擦拭,時間長了壺身外部就會散發天然光澤。

配對茶類:茶友們一般不會把茶葉直接放到鐵壺泡,而是用來提高水質再泡茶。

二、銀壺

泡茶用鐵壺、銀壺、玻璃壺、紫砂壺哪種好?

純銀手工銀壺不僅工藝精湛無可挑剔,而且亮澤流光溢彩、質感也是奢華大氣,盡顯高貴典雅、豪華亮麗,是既能呈現金銀富貴華麗的本色又具高尚藝術鑑賞價值的純銀茶具工藝品。手工銀壺以其稀有貴金屬材質的特徵多為皇室定製珍品,工藝精湛而無可挑剔,流光溢彩的亮澤、奢華大氣的質感盡顯無與倫比的尊貴,也顯示出擁有者的生活品質與藝術品位。手工銀壺擁有銀千年的手工工藝,也將銀精湛的手工工藝體現得淋漓盡致。銀的手工工藝傳承千年,銀壺便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銀壺還會釋放銀離子,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一升水中只要有五百億份之一的銀離子,就足以使細菌無法生存。用銀壺盛放過的飲水,可以保持幾個月不腐敗。銀離子不僅能殺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等六十餘種有害病菌,還能促進人體排毒養生,加速新陳代謝,增強對疾病的抵禦能力。銀離子還能平衡人體中樞神經,而達到清思安神的效果。而且利用銀的導電、導熱功能可以快速疏通人體血脈和生物電路,迅速減輕局部疼痛,治療腦部、關節、臟腑等人體電、熱集中區的各種疾病。

銀壺煮水,能使水質變軟變薄,古人謂之“若絹水”就是說水質柔薄爽滑猶如絲絹。另外,本身潔淨無味,而且熱化學性質穩定,不易鏽,不會讓茶湯沾染異味。銀的熱傳導性在所有的金屬中是最突出的,它能夠迅速散發血管的熱量,因此可以有效預防多種心血管疾病。

保養方式:每次使用完後,擦乾水分,用柔軟的乾布輕輕擦拭。銀茶具長時間使用會發黑,這是銀純度高的表現,不影響正常使用。如遇變色或使用過程中有汙垢,使用擦銀布獲知拭銀粉輕輕打磨。由於銀硬度軟,若擠壓或硬物的撞擊,會變形或留下劃痕,請小心呵護!盛水位保持在整壺容量的80-90%為最佳,否則沸水外溢會將加熱爐的電熱絲徹底損壞,也會導致其它不必要的危險。銀壺不得在無水狀態下加熱,避免部分焊接處受高溫而損壞。

配對茶類:如同鐵壺一般,主要是用來提高水質再泡茶。

三、玻璃壺

泡茶用鐵壺、銀壺、玻璃壺、紫砂壺哪種好?

玻璃壺的熱銷,是跟近年來大熱的花草茶息息相關。

玻璃材質無毛細孔,不會吸收花茶的味道,方便大家變著花樣沖泡可以有上百種搭配的花草茶,全透明的質感又可以讓人欣賞茶葉、花草、果粒在沖泡過程中伸展的姿態。泡茶不但享受一杯茶的結果,還要欣賞茶葉在壺中綻放的過程——玻璃壺就這樣被賦予了濃濃的文藝氣息。

玻璃壺的樣式不多,不外乎在外形的高、矮、肥、瘦上做文章,而質地的不同就決定價格的高低。市面上玻璃壺有耐熱和不耐熱之分。不耐熱玻璃的使用溫度一般為“-5至70攝氏度”,耐高溫玻璃的使用溫度可高400至500度,且能承受瞬間“-30至160攝氏度”的溫差。雖然花草茶不主張用100℃的開水沖泡,但作為泡茶+煮茶工具,商場的銷售人員大多會建議消費者購買耐高溫而輕盈的高硼硅玻璃壺。同樣的耐高溫玻璃壺,國產與進口的價格相差一倍左右,主要差別在於輕盈度和外觀的設計。

有專家提醒,目前國內市場上尚不存在所謂耐熱鋼化玻璃產品或者是鋼化耐熱玻璃產品,耐熱玻璃壺上一般都會貼有相應標示,註明使用溫度、使用範圍等。如果購買時發現標稱耐熱玻璃但是價格卻很低,就要考慮其真實性。

保養方式:首次使用前,最好用醋或檸檬汁洗淨。沖泡茶後,先用溫水沖洗,然後將壺倒放在平整的清潔布上,讓水自然流下、風乾,避免留下水痕。如果長時間不使用,就避免壺口朝下放在儲物櫃內,這樣內容易積存不潔淨或陳腐的氣味。

配對茶類:花茶、花草茶。

四、紫砂壺

泡茶用鐵壺、銀壺、玻璃壺、紫砂壺哪種好?

紫砂壺是陶器茶具的佼佼者,早在北宋初期就已“成名”造型簡練大方,色調淳樸古雅的特點,

外形有似竹結、蓮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銅器形狀的,明代大為流行。

由於成陶火溫在1000-1200攝氏度,質地緻密,既不滲漏,又有肉眼看不見的氣孔,能吸附茶汁,長時間使用,紫砂壺的顏色會變得越來越自然,而在壺內泡著的茶會滲進壺體內,使壺蘊含茶味。

有人說: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紫砂,主要產自福建、宜興、臺灣三地。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全世界僅有宜興有紫砂礦,其他地方或有陶土、高嶺土也可製作茶壺,但是那僅僅稱為陶或者瓷,不能稱為紫砂。

保養方式:雖然紫砂怕油、怕髒、更怕摔,但如果買來紫砂放著不用,將嚴重影響其色澤,更不利於其保值增值。圈子裡行家說“紫砂的生命在茶海里,不能侍茶,紫砂就失去了生命的光彩”,可見“養”壺才是紫砂收藏的正道。

配對茶類:適合沖泡各種類茶,包括普洱、烏龍、鐵觀音、金駿眉、龍井、滇紅等,不同的紫砂泥適合不同的茶,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