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雙十一,一天營業額有2000多億,那天貓當天的利潤大概有多少?

吉村春袋


網絡的瘋狂發展,看似利於民,便於民。其實在瘋狂的背後是憂患的無限放大。

互聯網的發展,讓方便轉化成了依賴,讓習慣變成了懶惰。真正讓很多人過上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惰性生活。

互聯網的無限放大,湧現了良莠不齊的諸多銷售平臺。演變成了流量經濟時代。中國時代走進了造假時代,中國速度就是買賣速度。這個時候究竟誰是受益者呢?

一鍋稀粥,馬雲盛了第一碗乾的。然後他的運營,總監…最後的去盛粥也無米。互聯網時代就是這樣,一個天貓店也罷,一個C店與否。為了流量就得使勁砸錢。(我一個朋友就是做的淘寶,那幾天他每天開直通車花一千多,然後賣大概三十雙左右鞋子,賺的錢和退貨比下來剛剛持平收支)那麼請問,消費者的錢去哪裡了!工廠刨去人工工資,材料錢。工廠租金和運營成本,還有庫存。也是十就就有八家虧。消費者的錢就是平臺賺了。這就是互聯網商業的可怕!

都說2019年做生意難。恐怕以後會更難。實體經濟被互聯網擊打的體無完膚。但電商人又何嘗不是水深火熱。

雙十一的意義何在?利潤有多少有何用。我覺得中國的當下還是要把傳統文化重視起來。讓大家有飯吃才是真的。


囫圇困局


賣家告訴你,稅不算,因為稅由賣家交,然後訂單按2000億最終都能成交不退貨來算天貓抽成5個點,2000億就是100億毛利,你以為這就完了?直通車也是大頭,但這玩意沒法估算,另外還有其他增值服務,


努力就是旺季到來


廣告都得幾十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