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封地,"都昌"、"長樂"兩地名之尾字得名——昌樂

【開篇語】自幼長在孔孟之鄉,雖不才亦多受傳統文化之影響,一向喜歡探究歷史,追溯既往。一直以來,對地名頗感興趣,充滿好奇——為何金鄉並無金礦,濟南、濟寧、濟陽得名的濟水消失去了哪裡,而魚臺、嘉祥又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凡此種種,都讓我浮想聯翩,於是我決定去探究這些地名的由來,以及這名字背後隱藏的歷史,還有,關於這裡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姜太公封地,

昌樂地圖

【地名由來】

昌樂縣古稱營丘。為姜太公初封地。宋朝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樂縣,以"都昌"、"長樂"兩地名之尾字取名昌樂縣,寓昌盛安樂之意。

營丘(原),歷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先民就在這裡繁衍定居,今位於昌樂縣營丘鎮營丘村。營丘古城,春秋稱緣陵,西漢稱營陵,曾為北海郡治所,北齊撤銷,隋復置,改稱營丘,唐武德八年(625年)復撤。營丘,後改稱緣陵,營陵,北海等,幾經更易,發展至今。

都昌,乃是古地名,南北朝時曾為北海郡治所,距離現今昌樂縣不遠。長樂雖然距離都昌不算太遠,但卻歸屬渤海郡,故感覺以"都昌"、"長樂"兩地名之尾字取名昌樂縣似有爭議。

姜太公封地,

南北朝昌樂周邊地圖

昌樂縣,隸屬山東省濰坊市,位於山東半島中部,東距海濱城市青島150公里,北離80公里。與的交匯點,是內陸通往膠東沿海地區的咽喉地帶。、、等貫穿。是國務院批准的沿海經濟開放縣,也是著名的之都。土地面積1101平方公里,總人口63.8萬人(2018年)。政府駐地城關街道。

【尋歡昌樂】

對於昌樂的印象先從昌樂路開始!

姜太公封地,

青島市北區昌樂路

青島市北區有個昌樂路,總長度1公里左右,但在青島市卻名聞遐邇,因為這條路上有青島文化市場。在網絡時代尚未興起的時候,這裡是我最喜歡來的地方——古玩字畫、期刊雜誌、書籍文具……應有盡有!因為喜歡來這裡,所以對昌樂也有了獨特的印象,愛屋及烏嘛,雖然昌樂這個地方我沒去過。

對昌樂直觀的印象卻來自於西瓜。

姜太公封地,

昌樂西瓜

每到夏天西瓜上市的季節,島城的超市或者農貿市場總會有昌樂西瓜出售,一度讓我以為島城所有的西瓜都來自於昌樂,因為昌樂西瓜的名頭最響。

昌樂西瓜歷史悠久,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版《昌樂縣誌》即有昌樂西瓜的種植記載,距今已有200年栽培歷史。昌樂西瓜品質優良,民國版《昌樂縣誌續》即有"北鄉所產,最多且佳,每歲運銷青島甚多"的記載。

"行千里路,讀萬卷書",對一個地方的瞭解往往需要實地的體驗。可是對於從來沒有涉足的地方,最能引起直觀印象的卻是食物。就像沒去天津之前我已經吃過包子和麻花,雖然昌樂至今未有機緣前往,但是昌樂的西瓜卻讓我對昌樂有了甜甜的印象。

【歷史沿革】

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先民就在這裡繁衍定居,為少昊時爽鳩氏、虞夏季則、商逢公伯陵的轄區。

西周時期,武王封姜太公呂望於齊,都營丘,故城在今縣城東南25公里處(今昌樂縣營丘鎮古城村)。歷六世,至胡公,徙都薄姑(今山東省博興縣)。

春秋時期,營丘改稱緣陵,為齊地。僖王四年(前678年)——襄王二十九年(前623年),緣陵曾為杞國國都,後杞遷都安丘縣淳于。

戰國時期,緣陵屬田齊。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燕樂毅伐齊,緣陵陷於燕。周赧王三十六年,齊將田單,襲退燕軍,緣陵復歸於齊。

秦朝時期,前221年,秦朝統一中國,分天下為36郡,緣陵屬齊郡。

西漢時期,劉邦於高祖十一年(前195年),封從兄劉澤為營陵侯,從此緣陵改稱營陵。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從齊郡中分出北海郡、治營陵。北海郡轄26縣,在今昌樂縣境內的有營陵、劇(今城西北7裡,大、小丹河交匯處,《水經注》雲:"東丹水北逕縣,合西丹水",又名劇南城)、劇魁(今城西北)等。王莽天鳳元年(14年),改營陵為北海亭。

東漢時期,更始元年(23年)秋九月,漢兵誅王莽,北海郡恢復舊稱。光武帝二十八年(52年),改北海郡為北海國,劇為治所,轄劇、營陵、朱虛等培城(縣)。

三國時期,昌樂縣境屬魏青州北海郡。《魏志》載:"漢建安十一年(206年)。國除,改稱北海郡;魏太和六年(232年),改郡為國;青龍元年(233年),改國為郡,又營陵縣地。"北海郡治所從劇遷回營陵。魏朝末年,郡所遷往平壽(今濰城西關處),營陵及劇仍屬北海郡。

晉朝,初屬城陽郡。太康中,營陵、劇劃歸徐州東莞郡。惠帝永康元年(300年),營陵、劇等11縣劃為高密國,復歸青州。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年)秋八月,石虎陷青州,劇、營陵兩縣屬後趙。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慕容德陷青州,邑屬南燕。

南北朝,劉宋時期,營陵屬高密郡,劇屬北海郡。北魏,劇屬青州北海郡,營陵屬膠州平昌郡。北齊天保七年(555年),改北海郡為高陽郡;八年,劇縣省廢,轄地歸都昌縣。承光元年(577年),北周興師滅齊,營陵屬北周。

隋朝初,改高陽郡為北海郡。開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將魏晉以來的州、郡、縣三級制改為州、縣兩級制,營陵縣歸密州管轄。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濰州,轄縣營陵改稱營丘。大業三年(607年),廢濰州;同年,改青州為北海郡,營丘縣屬之。大業八年,省營丘縣入北海縣。

唐朝時期,武德二年(619年),復為營丘縣;同年,再置濰州,轄北海、營丘等17縣;六年,留北海、營丘、下密3縣,餘14縣廢;八年,濰州廢,省營丘、下密入北海,為北海縣。貞觀十年(636年),設河南道(屬監察性質,755年"安史之亂"後,演變為行政機構),北海縣屬河南道青州。五代相沿。

宋朝,屬京東東路濰州。建隆三年(962年),始置昌樂縣。嘉慶版《昌樂縣誌總紀》載:"宋太祖建隆三年,以北海縣為北海軍,始置昌樂縣為屬邑。乾德三年(965年),升北海軍為濰州,改昌樂縣為安仁縣。尋復昌樂縣。"

金,昌樂縣屬山東東路濰州。

元朝,昌樂縣屬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濰州。元初,濰州領北海、昌邑、昌樂3縣及司侯司。至元三年(1337),省昌樂縣入北海。

明朝,洪武初,復置昌樂縣。洪武九年(1376),革元中書省,置布政使司,昌樂縣屬山東布政使司青州府。

清朝,沿明制,昌樂縣屬山東省青州府。

民國三年(1914),裁府設道,昌樂縣屬山東省膠東道;十四年(1925),改劃膠萊道;十七年(1928),裁道存縣,昌樂縣直屬山東省。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2月,中國共產黨昌樂縣委員會成立。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昌樂縣民主政府在臨朐縣堯山區大桃花村宣告成立。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5月,昌樂縣民主政府改稱昌樂縣政府,昌樂縣委、縣政府移駐昌樂城,期間移駐喬官區梁家莊,1949年7月遷回昌樂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