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鞭屍!小虎肉雞S9數據對比,差距究竟在哪裡?

這次S9賽季,三支LPL的中單評價走向了三個極端,肉雞孤獨Carry,Doinb反覆無常,小虎穩定混子,這種評價的來源是基於觀感的,而立場不同的人,眼裡難免帶有偏見去看比賽,這時就需要數據來證明觀感的準確性了。

數據鞭屍!小虎肉雞S9數據對比,差距究竟在哪裡?

利用數據進行對比,最重要的是歸結相似條件,然後在此基礎上,對比兩者的差異。最經典的比較方式就是,相同經濟下,你所做的貢獻有多少。AD位的這個數據叫做傷害轉化率,而中單位的職責不僅是打傷害,會考慮更多層面上的東西,我們就來對比下吧。

首先是經濟對比,本次S賽小組賽階段一共有16支隊伍參加,出場了17名中單,我們可以看到,肉雞和小虎的分均經濟、經濟佔比和分均補刀都是處於墊底水平,扮演了團隊中犧牲者的角色。在遊戲中,他們基本不會吃野怪經濟,也很少作為單帶點,遊走次數相對較多。四個字概括:“吃的是草”。

數據鞭屍!小虎肉雞S9數據對比,差距究竟在哪裡?

那麼,他們所做的貢獻又有多少呢?看下一張圖的間接團隊貢獻,相同點是,兩人的分均排眼數都名列前茅,而分均插眼都偏低,這個數據反映的是遊走頻率,你遊走的多,到處開掃描排眼,分均排眼自然就高,相對地,你不鎖在中路打線,沒有被gank的風險,插眼頻率自然就低。

而其他幾項數據,兩人就是天差地別了。場均助攻,反映的是遊走成功率,中路遊走的目的就是幫助邊線打開局面,場均助攻低,說明你的遊走根本就抓不到人,幫不到隊友。而參團率兩人的差距就更離譜了,小虎你不是喜歡遊走嗎?怎麼參團率這麼低呢?

我們拿2200瑞茲那一場來舉例,據傷害統計顯示,小虎從遊戲的6分鐘到25分鐘,期間沒有造成過一次對英雄傷害,這段時間他在幹嘛呢?答案是當刷子,刷兵。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小虎參團率低的原因,兩人前期都喜歡遊走,但到了中期,肉雞的選擇是繼續頻繁遊走犧牲自己,養肥其他兩個C,而小虎到了中期,就必須補發育來彌補前期遊走的損失。

數據鞭屍!小虎肉雞S9數據對比,差距究竟在哪裡?

至於場均壓刀,就是個人線上能力的體現,肉雞游完還能壓刀,小虎遊走必定虧兵,完全是線上能力的差別,沒什麼好說的了。

如果說間接團隊貢獻鞭屍還不夠直觀,那再來看這張圖上的直接團隊貢獻。一箇中單,是隊伍的主C位,無論選角多麼偏功能性,打傷害也是你的天職。在場均擊殺、分均傷害、傷害佔比、傷害轉化率等有關傷害的數據上,肉雞可以說完爆了小虎,一個前列一個倒數。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簡單概括一下就兩句話:肉雞吃的是草擠的是奶,小虎吃的是草拉的是屎。

數據鞭屍!小虎肉雞S9數據對比,差距究竟在哪裡?

看到這裡,各位應該都能理解小虎為什麼被噴那麼慘了,2200只是一個表象,背後反映出來的是他的混子心態,打著被犧牲的旗號,實則全場無作為,能看透本質的觀眾的眼光還是很毒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