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首《阮郎歸》,問君歸不歸?

八首《阮郎歸》,問君歸不歸?

《阮郎歸》, 又名《醉桃源》、《醉桃園》、《碧桃春》。唐教坊曲有《阮郎迷》,疑為其初名。詞名用劉晨、阮肇故事。《神仙記》載劉晨、阮肇入天台山採藥,遇二仙女,留住半年,思歸甚苦。既歸則鄉邑零落,經已十世。曲名本此,故作悽音。雙調四十七字,前後片各四平韻。

“阮郎歸”的故事見於《太平廣記》,講述了叫劉晨和阮肇的兩個人,進入天台山去採藥,因為路遠不能回家,已經餓了十三天了。遠遠地望見山上有桃樹,樹上的桃子熟了,就躋身險境抓著葛藤到了桃樹底下。他們吃了幾個桃子,覺得不餓了,身體充實了,想要下山。用杯取水時,看見有蕪菁葉流下來,很鮮豔。又有一個杯子流下來,裡面還有胡麻飯。於是兩人互相安慰說:“這裡離人家近了。”就越過山,出現一條大溪,溪邊有兩個女子,姿色很美。她們看見二人拿著杯子,就笑著說:“劉、阮二位郎君拿回剛才的杯子來了。”劉晨、阮肇都很驚訝。兩個女郎就高高興興地如舊相識一般,跟他們說:“怎麼來晚了呢?”便邀請劉晨、阮肇跟她們回家。

南邊東邊兩壁各有大紅色的羅織床帳,帳角上懸著金鈴。上面有用金銀雕嵌的綜橫交錯的花紋圖案交錯。兩個女郎各有幾個侍奉的婢女使喚。吃的東西有胡麻飯、羊脯、牛肉,味道很美。吃完飯又喝酒。忽然有一群女子拿著桃子,笑著說:“祝賀你們女婿到來!”酒喝到盡興時就奏樂。晚上,劉晨與阮肇各到一個女郎的床帳裡去睡覺,女郎嬌婉的情態特別美妙。住了十天,兩人請求回家,二女又苦苦留住了半年。從氣候、草木情形看,當是春天的時節,百鳥啼鳴,使他們更懷鄉思,思歸更苦。女郎就送他們,指點回去的道路讓他們看清。他們回鄉以後,看到鄉邑已經零落,才知道已經過了十代了。後來,劉、阮二人黯然返回山下,劉晨再次投入人世娶妻生子,繁衍後代。阮肇則紅塵看破,入山修道去了。


詞牌《阮郎歸》就取自這個故事,最早是唐代教坊使用“阮郎迷”的曲牌,又叫“醉桃園”。

▐《阮郎歸·呈鄭王十二弟》

【五代】李煜

東風吹水日銜山,春來長是閒。
落花狼藉酒闌珊,笙歌醉夢間。
佩聲悄,晚妝殘,憑誰整翠鬟?
留連光景惜朱顏,黃昏獨倚闌。

全詞由大處著眼,至小處落筆。喻象生動、自然,描寫細膩、真實,藝術技巧純熟。但是全詞哀愁太盛,有流於頹廢之嫌,格調是不高的。有人分析這首詞是李煜的中期作品,表現了作者面對強敵、前途未卜時的抑鬱頹喪心情,有一定道理。但是就此說這首詞中有對其弟李從善的不滿及責備,恐怕有些言過其旨。最好還是將其視為一首虛指較強的閨怨詞。

▐《阮郎歸·湘天風雨破寒初》

【宋代】秦觀

湘天風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虛。
麗譙吹罷《小單于》,迢迢清夜徂。
鄉夢斷,旅魂孤。崢嶸歲又除。
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

詞的上闕,寫除夕寒夜難眠聞曲,傳達出客地寂寞之感。詞的下闕,寫內心感觸,抒懷鄉之情。雁斷衡陽,來年北上,總還有大雁可以傳遞書信。而今身貶郴州,卻是連雁兒也飛不到的地方,連雁足傳書也不可能了,離鄉日益遙遠,處境更加危苦。

▐《阮郎歸·漁舟容易入春山》

【宋代】司馬光

漁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閒。
綺窗紗幌映朱顏,相逢醉夢間。
松露冷,海霜殷。匆匆整棹還。
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尋此路難。

這首小詞風格婉麗,見出一代名臣司馬光的別樣情懷。作者不正面寫女子的姿容,而透過玲瓏的雕花窗和掩映的薄窗紗剪出她的倩影,用筆空靈,縹緲若仙。

▐《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宋代】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
鞦韆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此詞寫仲春景色,豆梅絲柳,日長蝶飛,花露草煙,鞦韆慵困,畫梁雙燕,令人目不暇接。而人物踏青時的心情,則僅於“慵困”、“雙燕棲”中略予點洩,顯得雍容蘊藉。描寫少婦因遊春有感而憶所思的無可排遣之情。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宋代】晏幾道

天邊金掌露成霜。雲隨雁字長。
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
欲將沈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此詞寫於汴京,是重陽佳節宴飲之作。詞中感喟身世,自抒懷抱,雖寫抑鬱之情,但並無絕望之意。全詞寫情波瀾起伏,步步深化,由空靈而入厚重,音節從和婉到悠揚,適應感情的變化,整首詞的意境是悲涼淒冷的。


▐《阮郎歸·客中見梅》

【宋代】趙長卿

年年為客遍天涯。夢遲歸路賒。
無端星月浸窗紗。一枝寒影斜。
腸未斷,鬢先華。新來瘦轉加。
角聲吹徹小梅花。夜長人憶家。

全詞主旨雖然是客子之愁苦,但寫出了月中梅枝之寒影,其清峻之精神,也正是客子之精神,於是抒發愁悵之同時也含有一種高致。細論起來,趙長卿此詞不失為一首含蓄有味的佳作。

▐《阮郎歸·杏花疏雨灑香堤》

【清代】佟世南

杏花疏雨灑香堤,高樓簾幕垂。
遠山映水夕陽低,春愁壓翠眉。
芳草句,碧雲辭,低徊閒自思。
流鶯枝上不曾啼,知君腸斷時。

此詞描寫暮春季節,深閨思遠的心情。上片以景襯情。杏花飄落,如疏雨灑在湖邊的長堤上,散發著芳香。“高樓簾幕垂”,明寫景物,暗寫人物的思想、神態和感情。下片以聯想古詩詞的意境,寫思婦的春愁。全詞含蓄蘊藉,清新婉約。


▐《阮郎歸·初夏 》

【宋代】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

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此詞表現初夏時節的閨閣生活。上片寫靜美,而從聽覺入手,以聲響狀環境之寂,組成一幅幽美寧靜的初夏美人圖;下片寫動美,卻從視覺落筆,用一幅幅無聲畫來展示大自然的生機,營造出一種清麗歡快的情調,顯得淡雅清新而又富於生活情趣。全詞以描寫為主,採用從反面落筆的手法,寫人寫景細膩精緻,注意景物描寫、環境描寫和人物描寫的交叉運用,從而獲得了極好的藝術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