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給“攜號轉網”設關卡

別給“攜號轉網”設關卡

11月11日,工信部印發《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規定要求,電信業務經營者在提供攜號轉網服務過程中, 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阻止、拖延向用戶提供攜號轉網服務; 用戶提出攜號轉網申請後,經營者不得采取攔截、限制等技術手段影響攜號轉網用戶的通信服務質量。

在來自工信部的正式管理規定落定之前,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在緊鑼密鼓的推進之中。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家電信運營商在上海已完成“攜號轉網”系統建設改造,11月10日,“攜號轉網”開啟試運行,為11月底正式提供“攜號轉網”服務做好準備。

當6G已經開始進入研發階段、5G已經開始商用落地之時,與通信技術不斷革新並行的,是通信運營商領域的制度改革進程,制度改革不能拖電信技術的後腿。

經過電信體制的多輪改革,我國通信市場已基本形成了3家基礎電信企業充分競爭的格局,而自2010年11月份工信部啟動第一批攜號轉網小範圍試點,到2019年三月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在全國實行“攜號轉網” 的要求,再到今年5月份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今年11月底前要在全國全面實施“攜號轉網”。“攜號轉網”的改革在從探討、試點到推廣嘗試多年後,即將在這個11月迎來改革成果的里程碑。

繼2017年全面實施“自由轉換套餐”業務之後,新老用戶對於“攜號轉網”的呼聲越來越高,目前,全世界有30多個國家都可以實現攜號轉網。可以說,讓用戶擁有更多自由選擇權、推動通信運營服務領域的不斷市場化是產業發展的全球趨勢所在。這將能夠進一步倒逼這一曾經的壟斷行業改革自身的產品服務理念,更好參與市場化競爭,真正意義上做到以用戶為中心。

更為重要的是,伴隨著5G技術所引領的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當通信已經不可避免地成為了數字時代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成為“馬斯洛需求”的最底層,當通信領域正在成為產業之間的連接器,減少其中的人為設置的不必要的關卡和邊界,已經是未來經濟發展增長的必然要求。

如今,來自工信部的《管理規定》正式落地,事實上為致力於打破關卡的攜號轉網提供了一個標準化流程化的規範指引,此外,其明確企業在提供“攜號轉網”服務過程中的紅線,為通信行業塑造了一個更為公平競爭的平臺,也就是說,三大運營商高枕無憂、躺在“舒適區”裡賺錢的狀態將被徹底改變,而5G時代的通信,有望真正意義上成為我們生活中的水和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