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原生家庭的“浮世繪”

由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的《少年的你》上映至第18天,票房突破13億元。

該片講述劉北山(易烊千璽飾演)保護被校園霸凌地陳念(周冬雨飾演)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今天我們從原生家庭的角度一起剖析下劇中的各位人物。

一、外甜內酸、白切黑——魏萊

甜甜的微笑掛在那張年輕、充滿朝氣的面龐上。

《少年的你》——原生家庭的“浮世繪”

之前我很不解,魏萊擁有著姣好的面容、優渥的家室,這可是偶像劇女主角的配置啊,為何會變成劇中一個徹徹底底的反面人物?

魏萊在苦苦哀求陳念不要報警時,說過一句話:

“我爸爸因為復讀的事情,已經一年沒和我說話了。”

這種行為在行為學上被稱為“冷暴力”,通常表現為以一種冷淡輕視漠不關心的態度去對待親近的人,從而給他人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傷害。

魏萊的父親因為成績原因便以冷暴力的方式對待女兒,忽視孩子心理的成長教育。他以為這會使女兒得到深刻反省,實際上只是讓女兒形成“成績至上”的錯誤觀念,為了成績好不擇手段。

《少年的你》——原生家庭的“浮世繪”

而在劇中,魏萊的母親在面對警察的詢問時,傲慢地說著:

“我們家孩子不是這樣的人。”

“我從小就教育她,什麼樣的人該交,什麼樣的人不能交。別人可以不考慮,她不能。

父母應當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但是過分盲目地信任也便成了包庇,讓孩子失去了對是非善惡最起碼的認知。

父親冷暴力以對之,母親卻又過分的寵溺。看似健康、殷實的家庭,其實早已漏洞百出。

二、夾縫生存、苦苦掙扎——陳念

“其實我可能沒你想的那麼好。我之所以不理胡小蝶,是因為她想和我做朋友。”

《少年的你》——原生家庭的“浮世繪”

電影裡,陳唸對小北這樣說著。

十七八歲的年紀,本應是最自由自在的時候,為何交個朋友也這般困難?

《少年的你》——原生家庭的“浮世繪”

生活在母親一人挑大樑的家庭,但這根大梁又不穩固。陳念被迫知道了這個年紀不該有的人生的心酸曲折。早一天知道,也便早一天失去“沒心沒肺”的單純快樂。沒人再為她“負重前行”,她也便學會了像蝸牛一樣,自己負重。

《少年的你》——原生家庭的“浮世繪”

從此她的高中生生涯就只剩下“好好學習”。一切與這個主題有絲毫違背的事情,都應該及早扼殺在搖籃裡,所以在她的眼中,她早就失去了交朋友的自由。

母親心酸活著的樣子迫使她一步步拋棄掉自己的天真爛漫,慢慢明白、接受這個世界的殘忍。在這個年紀的純真與生存環境的殘酷之間苦苦掙扎,被迫早熟的她,只能寬慰著: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三、野蠻生長、橫衝直撞——劉北山

電影裡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過劉北山的父母,但從他的自述中,我們已得知他從小被父母拋棄,被迫輟學。從此便開始在街頭巷尾野蠻生長的日子。

《少年的你》——原生家庭的“浮世繪”

沒有父母的成長過程中,他只能從“混混”那裡學習東西。因此,他學習到了“捱打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一定會打回去。”

教育學家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小北這句話這正印證了,他從"混混"那裡學習到了什麼東西。

四、如何正視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

實不相瞞,小編自己就來自一個不完整的家庭,上高中時,我常常感覺自己的生活陷入到一個負面情緒的漩渦中,但不知道原因是什麼。

直到上了大學,我才明白自己和他人是多麼的不同。

就想陳奕迅《孤獨患者》裡的歌詞

我真佩服我還能幽默

掉眼淚時用笑掩過

怕人看破顧慮好多

不談寂寞我們就都快活

常常因為太過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太過在乎別人的感受,而忘記"你最應該愛的是你自己"這個事實。

當我不像高中學習壓力那麼大時,我終於捨得把目光投放在自己身上,也慢慢了解到自己敏感、脆弱、情緒不穩定的性格。

你以為你沒有原生家庭的影子,其實它活在你的潛意識裡

就比如,我從前最討厭我媽勉強我做我不喜歡的事情,後來發現,我有時也在默默的勉強身邊的朋友做著他們不想做的事情。

《少年的你》——原生家庭的“浮世繪”

結語人們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但可以選擇和這個不完美的自己和平相處。知道了自己可能永遠都有好多小毛病的同時,也會努力地愛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