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道理沒人說,但是你要明白

有些道理沒人說,但是你要明白

我前久說過一個朋友,家境貧寒,父母離異各自生活也不管他,他一直在極為擰巴的環境里長大,經歷了許多亂七八糟的事情。造就了他比較奇葩的性格和行為模式。

20多年前剛剛有互聯網時,他每天泡在網上跟人聊天傾訴,如痴如醉,後來甚至跑幾千公里去見網友,中間不知道經歷了什麼,好像被人趕出來了,身無分文淪落去網吧,在指間歲月發帖求救,等了好幾十個小時還真有一個同城的網友去幫了他(幸好那時候上網不是預付費),替他付了網費請他吃飯給他買了火車票回家。

他每認識一個人的時候都口若懸河,從個人背景說到生活習慣說到行為準則,既有意無意透露自己的實際情況,又試圖表現自己的勇敢和無所畏懼,當時我非常不喜歡他這一點,總覺得他交淺言深,跟任何人都說這些犯不上。當時我覺得他是在博取同情,自己根本沒機會自證的事情就不應該去說,會讓人輕賤看不起,事實上也是這樣。

我一直希望找出我不喜歡的點是什麼,因為我身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人也很多,愛找理由的人也很多,但是我就對他的行為舉止比較耿耿於懷,思前想後我不得要領,直到前幾天,我突然明白是什麼原因了。

他跟每個人都能在別人開口之前說出一堆別人可能會預設的話,他知道別人知道他的事情,他知道別人知道他知道他的事情,他知道別人知道他知道然後可能會怎樣想的事情……如同一個俄羅斯套娃一樣,他想了太多,預設太多,然後在別人開口之前,把所有的話都說完了。

我想到他的問題是,他"太善於把話說圓"了。

乍一聽著似乎是一個精通人情世故的人的一些性格特質,似乎是一箇中性詞,頂多就是油膩一點,談不上缺點或者毛病。但是我越來越覺得,是很大缺點,我一直都以他作為參照物不斷提醒自己,不要像他那樣。

善於把話說圓,就是別人都還沒有開口,就把自己的缺點和短板先說個清楚明白,然後圍繞這些問題層層編制話術,如同春蠶吐絲一樣,一層又一層,別人看來就是你都想的明明白白了,我還說啥啊,其實所有的編制都是為了掩飾自己不願意直面問題的自己而已。

看似是一種防守策略,實則是一種進攻策略,但是這種策略能總是湊效嗎?我覺得懸,因為一個人太雄辯,太會為自己辯解,並不是什麼好事情。

我對背後說別人的壞話沒有絲毫興趣,之所以這樣做,還是為了提醒自己,我希望自己不要像他那樣。人們不會模仿愚笨呆板、心術不正的對象,所以這樣的人"危害"反而不大。真正會對一個人的身心造成長久影響的,恰恰是那些掩藏得很好的,表面上聰明深邃,實際是扭曲現實的說法。長期接受這樣的信息沖刷,甚至將其奉為圭臬,最後只能離真相越來越遠,直至無法回頭。

我近些年越來越覺得,我們這個社會崇尚的其實還是寡言近訥,咬緊牙關默默工作生活,默默離場、默默老去。歡聲笑語歌舞喧闐處,站在萬家燈火之外,駐足遙望,點點頭,依然默默不語。心中可能有萬語千言,臉上卻仍舊看不出悲欣。以前我認為這是我們的缺點,訥於言敏於行。

我之所以擔心自己染上這種毛病,是因為我有職業病,我剛剛創業時,互聯網還是一個新鮮事,我要給客戶介紹什麼是互聯網,跟我們合作有什麼好處等等,但是互聯網太新了,如果我不能把什麼是互聯網說清楚,那麼客戶肯定就不會對跟我合作有興趣,所以我每次跟客戶打交道的時候都要費盡心思去琢磨怎樣在最短時間內儘量把一個複雜的事情說簡單透徹,還能打動人。久而久之,這就成為我的習慣,一件事情但凡不能用這種模式去理解並且陳述出來,勢必連自己的理解都會成為問題。

一件事情要讓人快速理解,勢必要從各個角度都去描述它,久而久之,一個觀點也如此,自己會不斷的反覆琢磨,從多個角度多個維度去詮釋,讓人儘可能的理解並且信服。這個過程就是"怎樣說都有道理"。

我反覆的提醒自己,隨著我不斷精進這個能力,我可能會在遇到別人給我提意見和建議的時候,下意識會被我用巧妙的道理和技巧掩蓋住。也就是說我自己也知道有一些問題,但是別人質疑的時候,我會從各個角度說出種種理由,其中一些理由看起來還非常高大上。雖然面對逆耳之言時這種反應是一種應激反應,但是我還是反覆提醒自己,不要變成這樣的人。

我反覆提醒自己,修行就是修煉自己,不停的面對自己也看不清楚的自己。

我經常用一句話提醒自己,也跟大家共勉:所謂人生,是一明一暗的兩條路。顯見的那一條,和自然、社會、他人有關---四處奔波,辛勤勞作,希望改善世界一點點;另一條路則是隱蔽的,這是一條修心的路---看你的心如何被外物誘引,被名詞欺騙,被情緒傷害。然後,又被強大的覺醒所推動,去修復一切,得到一個明亮、圓滿的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