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最無恥的一次大戰,三霄娘娘犯何錯,為何被元始和老君聯手誅殺?

荔枝大人V


在封神演義中,三霄娘娘是被大家比較喜歡的三位女仙,特別是三霄之一的雲霄,人張的漂亮不說,而且還非常的穩重。曾經大兄趙公明找三霄們借金蛟剪,就是雲霄阻止不借,並努力勸導趙公明就此放手,凡是下山參與和姜子牙之間的爭鬥中,就等於牽扯進封神榜之中去了,可惜趙公明不聽,雲霄也無奈,在去而又回加上菡芝仙的一頓兄妹情之理,才說動了雲霄。

由此可見,雲霄 以及瓊霄和碧霄是知道不能與姜子牙與西岐為敵的。最後三霄的下山,其原本目的也不是與西岐為敵,更不要說幫助殷商了。只因為趙公明的死,身為妹妹的三霄能對趙公明袖手旁觀麼?起碼也得下山替大兄把屍身給收回去啊。三霄在得知趙公明死後,首先瓊霄和碧霄二人暴跳如雷,要去找姜子牙報仇,這是雲霄還是冷靜的,認為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需要從長計議,不想再找姜子牙的麻煩了,可瓊霄碧霄二人不願意了,發誓也要為兄報仇,先行下山去了。

雲霄見狀怕她們二人生出事端,馬上跟隨下山,三人先到了聞仲大營中看到趙公明的屍體,不見還好說,真見到了那兄妹之情再也壓制不住,這其中包括了雲霄,緊接著,三霄先去找姜子牙討要一個說法,誰知闡教眾弟子仍是一副你該死倒黴的態度,並且惡言惡語的教訓起三霄來。

本來壓著火不想把事情鬧大的雲霄也被姜子牙等人的言語激怒,與他們大打出手,誰知被姜子牙的打神鞭打中了雲霄,受了傷,暫且逃回聞仲大營處。

三人越想越氣,要是姜子牙等人態度好一點,虔誠一點,這件事也就這麼過去了,畢竟趙公明算是阻攔了姜子牙伐紂。不過,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趙公明已經被他們暗害,找他們理論不僅沒有一絲歉意,反而數落他們的不是,這讓誰也是受不了啊。

三霄在看到了闡教眾人的態度也算是明白了,截教在他們眼中根本就不算什麼,地位永遠比不上他們,甚至還瞧不起他們,三霄能不生氣嗎?一怒之下向聞仲借了六百大漢佈下了九曲黃河大陣,用混元金斗一一將闡教三代弟子一個不剩的全部抓獲,扔進大陣中,最後就連闡教十二仙也難逃厄運,連闡教副教主級別的燃燈也不是對手,趁機逃跑前去玉虛宮找元始天尊去了。

此時此刻,闡教除燃燈以外其他三代或者二代弟子,已經全部被三霄擒拿並扔進黃河陣中,削了頂上三花,閉了胸中五氣,徹底成了普通的凡人,生死就在三霄一念之間。可三霄心地還是善良的,沒有下狠心殺死他們。可惜她們善良並不代表元始天尊心軟,知道此事後火急火燎的趕來,其中還聯繫了師兄老子一同前來救援。

就在老子來臨之際,雲霄還是不想與他們為敵的,只是沒有臺階可下而已,從她對瓊霄二人所說的話中就可以得知。

“師伯至矣!妹子,我當初不肯下山,你二人堅執不從。我一時動了無明,偶設此陣,把玉虛門人陷在裡面,使我不好放他,又不好壞他。今為師伯又來,怎好想見,真為掣肘。”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雲霄根本沒有想要殺闡教弟子的意思,只是現在事情鬧大了,老子和元始天尊都來了,都不知道該如何和元始天尊和老子解釋了。只是瓊霄和碧霄不知天高地厚,衝撞並惹怒了元始天尊,雙方大打出手,聖人之下的她們有怎麼是元始和老子的對手呢?下場只有一個被殺或被擒。

以上是三霄娘娘出場後,整個事情的經過。從這件事來看,三霄娘娘做得在老王看來是沒有任何錯誤的,她們為兄討要說法,對方不僅沒有一絲一毫的歉意,還滿嘴的虛假道德,什麼理都在他們,根本不顧及他人感受。換位思考,誰能受的了這種氣?難道還要她們向姜子牙等人說“你害了我大哥,害的好啊。”的話?這是誰也做不到的,相信就算把我們帶到封神的世界中,我們的做法也會和三霄一樣。大多數人都會這樣做,那對錯也就不言而喻了。

那元始天尊和老子為何又要下死手殺死三霄娘娘呢?原因有很多,

一是表面上的,她們此舉等於斷了伐紂的苗子,都抓起來了,那誰去伐紂?但這也不用必須殺死呀。顯然這個表面原因有點牽強。

二是,抹了元始天尊的面子,僅僅是通天教主的三位親傳弟子就可以抓了他門下所有弟子,這還了得?讓一直認為闡教是最厲害的教派的闡教弟子如何看,如何想?這次的事情著實狠狠打了一次元始天尊的臉呀。這讓元始天尊對她們三人產生了恨意,殺她們的恨意。

三是因為,藉機除掉截教如此厲害的高手,消除一些對闡教的安全隱患,再者封神榜上缺人,三霄有被捲進了這場封神之戰,因為之前三教共僉封神榜的原故,就此殺了他們通天教主也不會說啥,只能認命。

四,老子雖然也參與進來助元始天尊破陣,但老子卻沒有下死手,是他親手擒拿的雲霄,並將其鎮壓在麒麟崖下,加以懲罰。在原著中,三霄中的雲霄其實並沒有死,瓊霄和碧霄二人明確的說了她們二人的靈魂去了封神臺,而唯獨雲霄沒有。這一點也反應了老子和元始天尊雖然是同門,但境界卻是完全不一樣。

以上三點就是元始天尊要殺三霄的原因,尤其是元始天尊,明知道三霄沒有太大的過錯,為了面子,也就殺死她們。而老子只是幫助元始天尊破了陣,擒拿了雲霄,並沒有對下死手。


老王講事情


三霄犯的錯,不僅大,而且還是天大。

因為,封神榜是人教、闡教和截教三教合議同意,鴻鈞老祖指示,昊天大帝要求的,這是這方宇宙的至高任務,必須不折不扣的執行。簡而言而,就是上了封神榜的人,都得死。

同時,還有一個副本任務,就是興周滅商,讓人間的天下,也變一變。

這個任務是天道趨勢,就是聖人,也無法阻擋。

可是,三霄幹了什麼呢?

擺了一個九曲黃河大陣,這個陣,直接導致封神榜任務,停頓了,無法繼續執行。

在這個大任務面前,所謂的闡教人挑釁,為兄報仇,就不值一提了。

人闡教,就是為了完成封神榜和興周滅商,就是故意挑釁的啊,你忍不了,就下山了。

通天教主也無奈,因為,封神榜上有名,三霄的死,是註定的。

一行神和人,擋在九曲黃河大陣面前,十二金陣法力全失,化為凡人。

這個時候,截教這邊,不可能派人,把三霄滅了;人教和闡釋這邊,除了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誰也打不過啊。

沒辦法,只好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親自出手,把三霄滅了,然後,繼續完成封神榜和興周滅商任務。

三霄,是註定被犧牲的悲情人物。


董江波


原著黨答一波。無恥倒是算不上,以三霄的境界而言,雲霄毫無疑問已達準聖,瓊霄和碧霄,兩個加起來也相當於一個準聖,兩大準聖連袂出擊,況有混元金斗、金蛟剪、九曲黃河陣這等逆天殺器,可以說是橫掃闡教、人道二代的巔峰存在。聖人不出,這對準聖組合就是封神第一。這種情況下,你說元始和老子能怎麼辦?炮灰都用完了,難道自己還不出手?

然而,以兩大聖人聯手,反而採取了“後發制人,後發者制於人”的策略,無論如何都有失聖人的身份。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元始和老子又確實是無恥的。


封神中有兩個修真家族,“有背景”三個字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寫在臉上。

第一個是闡教的李靖家族。李靖一介凡人竟然拜了西崑崙度厄真人為師,金吒木吒拜了闡教十二金仙,哪吒出生第二天太真人就眼巴巴的找上了門,這都沒啥,可怕的是哪吒的轉世乃是元始天尊親自安排的,事見第十一回末。封神之戰後李家更不得了,父子四人都是肉身成聖,成聖的意思是要麼成為聖人,最次也是成為金仙。李家一門四聖,煊赫了整個後封神時代。

第二個是截教的趙家。大哥趙公明,準聖。有法寶定海珠,砸五大金仙,砸闡教準聖燃燈道人,擋者披靡。珠丟後借來金蛟剪,照樣威風赫赫,平推燃燈。他有三個妹子,便是名動封神世界的女仙三霄娘娘。

金蛟剪正是借自三霄,但它並非三霄最強大的法寶,混元金斗才是真的厲害,尤其是配合黃河陣使用效果更佳。有多厲害呢?簡單的說,只要聖人不出,它完全具備平推封神世界的能力,什麼十二金仙、楊戩之流,來多少收多少,而且還可以削落其三花護體。在民間被拔高到“先有鴻鈞後有天,陸壓道人更在前”的陸壓,照樣難逃一斗之厄。

此鬥實際就是神聖化的淨盆,凡胎兒落地都必須在淨桶裡洗乾淨,所謂人世化生必經由此,正是此義。

從修行來說,上天待趙家兄妹極厚;然而從命運來說,上天卻對之極薄。趙公明不用說了,被陸壓以釘頭七箭書輕輕鬆鬆取了性命。三霄下山為兄報仇,打得群雄束手,作為闡教準聖的燃燈道人,被打得氣沮意喪,竟至於說出“如今我貧道只得往玉虛宮走一遭”這等沒出息的話來。

可是到這時候,已經不是燃燈的事了,黃河陣事件已經成功升級成為令整個闡教生死存亡的大事。元始根本沒時間見燃燈,傳令燃燈回西岐迎駕就行,原來聖人畢竟不是白給的,三霄的無雙戰力終究還是引起了高居崑崙之上的元始天尊的注意。

聖人不出,奈三霄何?

玄幻設定中,差一級是能壓死人的。聖人對準聖,當然是碾壓型的,以後來看的戰果也的確如此。

無論怎麼黑元始,都不能否認他在觀陣過程中的閒庭信步。

首先,從始至終他都沒下過飛來椅。號稱“任他三教聖人,遭此亦難逃脫”的黃河陣,實則壓根沒對元始構成分毫威脅,人家連太師椅都沒下,就在陣內溜達了一圈。

其次,金仙級法寶對元始毫無功效。彩雲仙子欲以戮目珠暗算元始,然而還沒到元始跟前,已化為飛灰。

這樣絕望至絕不相稱的實力對比,預示著元始本可以秒殺三霄。然而匪夷所思的是,他竟然拉攏了大師兄、八景宮人道之主太上老君下世,兩大聖人一齊對付三霄。一個聖人已是秒殺,兩個聖人還不秒成渣啊?

此舉不但多餘,還很奇怪。

更重要的是,正如題目中所謂:

還很無恥。

可是,事有反常必為妖!

元始觀陣之時,書中已明言其是“道心慈悲”;老子下降,也有詩讚是“函關施法道常明”。這樣兩個人,至少在作者的設定中,是不存在無恥的,那麼根據原著來分析,就必然有別的理由。

1、如上所說,這是闡教的生死存亡之秋。

讓我們看看,黃河陣中都擒了何人,

三代:楊戩、金吒、木吒,這三人後來都肉身成聖,是後封神時代中闡教最重要的戰力之一。

二代:十二金仙,前封神時代闡教對外開拓的主要戰力。

加上先前十絕陣戰死的蕭臻、鄧華,以及叛變的申公豹、戰力感人的姜子牙,闡教其實只剩燃燈、南極仙翁、雲中子三人而已。而鑑於燃燈的敗績,闡教此時已無人可派,為了避免本教的全軍覆沒,元始勢必親自出手。

唇亡齒寒,老子的人道雖然人丁凋零,但好歹有玄都大法師牽牛。萬仙陣上老子說道:“他教下就有這些門人!”不勝嘆息之意。在採用了封神設定的《八仙得道全傳》中,老子門徒廣佈,便可視為對截教的某種見賢思齊。只要老子想光大本門,一動收徒之念,或者僅僅是為了保護玄都大法師,他也勢必要滅了三霄。

2、順天而行。

元始指責三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逆天行事,闡教自然就是順天應人了。順天二字可以解釋闡教在封神之戰中所做的一切,為什麼助周?為什麼滅截?都在這兩個字裡。

可以說,這兩個字就代表了道德上的至高點,是不可違拗的大義。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元始迎接老子下山,見面即說“為周家八百事業,有勞道兄降臨”,後來誅仙、萬仙二陣中,老子也屢以逆天指責通天。三霄擺下黃河陣,乃是違逆了天意,她們雖是準聖,卻也只不過是這種大勢之下微不足道的螻蟻罷了。

螳臂擋車,止增笑耳。

更關鍵的是,此時通天教主的態度。又過了很久很久,廣成子三謁碧遊宮事件中,通天猶屢屢強調:

廣成子,你與姜尚說,他有打神鞭,如有我教下門人阻他者,任憑他打。前日我有諭帖在宮外,諸弟子各宜緊守,他若不聽教訓的,是自取咎,與姜尚無干。

此時西岐已衝出岐山,無論是世間還是道門,都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闡、截之勢已如同水火,即將開始宿命般的碰撞。此時通天猶然如此,如此,則此前的態度已知端的。

3、夜長夢多。

元始評價三霄擺陣是“你師尚不敢妄為”,明裡是說通天也不敢幹涉,但更表明了他內心深處根本就不能篤定。

通天確實是個變數。

他向廣成子表明立場畢竟是很久之後的事了,此時誰也不敢肯定他會怎麼想。將心比心,闡教徒子徒孫被困,元始就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截教已死了那麼多弟子,則通天的心情又當如何?

而且通天這人難以琢磨。你說他立場不堅定吧,他在廣成子面前三番五次表明自己絕不慣著弟子、絕不摻合大戰的態度;你說他立場堅定吧,廣成子前腳剛走,後腳多寶道人一誑,他便轉變了態度,而且一出手就是針對聖人的超級殺陣誅仙陣。種種跡象表明,通天絕不像他表面上那麼善男信女,而是早有佈局,這就是我在上篇文章中所說的“聞仲實為通天搶奪封神氣運之人”的原因。

所以聞仲也是個巨大的變數。

聞太師是截教罕有的殺伐果決之輩,比如陳十策事件中,費仲尤渾嘵嘵,他直接就是幾巴掌把兩人扇蒙,連紂王也不敢阻擋。黃飛虎與他同殿為臣,兩人同為商朝社稷之臣、又是領軍大將,不但有同僚、還有同袍之誼,然而在反五關事件中,聞仲可是一點兒也沒對黃飛虎客氣,飛檄傳書,幾路軍馬合圍,要拿飛虎正國法。

這樣的一個人,豈非不知多殺一個高手便是多去一分西岐助力?豈非不知大時代即將到來,當殺滅闡教為師門分憂?

事實上楊戩等三人被擒後,聞太師就問雲霄說:

此陣內拿去的玉虛門人怎生髮落?

又連連為三霄設宴慶功,席間頻頻試探雲霄心意自不必說。如果說聞太師沒有殺眾闡之意,那簡直是把他當三歲孩童看待。


綜上種種,無不需要元始立刻下山,並以雷霆萬鈞之勢幹掉三霄,上震懾通天教主,下震懾通天以下截教無數蠢蠢欲動之人。可是培養一個準聖實在太難太難了,窮聖人通天徹地之能,也得數萬年才能培養一個(趙公明自雲天皇時期得道,已是數萬年之前的事),而趙家兄妹四人能湊出三個準聖來,之前陸壓已殺了一個,此一戰又要殺兩聖,很難說通天不下山展開報復。而單憑元始一人,是打不過通天的,這時候他就必須與大師兄老子組成同盟,以使通天不敢輕舉妄動。

所以,二聖聯手,既無恥;

也遠遠說不上無恥。

因為確實沒辦法,不出手不行了。

我已經寫了500來期封神,願景是:十年光陰,千期篇幅。歡迎關注,共賞神話。

王事情


三霄娘娘犯了什麼錯?元始天尊和老子以什麼樣正大光明的理由殺了她們?

小劉侃封神

當趙公明被陸壓用斬仙飛刀給拜死之後,三霄娘娘下山,她們來到商周戰場,本意只是想為趙公明收殮遺體。

可是當她們下山之後,看到趙公明死後的悽慘模樣,雙眼冒血,心窩裡的流血。

於是,她們當時就怒了,先是與西岐一方大戰,可是論拳腳功夫,三霄娘娘不是西岐一方對手。

之後,她們擺下了九曲黃河陣,用混元金斗拿了十二金仙,並削去了他們的頂上三花。

混元金斗實在是厲害,西岐無人是三霄娘娘的對手。

也就在此時,元始天尊與老子一前一後來到人間。

在九曲黃河陣內,元始天尊用三寶玉如意打中瓊宵腦門,當場死亡上了封神榜。

元始天尊用一個盒子把碧霄連人帶鳥都裝了進去,一會兒就化為了血水,然後上了封神榜。

而老子只是用乾坤圖把雲霄拿了,之後壓到了玉虛宮麒麟崖下。

當然,雲霄最後肯定也死了,因為想要封神,必須死上一次。而三霄娘娘最後封為感應隨世仙姑。

以前小劉就分析過三霄娘娘必死的原因,說她們掌握混元金斗,必須要成為感應隨世仙姑。還說雲霄快要成聖,為了避免截教出現兩位聖人必須殺死她們。還說三霄娘娘不畏強權,雲霄又比較正直,所以讓昊天上帝看中。

還有三霄娘娘敢對元始和老子出手,她們也該死。這個原因大家心知肚明,但是不能拿到檯面上來說。因為如果元始和老子以這個理由殺了三霄娘娘,那就顯得他太小氣了。畢竟三霄可是子侄輩的。

當然,以上小劉分析的都是隱藏與暗中三霄必死的原因,那麼表面上元始天尊和老子以什麼正大光明的理由殺死了三霄娘娘呢?

封神演義中原文描述。

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爾雲霄等潛修仙島,雖勤日夜功夫,得道天皇,未登大羅彼岸。況狂逞於兄言,借金剪殘害生靈,且憤怒於冥數,擺‘黃河’擒拿正士,致歷代之門徒劫遭金斗,削三花之元氣,復轉凡胎。業更造乎多端,心無悔乎彰報。姑從惠典,錫爾榮封。”

通過姜子牙在封神時宣讀元始天尊的敕命,可以看出,三霄娘娘犯的錯誤與死因有幾條。

一,你弱你該死。

三霄娘娘得道天皇,未登大羅彼岸。

也即是說三霄娘娘是還沒有達到大羅金仙的盡頭,沒有成為混元大羅金仙也就是所謂的聖人。

既然不是混元大羅金仙,那麼就在劫數當中。只要身投西土,就是封神榜上有名人,自然就該死。

二,借給趙公明金蛟剪殘害眾生。

三,擺下九曲黃河陣,擒拿闡教十二金仙,讓他們成為肉體凡胎。

四,業更造乎多端,心無悔乎彰報。

三霄娘娘造孽太多,還不知道悔改。

或許,這就是元始天尊很隱晦的說出了三霄娘娘敢大逆不道的對他和老子出手。

這表面上的幾個原因,也足以讓元始天尊要了三霄娘娘的命!

小劉侃封神,請關注!


小劉侃封神


三教簽押封神榜算是一場陽謀,或者說是一場事先聲張的謀殺,所以當年趙公明戰敗去碧霞宮借金鉸剪的時候,雲霄娘娘是拒絕的。

大兄,此事不可行。昔日三教共議,僉押‘封神榜’,吾等俱在碧遊宮。我們截教門人,‘封神榜’上頗多,因此禁止不出洞府,只為此也。吾師有言,‘彌封名姓,當宜謹慎。’宮門又有兩句貼在宮外:緊閉洞門,靜誦‘黃庭’三兩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看似很無情的拒絕,其實是在幫趙公明,逃脫上封神榜的機會,但是趙公明沒聽,後來菡芝仙子的一番義正言辭的大道理,說動了雲霄娘娘把金鉸剪借給了大哥。


而這也直接剪掉了趙公明的命,成了天上的黑虎玄壇武財神。

趙公明身死道消,雲霄娘娘還是打算躲在山裡,躲過封神大劫,但是三宵娘娘的另外兩位,碧霄瓊霞則要去看看大哥的骸骨,碧霄說:吾定去看吾兄骸骨,不負同胞。”

雲霄不放心妹妹,也跟著來到商朝大營,當見到趙公明死的這麼慘,二霄娘娘動怒了,去他孃的封神榜,老孃要報仇。

而云霄娘娘還保持著一絲清醒,說我們只找罪魁禍首陸壓。

兩軍陣前,陸壓一番話說的雲霄娘娘沉吟良久,陸壓說:

“修道之士,皆從理悟;豈仗逆行。故正者成仙,邪者墮落。吾自從天皇悟道,見過了多少逆順。歷代以來,從善歸宗,自成正果。豈意趙公明不守順,專行逆,助滅綱敗紀之君,殺戮無辜百姓,天怒民怨。且仗自己道術,不顧別人修持。此是隻知有己,不知有人,便是逆天。從古來逆天者亡,吾今即是天差殺此逆士,又何怨於我!吾勸道友,此地居不久,此處乃兵山火海,怎立其身?若久居之,恐失長生之路。吾不知忌諱,冒昧上陳。”

之所以雲霄娘娘沉吟良久,是因為不久前她還和趙公明說過類似的話,可惜趙公明沒有聽。

不過一旁的碧霄瓊霄娘娘早已經仇恨難當,祭出了飛劍和混元金斗,竟然輕鬆拿住了陸壓道人。


我總覺的陸壓是故意讓三宵娘娘佔了個便宜,以便激化矛盾。

陸壓被捉,西岐這邊不幹了,於是一場混戰,大戰中黃天化和姜子牙被彩雲仙子戮目,啄傷了眼睛,雲霄被打神鞭打得從青鸞上掉下來,碧霄則被哮天犬咬了一口屁股。

這下樑子算是接上了。

後來三宵娘娘更是擺下了九曲黃河陣,把楊戩、金吒、木吒困在陣中,這時候十二金仙和燃燈道人出場了,這場架越來越往不可收拾的方面發展。

雲霄娘娘開始給自己的行動找藉口:“今日你我會戰,決定是非。吾擺此陣,請你來看陣。只因你教下門人將吾道汙衊太甚,吾故此才有念頭。如今月缺難圓。你門下有甚高明之士,誰來會吾此陣?”

燃燈道人勸雲霄:道友此言差矣!僉押‘封神榜’,你親自在宮中,豈不知循環之理,從來造化,復始周流。趙公明定就如此,本無仙體之緣,該有如此之劫。”

但是這時候雲霄娘娘其實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了,攤子鋪陳開了,開弓豈有回頭箭,於是十二金仙的: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道德真君,清微教主,太乙真人,靈寶太法師,懼留孫,黃龍真人等9位大仙悉數被混元金斗拿入陣中。

然後打了孩子大人出來,還一來來了倆,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這兩位雲霄師伯輩的大仙,舉手之間就破了黃河陣,就像壯漢打頑童。、

其實三宵娘娘的悲劇大約也是執著於情,從借給趙公明金鉸剪開始,她們就一步一步的逐漸淪陷,只有雲霄娘娘還算是清醒的,但是在眾人的裹挾下,她也逐步走上了當初自己所反對的一方。

所謂神仙凡人,其實差不多,都是一個身不由己的過程,即使心裡目標明確,但是期間會被各種裹挾,最後忘了或者故意忘了當初自己要走的方向。

這大約就叫劫數吧。


解讀上下五千年


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講什麼對錯?

《封神榜》本就是神界三教主關上門編撰出來的一個名單,也沒有事先徵求當事人的同意。當然出發點倒是沒什麼不好的,因為上榜者是給天庭物色的公務員,前途一片光明,所以,在人間怎麼死有什麼可介意的?

上榜的英雄自從上榜的那一天,就註定了離開人界,什麼形式都一樣的結果,跑不掉了。

三大教主就是操控別人命運的大佬,形式上的區別就是:在背後指使和親自下手

很多人看《封神演義》就是關注一場場的千軍萬馬的戰鬥,或者是精彩紛呈的神仙鬥法,其實您真的是遺漏了故事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小說的結局列出的那張“封神榜”,個人曾經好奇地看了一遍“榜單”,其中有小說中濃彩重筆描述的主角英雄,還有些是一帶而過打醬油的人物。

這些人出現在榜單中的位置卻也是大大不同!

是什麼造成了這些區別呢,回顧下小說,你就能看到因素很多,有的是人物在人間時,朝廷中的身份地位;有的是他們所繼承三教九流中的道統;還有的是他們本身就在三大教主手下做事;當然,還有就是這些人的修行能力的高低,只不過這些野路子成仙的很難爬到《封神榜》靠前的位置罷了,畢竟人家天庭用人還是需要優先根正苗紅的。

可是,所有這些人需要怎樣的“死亡方式”才能“轉正”呢?耐人尋味……

有些水平低的,群毆過程中就GAME OVER了,有些牛叉的大神,則需要更牛叉的去滅掉他,那麼還有些“法力通天”的,和身份特殊的怎麼辦呢?

巧了,三霄娘娘就同時符合這兩點,所以,這就需要同樣是三大教主的兩位師叔級人物出手了,一方面,確保計劃萬無一失,另一方面通天教主也無話可說、無可奈何。

三霄娘娘犯何錯

看過上一段,其實,已經解釋了她們錯在哪裡了,本來三大教主共同擬定的《封神榜》,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作為通天教主而言,也囑咐了門下閉門練功,以免招災惹禍,可謂是已經仁至義盡了,就差一個一個通知那些“將死之人”了。可是總有人覺得自己能力地位高人一等,跳出來當出頭鳥,這就怪不了別人,畢竟,上榜的也有其他兩大陣營裡12大金仙的門人弟子啊。

最後還是要說,篩選能人進入天庭裡任職,談不上什麼“無恥”的手段,恰恰相反,個人倒是認為整部《封神演義》倡導的反而是一種“優勝劣汰”的積極和進步選賢理念,雖然任命官員依然有內定的影子,但是畢竟在封建社會嘛,沒有直接採取世襲和接班制,還策劃了這麼一場生死相拼的“任職資格”競賽來展示個人能力,已經足夠民主了,您說呢……


美猴王歸來


在封神演義中,三霄娘娘是被大家比較喜歡的三位女仙,特別是三霄之一的雲霄,人張的漂亮不說,而且還非常的穩重。曾經大兄趙公明找三霄們借金蛟剪,就是雲霄阻止不借,並努力勸導趙公明就此放手,凡是下山參與和姜子牙之間的爭鬥中,就等於牽扯進封神榜之中去了,可惜趙公明不聽,雲霄也無奈,在去而又回加上菡芝仙的一頓兄妹情之理,才說動了雲霄。 由此可見,雲霄?以及瓊霄和碧霄是知道不能與姜子牙與西岐為敵的。最後三霄的下山,其原本目的也不是與西岐為敵,更不要說幫助殷商了。只因為趙公明的死,身為妹妹的三霄能對趙公明袖手旁觀麼?起碼也得下山替大兄把屍身給收回去啊。三霄在得知趙公明死後,首先瓊霄和碧霄二人暴跳如雷,要去找姜子牙報仇,這是雲霄還是冷靜的,認為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需要從長計議,不想再找姜子牙的麻煩了,可瓊霄碧霄二人不願意了,發誓也要為兄報仇,先行下山去了。 雲霄見狀怕她們二人生出事端,馬上跟隨下山,三人先到了聞仲大營中看到趙公明的屍體,不見還好說,真見到了那兄妹之情再也壓制不住,這其中包括了雲霄,緊接著,三霄先去找姜子牙討要一個說法,誰知闡教眾弟子仍是一副你該死倒黴的態度,並且惡言惡語的教訓起三霄來。 本來壓著火不想把事情鬧大的雲霄也被姜子牙等人的言語激怒,與他們大打出手,誰知被姜子牙的打神鞭打中了雲霄,受了傷,暫且逃回聞仲大營處。 三人越想越氣,要是姜子牙等人態度好一點,虔誠一點,這件事也就這麼過去了,畢竟趙公明算是阻攔了姜子牙伐紂。不過,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趙公明已經被他們暗害,找他們理論不僅沒有一絲歉意,反而數落他們的不是,這讓誰也是受不了啊。 三霄在看到了闡教眾人的態度也算是明白了,截教在他們眼中根本就不算什麼,地位永遠比不上他們,甚至還瞧不起他們,三霄能不生氣嗎?一怒之下向聞仲借了六百大漢佈下了九曲黃河大陣,用混元金斗一一將闡教三代弟子一個不剩的全部抓獲,扔進大陣中,最後就連闡教十二仙也難逃厄運,連闡教副教主級別的燃燈也不是對手,趁機逃跑前去玉虛宮找元始天尊去了。 此時此刻,闡教除燃燈以外其他三代或者二代弟子,已經全部被三霄擒拿並扔進黃河陣中,削了頂上三花,閉了胸中五氣,徹底成了普通的凡人,生死就在三霄一念之間。可三霄心地還是善良的,沒有下狠心殺死他們。可惜她們善良並不代表元始天尊心軟,知道此事後火急火燎的趕來,其中還聯繫了師兄老子一同前來救援。 就在老子來臨之際,雲霄還是不想與他們為敵的,只是沒有臺階可下而已,從她對瓊霄二人所說的話中就可以得知。 “師伯至矣!妹子,我當初不肯下山,你二人堅執不從。我一時動了無明,偶設此陣,把玉虛門人陷在裡面,使我不好放他,又不好壞他。今為師伯又來,怎好想見,真為掣肘。”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雲霄根本沒有想要殺闡教弟子的意思,只是現在事情鬧大了,老子和元始天尊都來了,都不知道該如何和元始天尊和老子解釋了。只是瓊霄和碧霄不知天高地厚,衝撞並惹怒了元始天尊,雙方大打出手,聖人之下的她們有怎麼是元始和老子的對手呢?下場只有一個被殺或被擒。 以上是三霄娘娘出場後,整個事情的經過。從這件事來看,三霄娘娘做得在老王看來是沒有任何錯誤的,她們為兄討要說法,對方不僅沒有一絲一毫的歉意,還滿嘴的虛假道德,什麼理都在他們,根本不顧及他人感受。換位思考,誰能受的了這種氣?難道還要她們向姜子牙等人說“你害了我大哥,害的好啊。”的話?這是誰也做不到的,相信就算把我們帶到封神的世界中,我們的做法也會和三霄一樣。大多數人都會這樣做,那對錯也就不言而喻了。 那元始天尊和老子為何又要下死手殺死三霄娘娘呢?原因有很多, 一是表面上的,她們此舉等於斷了伐紂的苗子,都抓起來了,那誰去伐紂?但這也不用必須殺死呀。顯然這個表面原因有點牽強。 二是,抹了元始天尊的面子,僅僅是通天教主的三位親傳弟子就可以抓了他門下所有弟子,這還了得?讓一直認為闡教是最厲害的教派的闡教弟子如何看,如何想?這次的事情著實狠狠打了一次元始天尊的臉呀。這讓元始天尊對她們三人產生了恨意,殺她們的恨意。 三是因為,藉機除掉截教如此厲害的高手,消除一些對闡教的安全隱患,再者封神榜上缺人,三霄有被捲進了這場封神之戰,因為之前三教共僉封神榜的原故,就此殺了他們通天教主也不會說啥,只能認命。 四,老子雖然也參與進來助元始天尊破陣,但老子卻沒有下死手,是他親手擒拿的雲霄,並將其鎮壓在麒麟崖下,加以懲罰。在原著中,三霄中的雲霄其實並沒有死,瓊霄和碧霄二人明確的說了她們二人的靈魂去了封神臺,而唯獨雲霄沒有。這一點也反應了老子和元始天尊雖然是同門,但境界卻是完全不一樣。 以上三點就是元始天尊要殺三霄的原因,尤其是元始天尊,明知道三霄沒有太大的過錯,為了面子,也就殺死她們。而老子只是幫助元始天尊破了陣,擒拿了雲霄,並沒有對下死手。



文文影視基地


三霄娘娘沒錯,為兄出氣!只是出氣,沒殺闡教金仙!!!!原始天尊逮著個理由,送上封神榜


溫柔都去哪了


周興商滅,乃是上天的脂意。三宵逆天而行,用九曲黃河陣削去玉宮門下眾弟子頂三花,更屬大逆不道,元始和太上此舉純屬順應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